分享

“快乐就好”的育儿观念可能会害了你的孩子

 彩云714 2016-07-28



我什么课外班都不给他报,让他快乐一些。我们是散养。”“我不给孩子立那么多规矩。”“我不过多地管束他,不能压抑孩子的天性。”“只要他快乐就好,我们不要求他一定考名校……”                   


     要是孩子一直快乐那也没什么,可他总有一天会进入社会,散养的孩子进入到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会还会快乐吗?

     其实,最高级的快乐一定是孩子成长和克服困难带来的自我满足感,而不是所有的要求得到满足后短暂幸福感!所以我们要用合理的方式在尊重天性与自由的基础上来引导孩子学习与成长,而不是简单的不负责任的【散养】!



      我们还是先来看看散养危害:

1错过了从他律到自律转换的关键

      

      大约两岁开始,孩子也是开始处于从被动约束逐渐发到到自我约束的关键阶段。
      这个阶段,孩子需要有一定的空间来体验自己的意愿,同时也需要通过一次次与父母设置的边界的安全对抗,来转化出自我约束的自律能力。


有看到过这样的例子,都是家庭经济上比较宽裕的孩子:一个男生,16岁;一个女生,18岁。他们求助的原因都是厌学,也没发生什么大事,就是不想去上学了。这两个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经历:小时候,男生学过围棋、两种乐器、乒乓球等,女生学过钢琴、素描、陶艺等,都是他们自己提出来想学,父母才给报的兴趣班或单独请的辅导老师。后来也都是他们自己不想学了,父母听之任之,不学就不学了。    


      这应该是散养的理想状态吧?让孩子发挥天性,随心所欲。两个孩子在谈到自己的这段经历时都露出悻悻之色,对当时为什么喜欢,后来又为什么不喜欢,学习过程中是否有乐趣,等等,都记不起来了。
      我们现在做个假设:当他们一时兴起,提出要学围棋或素描时,父母跟孩子立个“约定”:学习的目的、过程和时间,遇到困难时怎么处理,等等。从有兴趣、好奇,到真的潜下心来去学习、钻研,直至有心得,是挑战,同时也是训练一个人的过程。
      借由这个过程,一个人学会耐心,学会在有瓶颈的时候如何去鞭策自己,学会在有所得时如何不自满,学会协调、安排自己的时间,收获自信和快乐。从两三岁时搭积木、拼图到后来上学、学习才艺,到最后选择职业以及自己认为应该去做的事,这些都在一点一滴地进行。



     

    小的时候,孩子控制不住自己,容易转移注意力,容易放弃。此时,需要来自父母的“他律”,帮助孩子慢慢习得做成一件事所需要的品质,逐步在10岁以后由他律变为自律。浅尝辄止,轻言放弃,不仅是虚度时间和浪掷精力,更重要的是错过了从他律到自律转换的关键期,孩子容易形成任性而为、“想一出是一出”的习惯。
     孩子一次次放弃才艺的学习,可以,由他!真到了孩子不去上学、不愿意高考,父母才慌了——此时再回头补课就难了。正常的社会行为的要求,在孩子看来可能是对他的管束、不公平。这时,即使他想做到自我控制也已经做不到了,这会让孩子体验到更深的挫败。

2让孩子变得散漫、任性

     还有一种散养是对纪律和社会规范的无视。

     

一个13岁的男孩,小的时候父母离异。妈妈一直觉得这件事带给了孩子不好的影响,愧对他,所以尽力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从孩子上小学开始,几乎每门功课都请家教,在学习上是有要求的,孩子的成绩也还不错。

老师说:“他打哈欠的声音大到每个同学都听得到,还伸懒腰,然后‘扑通’一声趴在桌子上假装睡觉,引得其他同学笑啊,学啊,课都没法儿上了。”
     他妈妈却说:“我觉得他们的英语老师教学思想太陈旧,不能因材施教。课堂上那些东西我儿子都会了,就打了个哈欠,老师就小题大做,批评他。”

散养的目的不应该是让孩子变得散漫、任性吧?


     散漫的孩子最终要长大,走上社会,若一直保有这样的行为习惯,谁会愿意当他们的同事、上司、下属?谁愿意与他们做朋友、谈恋爱?
     在社会上受的挫折多了,吃的苦头多了,可能他们会变得收敛一些、抑制一些,但与自律—自我控制不同的是,他们的收敛是被动的,是因为失败和教训而不得不为之的。因此,他们不会满足,不会心甘情愿,会充满抱怨、失望、无奈、愤懑。他们是不成熟的,也是不自由的。



      家长该如何做呢?
     

1对孩子要有与其年龄相匹配的言行上的要求



      例如要有礼貌、要讲卫生、要准时等。孩子将来的行为自律,有赖于一开始父母的“他律”。

2对于孩子的错误一定要管。


     

      犯错误并不意味着孩子就是坏孩子,我们常常是在试错中明白了道理,学会了本事。所以,看到孩子的错误一定要管,不要丧失了孩子成长的机会。至于什么是错误,每一个家长有自己的定义和标准。

3可以不要求结果,但不能忽略过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儿童的意志力培养也是学习过程中重点要培养的目标。家长在鼓励孩子兴趣的时候,还需要让孩子承担自由选择背后的责任。当孩子新鲜劲儿过去、遇到学习的阶段性障碍时,家长用「责任」来要求孩子坚持,也是培养孩子从他律发展成为自律的过程之一。



4“散养”不是说就没有边界,也需要根据孩子的发展状况来灵活地调整和坚持边界的范围,做到即使限制也仅是保护。同时,「散养」不表示家长就不用操心培养,仍然需要在早期主动约束并提供「营养」,等孩子有一定能力表达和实现自己的意愿时,再给孩子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


  

5思维方式才是影响孩子成就和幸福指数的核心。


      

      有的妈妈对孩子什么事都包办,不给孩子思考和试错的机会,长此以往孩子做出任何决定都无法自己拿主意,一定要经过他人的肯定后才能战战兢兢的去尝试或者遇到什么问题第一反应就是求助而不是自己想办法。举个例子:假期准备到海边玩3天,妈妈告诉孩子当地早晚温度、住宿等情况,让孩子自己思考需要带哪些东西,带多少,为什么?这就是一次很好的思维方式形成的锻炼机会。

       孩子成长过程中快乐无疑是最重要的,可是如何正确的让他们拥有快乐,长大以后还能保持这份快乐才是最最重要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