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床应用】椎体T1WI上的那些信号

 阿尔梅 2016-07-28



红骨髓&黄骨髓


红骨髓化学成分为40%水、40%脂肪和20%蛋白质,细胞组成60%为造血细胞,40%为脂肪细胞,其中含有丰富的树枝状血管网。黄骨髓化学成分为80%脂肪、15%水和5%蛋白质,细胞组成为95%的脂肪细胞和5%的非脂肪细胞,其脂肪细胞相对稳定,缺少血管网。人出生时,红骨髓就开始有序地向黄骨髓转化。一般顺序是,从附肢骨(如指骨和趾骨)向中轴骨发展。在长骨中,最先发生在骨干,然后蔓延至干骺端。红骨髓向黄骨髓转化一般都是从髓腔中央开始,向周围进展,以长骨为例,转化顺序大约为髓腔中央-骨干-干骺端骨皮质下。



骨髓MR信号


由于含有大量的脂肪成分,黄骨髓(图12)在FSE序列T1WIT2WI都呈高信号,类似于皮下脂肪而明显高于肌肉。与黄骨髓相比,红骨髓水含量占的比重显著增加(约为40%),所以,T1WI上红骨髓信号明显低于黄骨髓,略高于肌肉或未变性的椎间盘信号。



图1志愿者为男38岁,膝关节T1WI FSE,可见骨髓信号与皮下脂肪信号近似,且明显高于肌肉信号;干骺端信号与骨干略有不同,这是因为干骺端富含骨小梁,其中的矿物质基质降低了骨髓信号,原因有二:1,矿物质基质中氢质子较少,信号降低;2,矿物质基质与水或脂肪界面导致磁敏感效应产生,信号丢失。图2为男59岁跟骨骨折患者,踝关节FSE序列T1WI,圆圈所示为骨折处,由于水含量增加,导致T1WI呈低信号。

然而出生2个月内的婴儿,红骨髓内造血细胞成分占主导地位,几乎没有脂肪成分,所以其T1WI信号低于肌肉或椎间盘信号。当红骨髓细胞成分下降,脂肪成分增加,T1WI上信号逐步上升,到1岁左右大致与椎间盘信号相等。1岁后,T1WI红骨髓信号强度不应低于椎间盘信号。5岁时,T1WI红骨髓信号强度高于椎间盘信号。红骨髓中造血细胞较多,血供丰富,增强后行脂肪抑制T1WI扫描,其强化程度显著高于黄骨髓。椎体内骨髓是一生中红骨髓保留较高的部位,所以信号强度低于附肢骨(后期主要为黄骨髓)。1岁前,脊柱骨髓在T1WI表现为低于椎间盘信号的弥漫性低信号,1~5岁,脊柱骨髓信号与椎间盘信号大致相似。此后,红黄骨髓转化在椎体局部和整个椎体内逐渐进行。



上图所示分别为9天、9个月、19个月、2岁、4岁和5岁的椎体图像。出生9天的新生儿,由于椎体内主要是脂肪含量极低的红骨髓,所以信号强度明显低于椎间盘信号,呈低信号状态。9个月儿童,红骨髓内脂肪含量增加,在T1WI上椎体信号增加但低于皮下脂肪信号,此时与椎间盘信号大致相等,所以此阶段T1WI椎体与椎间盘之间的对比度很差。T2WI椎体呈低信号,由于髓核含水量高而呈高信号,所以两者之间对比度很好。从新生儿到2岁,T1W椎体信号逐渐增高,提示红骨髓中脂肪含量逐步增加。如上图2岁患儿,在T1W椎体信号已经略高于椎间盘信号。4~5岁时,椎体红骨髓内脂肪含量进一步增加,此时T1WI正常椎体信号逐渐高于椎间盘信号,两者之间的对比度变好,但是仍旧低于皮下脂肪信号;T2WI上,椎体信号也逐渐增加,但可能仍旧低于椎间盘信号。注意该5岁患儿是椎管肿瘤术后复查,可见L3~S1椎体信号明显增加,高于T11~L2椎体信号。


局限性骨髓转化可以表现为锥形或带状,锥形脂肪转化呈三角形,环绕椎体静脉丛,后者可能是锥形的变异,表现为椎体中心的高信号带。这种表现通常见于5岁以上的儿童和青年人。Ricci等提出三型四分法,介绍如下。



I型 椎体均匀低信号,中间条带状高信号,见于20岁以前


如上图为16岁正常志愿者,T2WI和T1WI显示C3-C7椎体两端信号略低于中央区域,提示两端为红骨髓,中央区域为转化黄骨髓。由于该志愿者椎体红黄骨髓分布不均,所以STIR图像上表现为椎体信号略不均匀。

由于机械性压力或椎间盘变性,导致终板附近出现脂肪性骨髓,多见于颈椎和腰椎。如图箭头所示。多见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



II型 局灶周边型,终板及椎角高信号,见于30-40岁


大小不等的局灶性脂肪性骨髓可弥漫分布于椎体内,其大小从数毫米到0.5~1.5cm大小。这种转化在不同成年人中似乎是无序的。随着年龄增加,椎体T1信号强度逐渐增加,这可能是弥漫性骨髓转化所致。40岁前,椎体T1值缩短,反映了造血骨髓减少和脂肪骨髓增加。40岁后,骨小梁丢失和脊椎矿物质减少,导致椎体T1值降低。



IIIa型 模糊弥漫点状高信号,见于40岁以上

IIIb型 清晰弥漫片状高信号,见于40岁以上


如上图,三个不同年龄志愿者腰椎T1WI,可见椎体内散在分布的大小不等的高信号,提示局灶性脂肪性骨髓存在。

X射线照射和/或化疗对红骨髓产生毒副作用。放疗后,脊椎骨髓的信号随着时间延长而有所变化,更重要的影响因素有吸收剂量和病人年龄等。一般认为,照射剂量小于30Gy时,骨髓有可能恢复造血功能;大于50Gy的照射剂量,骨髓改变不可逆。


上图为鼻咽癌放疗后患者,男,59岁。左图为T1WI FSE,可见C2~4椎体信号明显高于C6,C7信号。提示C2~C4为脂肪性骨髓,信号高于正常红骨髓。使用IDEAL-IQ定量测量骨髓脂肪含量,提示C3脂肪含量为90.02%,而C6的脂肪含量为50%,C3和C6的R2*值分别为385.27Hz和181.77Hz。


一般情况下,大约在25岁左右,红骨髓和黄骨髓之间的转化完成,两者分布达到平衡。红骨髓主要集中在中轴骨,如颅骨、椎体、肋骨、胸骨、骨盆和附肢骨近端(股骨和肱骨近端),黄骨髓主要位于附肢骨其余部分和混合在中轴骨内。整个成年期内,仍旧存在缓慢的红骨髓向黄骨髓的转化,男性大约在35岁左右完成股骨和肱骨近端干骺端的转化,女性则可能要到55岁左右。当机体对造血组织需求变化时,可以刺激黄骨髓向红骨髓逆转。逆转过程与红骨髓向黄骨髓的转化过程相反。



男性,58岁,车祸外伤,脾破裂切除术后。该患者腰椎可见黄骨髓向红骨髓逆转换,椎体内随处可见红骨髓区域,信号强度明显低于皮下脂肪信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