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存世海内外的宋徽宗瘦金体真迹展示,13件 宋徽宗赵佶(1082-1135),宋代第八位皇帝,亡国之君但是位艺术家,与南唐末代君主李后主李煜(937-978,被北宋俘而亡))命运十分相似,徽宗是被金国俘虏客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的。 徽宗诗,书,画三绝。书法别成一体,自称“瘦金书”,后人有称“瘦金体”或“瘦筋体”,传世书画手迹数量不多,主要典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和辽宁博物馆,国外有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院,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等。 通过细读其书画作品,可以认为,徽宗瘦金体笔墨风格总体一致但略有差异。分稚嫩婉約和刚劲强健两类,前者似是他早期风格,后者应是他后期的成熟书风,后期瘦劲尤为鋒利,有形容为“屈铁断金”。 ——与宋徽宗有过直接来往的蔡絛在《铁围山丛谈》里云:「(趙)大年善黃庭堅,故裕陵(徽宗)作庭堅書體,後自成一法也。時亦就端邸內知客吳元瑜弄丹青,元瑜者,畫學崔白,書學薛稷,而青出於藍者。後人不知,往往謂裕陵(徽宗)畫本崔白,書學薛稷,凡斯失其源流矣。」 ——明陶宗仪《书史会要》云:「徽宗行草正書。筆勢勁逸。初學薛稷。變其法度。自號瘦金書。」 徽宗瘦金体特征:结字至瘦而颇具筋力。运笔直来直往,飘忽快捷,似行如草,流畅劲逸。笔道细瘦峭硬,挺劲犀利,无滞涩现象。起笔收笔转折提顿处痕迹十分夸张强化,撇捺竖弯勾与黄庭坚长画外送极为相似,末端锋利如刀尖。小字突显兰竹之韵。笔划之间呈现游丝,但初期不如后期的明显。 1宋徽宗《秾芳诗帖》,楷书, 绢本,卷,后期风格,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3《宋代墨宝冊》之《宋徽宗牡丹诗》,楷书,纸本,册,后期风格,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5宋徽宗《千字文》,楷书,卷,早期(传23岁时)作品,上海博物馆藏 赵佶,即宋徽宗。其书法自成一体,世称'瘦金书。'此件《真书千字文》,文体匀称,用笔轻按重收,顿折利落,具有飘逸清润之感,显示出'瘦金书'的独特风格。---上海博物馆评注 6 赵佶《题欧阳询张翰帖后跋》,楷书,纸本,早期风格,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12宋徽宗《瑞鹤图》,绢本,卷,楷书,后期风格,辽宁省博物馆藏 13宋徽宗《五色鹦鹉图》,绢本,卷,楷书,后期风格,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 书画︱国学︱养生︱茶道︱鉴赏︱收藏———【 ———【来源:网络】——— |
|
来自: 伯乐书香小屋 > 《伯乐书法艺术馆(古代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