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典园林里,处处都体现着园林的音乐美法则。园林艺术与音乐艺术在美的法则上的追求也是一致的,园林体现出神韵美,音乐体现出声韵美。园林的布局安排常包括引子、主题、发展、高潮、转折、尾声等,多姿多彩且完整和谐统一,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过程性,就像在欣赏一首无声的优美的乐曲一样。其中往往还利用借景、对景、障景、框景、隔景、藏景等手法穿插一些悬念、欲扬先抑和变化对比,更加强了犹如音乐般的韵律感。 身临其境,水乳交融 所谓园林,树在其中是不可缺少的。树的枝叶间常带给人以某种美感的风声。甘肃陇东地区有一句民谣:“前院槐,后院柳,栽下杨树拍拍手”就体现出百姓家中种树也会注意到树间跳动着的自然音符。唐朝诗人王维有名作:“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人在幽静闲雅的竹林中,或端坐弄弦,或起身长啸,快然自得,富有情趣,这正体现了园林与音乐水乳交融的效果。 古典园林的景致往往讲究动静相宜,错落有致,一派诗画意境的景象,就像一曲参差高低、绘声绘色的“天乐”。小桥、池塘、楼台亭榭、假山叠石、树木花草、雕刻对联配以波光粼粼、溪水潺潺、泉水叮咚、游鱼嬉戏、风雨之声、鸟语蝉鸣、曲径通幽的琴声,给人以完美无瑕的体验,如天籁之音的妙曲联奏,富有音律,回声开合,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凝固的音乐、无声的诗画 中国古典园林诗情画意,意境深邃,并具有一定的音乐性。音乐对园林艺术有一定的影响,而一些著名的园林也往往成为音乐的题材。中国古典园林不仅美,而且有着丰富的内涵。园林利用各种园林景观、园林要素传递信息和深化意境。游赏美妙的园林风光,能引起人们的联想和情感的激动,一部优秀的园林作品无疑就是凝固的音乐、无声的诗画。 园林艺术和音乐艺术都是按照美的法则和特定目的把不同特性的空间组织在一起时,产生了变换的节奏和各种风格的旋律,如同一个完整而丰富的音乐段落,带给游人细腻流畅的体验。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常常见到的那些多姿多彩又耐人寻味的景致,主要都是以山石、水体、植物等自然要素,配以建筑、装饰等人工要素,经过不同的构景方式和处理手法创造出变幻莫测的园林景色,它不仅触动着人们的视觉,而且还与人们的听觉和嗅觉发生联系,引起人们不同的心理反应。就像音乐构成一样,通过音乐基本要素以及音乐的组织手段,两者按照美的法则结合在一起就是音乐。园林美与音乐美确实有着一定的共通之处。 注:本文转载自造园家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