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季羡林:国学应该是“大国学”

 老鄧子 2016-07-29


国学是什么?



国学如此之热,但是年轻一代对国学的概念比较模糊,不太清楚。那么,什么是“国学”呢?
 
对此,国学大师季羡林对“国学”有着深刻鲜明的理解。简单地说,“国”就是中国,“国学”就是中国的学问,传统文化就是国学。



“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时期,从黄侃到章太炎再到吴宓。三位先哲的观点综合起来,国学是以文字、音韵、训诂为基础的优秀的中国学术文化全体。但关于这一概念的争议始终不绝于耳。
 
尽管国学很“热”,但现在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歧义很大。羡林先生认为,国学是一个俗成的概念,除了“脑袋里有一只鸟的人”(德国俗语,意为不清醒的人),大概不会再就这个名词吹毛求疵。
 
国学应该是“大国学”的范围,不是狭义的国学。国学研究并非是只扎到纸堆里,而是应振兴国学。季老先生于2007年3月提出了“大国学”的概念。“大国学”包括全中华56个民族的文化财富,特别是藏族文化、伊斯兰文化。




“既然这样,那么国内各地域文化和56个民族的文化,就都包括在“国学”的范围之内。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又共同构成中国文化这一文化共同体。举个例子,比如齐文化和鲁文化,也不一样。“孝悌忠信”是鲁文化,“礼义廉耻”是齐文化。就是说鲁文化着重讲内心,讲内在的;齐文化讲外在的,约束人的东西多。“孝悌忠信”是个人伦理的修养;“礼义廉耻”就必须用法律来规定,用法律来约束了。鲁国农业发达,鲁国人就很本分地在务农。齐国商业化,因为它靠海,所以姜太公到齐国就以商业来治国。具体的例子,如“刻舟求剑”,这种提法就是沿海文化的。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恐怕就代表鲁文化了。齐鲁文化互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齐鲁文化以外,还有其他地域文化也很重要。过去光讲黄河是中国文化的中心,我是不同意的。长江文化、其他地域文化,其实都应该包括在国学里边。敦煌学也包括在国学里边。”
——季羡林



季老提出的“大国学”里还包括了历代中国人向世界学习而中国化了的成果。中国文化是一个慢慢融合的过程,是各个民族和地区一起缔造的,也是历史上中国与其他国家交往、沟通一起形成的。季老的“大国学”是站在中国立场上的,与西方人的“东方学”立场完全不同,这大大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为我们认识与对待国学提供了更多的角度和方向。



那些蜚声中外的国学大师

 
《季羡林谈国学》—唯一亲定自选集(精装收藏版)
浙江人民出版社
季羡林 著
2016年 1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