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天,那位“不允许自己泄气,不允许自己喘息”的老先生,走了

 走路once 2016-07-29

陆谷孙

(1940年3月3日-2016年7月28日)

《英汉大词典》主编,翻译家,英语文学研究专家,英语教学权威。复旦大学杰出教授,外语学院英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先后有百名余学人参与,历经十数年艰辛劳动——我们谨将《英汉大词典》奉献给读者,奉献给中华祖国,奉献给世纪交替的新时代。”

“苦则苦矣!然而,有志于此道的学人会从单调、繁琐、繁重、艰辛的劳动中发掘乐趣,寻求报偿。乐趣在于遨游英语语词的海洋,报偿在于翱翔英语文化的天地。语词是音像生动的诗画,是引人入胜的故事,是曲折有致的史话,是确凿可信的科学,其中的甘美我们在编纂《英汉大词典》的过程中反复咀嚼,多少领略到了一些。”

“不允许自己泄气,不允许自己喘息,以一位编写组老朋友称之为’玩命‘的精神,始终以超寻常的负荷和节奏工作,把定稿、发稿、校对、通读等环节的繁重任务统统揽在自己身上。”

陆谷孙


2016年7月28日下午1时39分,《英汉大词典》主编、著名翻译家、复旦大学外语学院教授陆谷孙先生在上海新华医院去世,享年77岁。

陆谷孙先生生平:

1940年3月3日,出生于上海。

1965年,复旦大学外文系研究生毕业。

1970年,参加《新英汉词典》编写,是词典的主要设计者和定稿人。

1976年,参加《英汉大词典》的编写和筹备工作。

1984年 - 1985年,以高级富布赖特学者身份赴美国访问,从事英美语文学之翻译、教学、研究工作。

1986年11月,被任命为《英汉大词典》主编。

1989年 - 2007年,担任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

1994年9月,被授予复旦大学杰出教授。



各版本《英汉大词典》


严谨态度

 ̄ ̄ ̄ ̄

《英汉大词典》最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它是我国有史以来独立研编(而非编译)的最大的一部英汉词典。如果说编译是购买批量生产的成衣,研编便是量体裁衣,以充分考虑本国读者需求为前提。

因此在着手编写《英汉大词典》之前,编辑部已建立了一个30余万张卡片组成的引语资料库,对于人名词条、地名词条、宗教词条、科技词条和社科词条等也做了专门考察,甚至在文评术语上也花了大量心血。



陆先生手稿


《英汉大词典》讨论卡片

陆谷孙先生说:“我们不敢说我们能够标准化,但至少可再根据洋词典(语词和专科)和专家们的咨询意见,为标准化作点贡献。



杨周翰先生写给陆先生的讨论信件

这种“严谨”也体现在词典名字的确定上。

大词典的中文名“英汉大词典”早在1975年广州规划会议上便已确定,但英文名一直在讨论中。1988年5月16日美国兰登书屋参考工具书部主编Stuart Flexner先生建议英文书名可从“Unabridged [足本的]”或“Encyclopedic [百科的]”两修饰词中择一。杨周翰先生认为还是起名“Comprehensive”好,再后许国璋先生在给陆先生的私人信件中又建议定名为“Dictionary of the 1990's(20世纪90年代之词典)”。陆先生又和翻译家方平先生讨论,最后确定“Unabridged”一词。至此,《英汉大词典》的英文名正式定为The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unabridged)



《英汉大词典》编写组内部讨论英文书名的稿纸


组织统筹

 ̄ ̄ ̄ ̄

1986年11月7日,在《英汉大词典》第三次工作会议上,陆谷孙先生正式被确定担任《英汉大词典》主编。会上还一致同意采取他提出的“倒时计”法,做到在四年时间内把《英汉大词典》脱稿付印。



《英汉大词典》编委会名单


陆先生手稿:《英汉大词典》进度汇报


《英汉大词典》1988年的进程表

经过不懈努力,《英汉大词典》上卷(A-L)终于在1989年9月出版,钱钟书先生为词典题写中文名。


钱钟书先生为《英汉大词典》题写中文书名

对编委会的工作,陆谷孙先生曾说:我的基本思想并非一味功利主义的,把书编成,名利分配一下,bye-bye!我主张,书要编成,人际关系要为每个同人留下美好或较好的回忆,在原则基础上达到和谐。

译文出版社把编纂工作全权委托给编委会,不设责任编辑。“编委会,特别是主编,集体对质量负责。”由于《英汉大》不设责编,因此,从宏观上来说,主编的职责是与编委会一道负责词典组的内部管理和外部协调工作,即通过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并在协调各工种、各编写序列工作及项目所涉各方利益的基础上,千方百计、不懈不怠地狠抓质量和进度,以确保大词典按计划出书。



陆先生手稿:《英汉大词典》编纂进度


争取资源

 ̄ ̄ ̄ ̄ ̄ ̄ ̄

为了保证编辑进程,陆谷孙先生一直在争取更多的资源。而这,也是词典编辑工作中一项无法回避的重要工作。

1986年11月7日举行的第三次工作会议上,为缓解经费压力,《英汉大词典》编委会决定申请次年的国家社科基金。在1987年5月6日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七五”外国语言文学规划补议会议上,中国社科院学术秘书陈绍廉先生问及对资助的期望,陆谷孙先生答说:“说到钱,我们在这方面的要求自问尚有节制,从未去名山大川开过一次审稿会;办公室七十多岁的老人没有一张沙发或软椅;有些写字桌是由多人轮流使用的;我们没有复印设备,没有空调,没有电脑,没有车辆,没有专职的勤杂人员,新书来了,照样大家动手搬运……

在陆先生的努力下,《英汉大词典》被列为国家“七五”重点规划项目,获资助4万元人民币。

陆先生是学者,却有着非常强的市场意识,他强调说:“当然,我们也不要书生气十足,不看前后左右,埋头编书,对市场动态不闻不问,结果搞出来的东西鲜为人知,落得一个孤芳自赏的可悲下场。



陆先生手稿:在《英汉大词典》(下卷)征订工作会议上的发言稿


《英汉大词典》发行座谈会日程表


陆先生手稿:《英汉大词典》评议会动员信


《英汉大词典》读者预定卡

1989年,《英汉大词典》上卷出版。尽管词典只有半部,但在出版后短短3个月内即售出近四万册。此外,《英汉大词典》还分别在台湾和香港成功出版繁体字版。

《英汉大词典》各个版本

《英汉大词典》上卷1989年9月

《英汉大词典》下卷1991年9月

《英汉大词典》台湾东华书局繁体版1992年8月

《英汉大词典》香港三联书店繁体版1993年8月

《英汉大词典》补编1999年7月

《英汉大词典》第二版2007年3月

《英汉大词典》获得了第四届中国图书奖一等奖、国家图书奖、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1994年7月,《英汉大词典》(缩印本)被评为1993年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


《英汉大词典》获得第一届国家图书奖



在此,谨祝陆谷孙先生一路走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