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秘密教门

 d一一 2016-07-29

清代秘密教门

  秘密教门,通常指的是明代中后期逐渐兴起、以无生老母和三佛应劫救世为信仰的各种民间秘密宗教结社,简称“教门”。明代万历年间,闻香教(后改名为茶门教)在广泛的民间教派运动中产生。茶门教教内制度森严,所传经卷教义鲜明,传教范围亦很广泛。明末开始,茶门教从北直隶向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等地扩展壮大,到了清代,辗转到安徽、江苏、湖北、福建、广东、台湾等省发展。由于涉及密谋造反,此教门于嘉庆年间被清廷剿灭。 
  闻香教创始人王森,祖籍顺天府蓟州人,原名石自然,后改名为王森,又称王道森,生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被捕入狱,5年后死于狱中。王家世代以务农为生,王森则做皮匠生意。黄尊素在《说略》中提道:“王森原名石自然,蓟州皮工也。路遇妖狐,为鹰所搏。狐求救于森,森收之。至家,狐断尾相谢,传以妖香,凡闻此香者,心即迷惑,妄有所见。森以其术,创为白莲教,自称闻香教主,立大小传头会首名色。”由此可见,王森是举白莲教之旗,以“神授异香”为幌子创立的闻香教。闻香教自创教以后不断更换教名,如大乘教、东大乘教、大乘红通教、弘封教、大成教、善友会等。之后更名为茶门教,也多称清茶门或清茶门教。 
  一、茶门教所传经卷 
  闻香教的创教者利用封建统治者对宗教的宽容以及广大群众对宗教的崇信,以宗教信仰为诱饵,把佛教、道教,以及儒家思想作为理论基础,撰写经卷,在其教内和教外传播,吸收广大群众入教及传教。茶门教在发展过程中,广罗经卷,对众多教派的教义进行借鉴,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教义体系。茶门教教内的经卷主要有《销释收圆行觉宝卷》《销释显性宝卷》《销释圆通宝卷》《观世音菩萨普度授记皈家宝卷》《销释木人开山宝卷》《九莲如意皇极宝卷真经》《元亨利贞钥匙经》《三教应劫总观通书》等,并有诵念之书《伏魔宝卷》和《金科玉律文》。 
  其中,《金科玉律文》内有孝顺父母、广行阴德等句,主要涉及一些劝人为善、孝顺父母的道德规范。此书意在约束和规范教徒的宗教信仰,给教徒灌输尊长重师之道,可以看作是三皈五戒的补充。 
  《伏魔宝卷》,即《护国佑民伏魔宝卷》。此书中提道:“抬着香,来哀告,青青天天。大慈悲,来加护,可可怜怜。俺三人,原不求,富富贵贵。只求俺,弟兄们,平平安安。”即借颂扬刘、关、张三人的结义之举,在教派内部宣扬异姓兄弟的忠义坚贞,意在团结和整合教众。 
  《三教应劫总观通书》,又称《三佛应劫统观通书》,此书已遭禁毁,其主要内容可从嘉庆茶门教教案中教众的供词略知大概。其主要思想包括“三皈五戒”、“三教应劫”、“弥勒下世”和“天盘三副”。此书多处提到未来佛即弥勒佛将转世于王家,被视为反动隐语。清廷将此书定性为叛逆妖书,遭致严查并销毁。 《九莲如意皇极宝卷真经》,又称《皇极金丹九莲正信皈真还乡宝卷》或《九莲经》,全经分为二十四品。其中,提到了闻香教利用异香之说来惑众创教,即“老母传香”,宣扬闻香教的创立是由神授,是有神助的,用以迷惑、引诱无知百姓入教。此经书主要希望表达和传扬的还是“三教应劫”之说和炼丹作法之术。无论是经卷内容的详尽度,还是传播范围之广、流传年代之久远,都反映出《九莲如意皇极宝卷真经》之教义乃是茶门教的宗祖思想。 
  二、茶门教的教内制度 
  茶门教中最基层的组织为会,每会以几十人至上千人不等。每会设会首和传头,另有掌经、掌支干等名目。地区设总会头、总传头、总掌经、总掌三乘,以管理地区以内的所有会。会首、传头定期向教徒收取入教或入教以后名目众多的贡钱,交给总会首、总掌教。然后再向更高一级的教首递送,依次层层盘剥。茶门教的教首们在教内实行特权等级及世袭制度,其传徒方式以各房为支派,父子相传。徒弟称师父为爷(即系“主上”),称师父之子为少爷。师父死了,多为师父之子替父重新传教,而徒弟必须再另拜师父,方可继续留教,多为拜师父之子为新师父。在茶门教教内,徒弟自称为弟子,教徒见了爷和王姓少爷都得磕头,徒弟还要给师傅钱,其称为“朝上”(即系“上朝”),朝上的钱称为根基钱,将来即为元勋钱,意为打下根基为弥勒佛下世作准备。 
  茶门教内部一般规定教众须吃斋行教、不食葱蒜。教首须向入教之人口授“三皈五戒”,即“皈衣(依)佛、皈衣(依)法、皈衣(依)师,并戒杀、戒盗、戒淫、戒酒、戒诳语句”。悬挂弥勒佛图像,供清茶,并念诵偈语和教内经文,也有供奉观音的。除此之外,有的教首在传教时每日向太阳供水一杯,磕三次头;有的早晚烧香供茶,并给人供茶治病;还有的用“卢木点杖”作为入教仪式,即用竹筷点入教者的眼、鼻、口、耳等处,并将竹筷插在瓶内供奉,作为死后到阴间吃斋的凭据。茶门教各教首在各地传教时,所传教义、教规及传教仪式大体上是一致的,但有些教首则对细微处作了一些调整,掺杂一些个人的治教元素,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吸引更多的群众入教。 
  茶门教教内潜在的核心制度实为金钱制度。因为无论是教首,还是教徒,“传教敛钱”才是其创教及传教的真正动力。嘉庆年间山东学政王引之曾这样形容:“彼为邪说者,知愚民之可以利诱也,于是借敛钱之说邀其入教也,则己之钱入于人之手,其人入教而又传教也,则人之钱入于己手。辗转传教则辗转敛钱,愚民信以为生计,遂相与从之。”教徒在入教之后,如果能成为“师傅”或者更高级别的教首,便能从新入教的教徒或者下一级的教首身上收取入教的钱,以及其他所谓的“根基钱”、“种福钱”、“线路钱”等。所以,“传教敛钱”也是创教者王氏家族能从农民、小手工业者一举变为富甲一方的巨豪,并冒着灭族的风险广泛传教的根本原因。 
  三、王氏家族的传教经过 
  王森是闻香教的创立者,其后裔是闻香教及茶门教传播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王氏家族世代传教,直至此教门被清廷彻底剿灭。《明史·赵彦传》中曾述:“蓟州人王森得妖狐异香,倡白莲教,自称闻香教主。”即王森以白莲教和“神授异香”为幌子,创立了闻香教。之后,闻香教迅速发展,蔓延畿辅、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但因教主王森被捕入狱,死于狱中。王森死后其子王好贤和徒弟徐鸿儒继续传教,天启二年(1622年),王好贤和徐鸿儒组织起义,徐鸿儒称中兴福烈帝,建元大乘兴盛,反叛朝廷。不久,起义被镇压,二人相继被明廷捕获后处死。

  王氏家族的传教活动从康熙年间逐步向外地发展,后又因家族分裂,分为东西两院,东院仍住在滦州石佛口,西院则迁往卢龙县安家楼及阚家庄。王森共有三子:长子王好礼,次子王好义,三子王好贤。 
  王森长子王好礼一支主要传教地区在河北和河南一带,后发展至山西及江南地区。其家族最后一代传教者王汝谐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在江南被捕,遣送途中病故。 
  王森次子王好义一支主要在江南传教。期间,后人王烈以用清茶为人治病为由将大乘教改名为清茶门。王烈长子王秉钧在湖北传教,于嘉庆十九年(1814年)犯案,被发配边疆为奴。 
  王森三子王好贤一支从滦州石佛口迁往卢龙县安家楼,从此定居,成为王氏后裔中又一支强大的传教力量。此家族先后在河南、湖北、河北、山西等地传教,后人王亨恭在江南传教,因所传清净无为教无人信从,后将教名改为白阳斋教。在河南传教的王玉时、在湖北传教的王三顾和王亨仲,以及在江南传教的王殿魁先后被凌迟处死。后人王德修举家迁往阚家庄,后以务农为生,其子孙再无参与传教活动。 
  嘉庆十八年(1813年)天理教杀入紫禁城,震动朝野,嘉庆帝极为愤怒,称之为“汉唐宋明未有之事”,遂下决心铲除秘密教门,茶门教当然亦在其中。加之嘉庆二十年(1815年)与茶门教有着密切联系的方荣升收圆教密谋造反案的事发,成为茶门教遭致灭教的直接导火索,最终被清政府彻底剿灭。 
  王氏家族以滦州石佛口、卢龙县安家楼为据点,不断向南方各地发展,传教之处遍布山西、河南、河北、湖北、江苏、台湾等省,范围之广、人数之众、影响力之大,是秘密教门中空前绝后的。 
  四、茶门教的两重性 
  茶门教的历史影响具有两重性,即消极性和积极性。消极面首先在于茶门教教首利用无知教徒,向教徒收取入教及平日里供奉的钱财,以满足自己的私欲,加剧了入教的穷苦人民的生活负担。其次,教首们在茶门教内部实行严格的封建家长制,凭其个人意愿左右组织的一切,包括教众的生死。此外,茶门教对教徒的吸收没有原则性,只要是要求加入并愿意供奉钱财的,一律吸收入教,这样就造成了教徒素质的参差不齐,混入了流氓、盗匪、江湖流浪者以及政治野心家等,他们中的多数,以茶门教为幌子,打着传教的旗号,从事诈骗钱财、抢夺财物、打架斗殴、拐卖妇女儿童、奸淫妇女等,危害社会和人民生活的活动,为了获得私利,不择手段,破坏了社会秩序。 
  茶门教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体现了一定的积极性。首先,茶门教为了更有利地吸收教徒,创造社会舆论,进行了一些慈善活动。例如宣扬“三常五纲”,劝导人们要孝敬父母、助人行善、和睦邻里,免费为穷人治病,甚至是修桥铺路等,这些做法对社会稳定起了一定的作用。此外,茶门教的出现对于农民阶级反抗封建腐朽统治有凝聚作用,因为农民阶级生活相对孤立,没有能力相互组织起来进行斗争。茶门教的教首们往往就以组织和领导者的身份,联合农民阶级和其他下层群众,反抗腐朽的封建统治。 
  作者单位:北方民族大学社会学与民族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姚胜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