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给专车新政泼点冷水

 昵称nNk4T 2016-07-29

文|凯风


专车合法化,当然是一个难得的突破。但这一举动,被舆论认为是市场的胜利、创新的胜利、共享经济的胜利。这三大胜利,飘飘然让人以为市场真能抵抗权力,浑然忘记当初专车是如何被污名化、被四处围堵打砸、被以各种理由极尽打击之能事的。


其实,专车本身就不在原有的管理模式规制范围之内,何来不合法之说反倒此前地方政府以“非法营运”和不安全的大旗,所进行的大规模专车整治,才是于法无据。此番专车新规,不过是从法理上给予专车一种合法性确认。


政府之所以愿意让出一点领地,不否认与专车相对于传统出租车的碾压优势有关,但同样也要明白,只要操作有方,专车同样转变为权贵群体的利益。专车合法化,正是这种利益保留的产物。


第一,新规认为专车属于高端服务,换言之,专车应该采取与出租车不同的定价策略。新规甚至直接规定:专车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方式定价。这一点很容易为政府价格管制开路,此前广州就试图要求所有专车取消优惠补贴,最终因为引发争议而不了了之,未来政府想必会为专车制定最低价格,直接干涉市场定价,出租车还是能享受到定价庇护的。

第二,虽然专车不再被纳入“出租营运”许可,但却纳入“预约出租营运”这一新的许可。换言之,专车许可的模式没有发生变化,要想从事专业,除满足三年驾龄等基本条件外,还得从政府中领取营运资格证。这显然又是一种新的权力扩张路径。你看,从头到尾,政府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审批权利。之前是出租车数量管制权,现在则是专车司机营运资格证许可权。

第三,政府扶持国有出租车公司和官方专车平台,与市场性专车进行不正当竞争。这并非无端揣测,此前广州官方就推出了自己的如约租车,虽然一直号称是由国企出租车公司出资组建,但从最初的设计到最终的运作,都不难看到政府的身影。虽然仍然可以乐观地认为,政府平台无法与市场平台相抗衡,仅是价格补贴就让政府平台招受不住,但别忘了,政府不具备资金优势,但有政策优势,究竟会向谁倾斜,这是不言而喻的。


第四,与出租车利益密切相关的,从来都只是地方政府而非中央政府。此番专车新规,将专车管理权下放给各个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既对专车准入拥有审核权,又对专车管理拥有裁量权背后拥有无数利益掣肘的地方政府,会如何对待专车,其实仍旧是个未知数。但我们从各地打击专车、清理外地专车、污名化专车的整个过程,不难猜测未来是好似乎坏。所以,在新规发布之后,滴滴“诚恳希望各级政府放权”,并非无缘无故。


第五,从改革角度而言,知名评论员苏少鑫有一个经典论断:在改革已死的背景下,技术改革变成一种博取合法性的姿态。专车新政正是技术改革的一种,技术改革面临的无非是利益问题,利益问题从来都不是牢不可破的。所以不难看到,滴滴的投资者以国企央企为主,连国际化的uber金主里也不乏国资的身影,利益布局早已开始


无论是技术改革,还是利益耦合,专车合法化都是一件好事,但它未必是改革的胜利,也未必是市场的胜利,千万不要以为,专车合法化代表着某种改革动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