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2个中药药名小故事

 威灵仙9998 2016-07-30


 42个中药药名小故事

威灵仙/于郑州

(本图书馆方剂请咨询医师或药师后使用)
42个中药药名小故事
 

1 [ 麻 黄 ]┃━━【 小故事 】

  有个挖药的老人,无儿无女,收了一个徒弟。谁想,这个徒弟很是狂妄,才学会一点皮毛,就看不起师傅了。有的时候,卖药的钱也不交给师傅,自己偷偷花掉。师傅伤透了心,就对徒弟说:

  “你翅膀硬了,另立门户吧。”

  徒弟倒满不在乎:“行啊!”

  师傅不放心地说:“不过,有一种药,你不能随便卖给人吃。”

  “什么药?”

  “无叶草。”

  “怎么啦?”

  “这种草的根和茎用处不同;发汗用茎,止汗用根,一朝弄错,就会死人!记住了吗?”

  “记住了。”

  “你背一遍。”

  徒弟张口就背了一遍,不过,他背时有口无心,压根儿也没用脑子想。

  从此,师徒分手,各自卖药。师傅不在眼前,徒弟的胆子更大了,虽然认识的药不多,却什么病都敢治。没过几天,就让他用无叶草治死了一个。死者家属哪肯善罢甘休,当时就抓住他去见县官。县官问道:

  “你是跟谁学的?”

  徒弟只好说出师傅的名字。县官命人把师傅找来,说:

“你是怎么教的?让他把人治死了!”

 师傅说:“小人无罪。”

  “怎么能说你无罪?”

  “关于无叶草,我清清楚楚地教过他几句口诀。”

  县官听了,就问徒弟:

  “你还记得吗?背出来我听听。”

  徒弟背到:“发汗用茎,止汗用根,一朝弄错,就会死人。”

  县官又问:“病人有汗无汗?”

  徒弟答道:“浑身出虚汗。”

  “你用的什么药?”

  “无叶草的茎。”

  县官大怒:“简直是胡治!病人已出虚汗还用发汗的药,能不死人?”说罢,命人打了徒弟四十大板,判坐三年大狱。师傅没事,当堂释放。

  徒弟在狱中过了三年,这才变得老实了。他找到师傅认了错儿,表示痛改前非。师傅见他有了转变,这才把他留下,并向他传授医道。打这儿起,徒弟再用“无叶草”时就十分小心了。因为这种草给他闯过大祸惹过麻烦,就起名叫作“麻烦草”,后来又因为这草的根是黄色的,才又改叫“麻黄”。

 

2 [ 紫 苏 ]┃━━【 小故事 】

 

  九月九日重阳节,一群富家子弟在酒店里比赛吃螃蟹。一只只大螃蟹又多油又黄,他们越吃越香。吃空的蟹壳竟在桌上堆成了一座小塔。

  华佗带着徒弟,也到这儿来饮酒。他看到那伙少年象疯了似地比赛吃蟹,便好心地劝说道:

  “螃蟹性寒,不可多吃。年轻人,你们比赛吃螃蟹可没有好处。”

  少年们很不高兴:“我们吃的是自己花钱买的东西,谁听你的管教!”

  华佗说:“吃多了准会闹肚子,那时侯可有生命危险啊!”

  “去去去,别在这儿吓唬人!我们就是吃死了,又关你屁事!”

  这些醉醺醺的少年根本不听劝告,继续大吃大喝。有的还嚷道:

  “螃蟹是美味,谁听说过能吃死人?咱们放开肚子吃咱们的,馋死那个老头子!”

  华佗看他们闹得实在不象话,就对酒店老板说:

  “不能再卖给他们啦,会闹出人命的。”

  酒店老板正打算从那伙少年身上多赚些钱哩,哪里听得进华佗的话?他把脸一板,说:

  “就是出了事也不关你呀。你先生少管闲事,别搅了我的生意!”

  华佗叹息一声,只好坐下吃自己的酒。

  等到半夜,那伙少年突然大喊肚子疼,有的疼得直冒汗,有的翻倒在桌下打滚儿。

  酒店老板吓呆了,急忙问:“你们是怎么啦?”

  “疼坏了,快帮我们请个医生来吧!”

  “这半夜三更的,让我上哪儿请医生去?”

  “求求老板行个好,医生再不来,我们的命就难保啦!”

  这时,华佗走过来说:

  “我就是医生。”

  “呀!”少年们大惊失色:这不是那位不让多吃螃蟹的老头儿么?他们也顾不得什么面子了,一个个捧着肚皮,哀求道:“先生,请你给治治吧!”

  “你们刚才不是说不让我管吗?”华佗说。

  “大人不记小人过。求先生发发善心,救救我们。您要多少钱都好说。”

  “我不要钱。”

  “那您想要别的也行。”

  “我要你们答应一件事!”

  “别说一件,一千件、一万件也行。您快说什么事吧?”

  “今后,你们得听从老人的劝告,再不准胡闹!”

  “一定,一定。您快救命!”

  华佗让他们等着,自己带着徒弟到了荒郊野外,采了些紫草的茎叶回来,煎汤给少年们喝下。过了会儿,他们的肚子都不痛了。华佗问:

  “喝了这药,觉得怎么样?”

  “舒服多了。”

  华佗心想:这种药草还没名字,病人吃了它确实会感到舒服。今后就叫它“紫舒”吧!

  少年们千恩万谢,告别华佗,回家了。华佗又对酒店老板说:

  “好险啊,你以后千万不能光顾赚钱,不管人家性命啊!”

  酒店老板连连点头。

  华佗离开酒店,徒弟问道:

  “这紫草叶子解蟹毒,出在什么书上?”

  华佗告诉徒弟说书上并没有,这是他从动物那儿学来的。

  原来有一年夏天,华佗在江南的一条河边上采药。他看见一只水獭逮住一条大鱼。水獭吞吃了很长时间,把肚皮撑得象鼓一样。它一会儿水里,一会儿岸上;一会儿躺下不动,一会儿来回折腾。看来,这水獭难受极了。可是后来,它爬到岸边一片紫草旁边,吃了些草叶,又躺下会儿竟没事了。华佗心想,鱼类属凉性,紫草属温性,紫草准可以解鱼毒。从此,他便记在了心上。

  后来,华佗还把紫草的茎叶制成完和散。他又发现这种草药还具有表散的功能,可以益脾、利肺、理气、宽中、止咳、化痰,能治很多病症。

本来,因为这种药草是紫色的,吃到腹中很舒服,所以,华佗给它取名叫“紫舒”,可不知怎的,后来人们把它叫作“紫苏”了——这大概是音近的缘故,弄混了吧。

 

3 [ 辛 夷 ]┃━━【 小故事 】

 

  秦举人得了一种怪病,鼻孔流脓流涕,腥臭难闻。这种病很讨人嫌,连他的妻子儿女也躲得远远的。秦举人请过许多医生,但吃什么药也没用。他想:这么活着招人嫌恶还不如死了好,就打算寻死。有个朋友知道后劝道:“天下这么大,本地医生治不好,何不到外边求医去?还能顺便逛逛名山大川,散散心。”

  秦举人一听有理,反正呆在家里也净跟老婆孩子呕气,就带了个家人,骑着马出门了。

  秦举人走了很多地方,但没遇见一个能治鼻子的医生。后来,他走到南方的一个夷族人居住的地区,有个夷家医生说:“这病好治。”

  秦举人喜出望外,急忙请他医治。

  医生到山上采了一种花苞回来,让秦举人服用,秦举了吃了半个月,鼻子真的不流脓了。他十分高兴,对医生说:“这种药真灵,你能不能让我带一些回去,万一再犯病时就不用跑这么远求医了。”

  医生想了想说:“不如给你带些种子回去栽种。”

  秦举人更加高兴,他重重酬谢了医生,带着种子回家了。到家后,他就种植这种草药。几年过后,院子里长了一大片。凡有人得了鼻病,他就用这种草药给人医治。

  人们问:“这药草叫什么名字?”

  秦举人一想,忘了问夷家医生了。又一想,这是在辛亥年间从夷人那里引来的,就说:“这叫‘辛夷’。”

 

 4 [ 柴 胡 ]┃━━【 小故事 】

 

  胡进士家有个长工叫二慢。

  一年秋天,二慢得了“寒热往来”的瘟病,他一阵冷,一阵热,冷时打寒战,热时出冷汗。胡进士一看二慢病得不能干活了,又怕这病传染家里的人,就说:“二慢,我不用你了,你走吧。”

  二慢哀求道:“老爷,我一无家可归,二无友可投,现在又病成这样儿,让我可上哪儿去呀?”

  胡进士说:“那我管不着。你干一天活儿,我管一天饭;你现在什么也不干,我没闲钱养人!”

  二慢气呼呼地说:“我给你干了这些年,没少流汗,你就这么狠心?咱们也让大伙儿给评评理嘛!”

  胡进士一听这话,怕别的长工听见,都不安心干活,忙改口说:“二慢呀,你先外边找个地方呆些日子,病好了再回来。这是工钱,拿走吧!”

  二慢没有办法,只好出了进士大院。一出门,他就觉得浑身一阵冷、一阵热,两腿酸疼,每走一步都费很大劲儿。他迷迷糊糊地来到一片水塘旁边。塘水快干了,四周杂草丛生,还长着茂密的芦苇、小柳树。二慢再也不能动弹,就躺在杂草丛里。

  躺了一天,二慢觉得又渴又饮。可他一点力气也没有,站不起身,便用手挖了些草根吃。这样,一连七天,二慢没动地方,吃了七天草根。

  七天过后,周围的草极也吃完了,二慢试着站起身。他忽然觉得身上有劲儿了,就朝进士大院走来。胡进士看见二慢,皱着眉毛说:“你怎么又回来啦?”

  “老爷不是答应等我病好了就回来的吗?”

  “你的病全好啦?”

  “嗯。我这就干活去。”

  二慢说完,扛起锄下田了。胡进士也就不再说什么。从这以后,二慢的病再也没犯过。

  过了些日子,胡进士的少爷也得了瘟病,一阵冷、一阵热,跟二慢得过的病一模一样。胡进士只这么一个独养儿子,心疼极了。他请来许多医生,但谁也治不好。胡进士忽然想起二慢,就把他找来,问道:“前些日子你生病时,吃了什么药啊?”

  “老爷,我没吃药。”

  “没吃药怎么好的?”

  “它自己好的。”

  胡进士不信:“你准吃什么来的,快告诉我。”

  二慢说:“我离开你家,走到村外水塘,就倒在那里了。我又渴又饿,就挖草根儿吃来的。”

  “你吃的什么草根?”

  “就是当柴烧的那种草呵。”

  “快领我看看去。”

  “好吧。”

  二慢带着胡进士走到水塘边。他拔了几棵吃过的草根,递给胡进士。胡进士急忙回家,命人洗净煎汤,给少爷喝了。一连几天,少爷就喝这种“药”,把病喝好了。

胡进士十分高兴,想给那种药草起个名字。他想来想去,那东西原来是当柴烧的,自己又姓胡,就叫它“柴胡”吧

 

5 [ 葛 根 ]┃━━【 小故事

 

    在一处深山密林中,住着一位挖药老人。

  一天,他听见山下人喊马叫,不知出了什么事,就伸长脖子往山沟外看。过了会,跑来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子。男孩子攀石绕树,直跑到老人面前,“噗腾”一声便跪了下来。老人吓了一跳:“哎呀,有话好说,你这是怎么啦?”

  孩子象鸡啄碎米一样地连连磕头,说:“老爷爷,快救救我吧,他们要杀我!”

  “你是谁呀?”

  “我是山外葛员外的儿子。”

  “谁要杀你?”

  “朝里出了奸臣,诬奏我爹‘私自屯兵、密谋造反’。昏君信以为真,传下圣旨,命官兵把我家围住,要满门抄斩。我爹对我说:‘葛家就你一根独苗,如果你也被杀,咱家就断了后。快跑吧,日后长大,能报仇就报仇,不能报仇也算留下来一条根了。’我只好离家逃出。谁知又被官军发现,他们正在后边追呢!求老爷爷开恩啊,救我一人,就是救了葛家一门哪!”

  老人心想,这葛员外世代忠良,理该救他的儿子;可是,追赶的人马喊声震天,越来越近了,怎么办呢?他往后山看看,说:“快起来,跟我走。”

  男孩子跟着老人到了深山的一个秘密石洞,藏在里边。官兵追上山,上上下下,足足搜了三天,也没见那孩子的影儿,只好收兵回去了。

  这时,老人带着孩子出了山洞。老人问:“你有地方去吗?”

  孩子哭道:“我全家被抓,恐怕还要灭门九族,还能去投奔谁呢?老爷爷救了我,我愿意终身侍奉爷爷。您百年之后,我就披麻戴孝。不知你老人家愿不愿收留我?”

  老人说:“行啊,就跟我过日子吧!不过,我是个采药的,每天得爬山越岭,可不象你在家当大少爷那么舒服。”

  孩子说:“您放心,只要能活命,什么苦我也能吃。”

  从此以后,葛员外的独生子就跟着老人每天在山上采药。这位老人常常采寻一种草,那种草的块根主治发热口渴、泄泻等病。

  几年过去,采药老人死了。葛员外的儿子学会了老人的本事,也专门挖那种有块根的药草,治好了许多的病人。但那种药草一直还没名字。后来,有人问这草叫什么?葛员外的儿子想到自己的身世,就说:“这叫‘葛根’。”

  所谓“葛根”,就是说葛家满门抄斩,只留下了一条根的意思。

【清热解毒药】

 

6 [ 白头翁 ]┃━━【 小故事 】

 

  有个年轻人闹肚子,一阵一阵地疼得直冒虚汗。他捧着肚子去找医生,医生恰巧被别人请去了。年轻人只得回家。不料,他走在半路上又疼上劲了,疼得他肠如刀绞、行动不得,只好躺倒在地。

 这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拄着拐杖走来,他问年轻人:“你怎么睡在这儿呀?小伙子!”

 年轻人答道:“我正闹肚子,疼坏啦!”

“怎么不去看医生?”

 医生不在家呀。”

“那就找点药吃啊!”

“让我哪儿找去?”

“嗐,你身边不就有治闹肚子的药草吗?”

“在哪儿?”年轻人急问。

老爷爷用拐杖指着路边一棵果实上长着白毛的野草,说:“这东西的根就是药。你挖回去煎汤,只要连吃三剂就好。”

“真的吗?”

“你看,我都这么一把年纪了,还能说瞎话吗?告诉你吧,这是我家独传的秘方,就借你的嘴传给世人吧。”

老爷爷说完,转身走了。

年轻人还是半信半疑。过了会儿,他觉得肚子好受了一点,就挖了几棵果实上长着白毛的野草回家了。到了家,他并没煎汤吃。可是下半天,肚子又疼起来,泄肚子的次数也增多了。年轻人实在受不住了,只好试试老人的办法。他把那些野草的根子洗干净,又切了片煎成汤。这天晚上,他喝了一剂;第二天早晨,又喝了一剂……到第三天,肚子竟不疼了,也不泄了。年轻人十分高兴。

后来,邻居中有许多人得了痢疾。那个年轻人就扛上铁锹,到村外荒地上去挖这种药草。他挖了一篮子回来,送给病人。病人吃过都好了。人们问年轻人:“你什么时候学会医道啦?”

年轻人便对大家讲述了老爷爷传授单方的故事。

人们又问:“哪儿的老爷爷?”

“我忘了问啦。”

“这叫什么药草呢?”

“老爷爷没说。”

年轻人十分后悔。隔了几天,他来到上次碰见老人的地方,想找到老人,当面致谢。可是,问来问去,怎么也打听不出那位老人的来历和下落。大伙都说:“没见过这么一位老先生啊!”

年轻人很失望。他坐在与老人相遇的道边上发愣。这时,他看见土埂上有一棵长着白毛的药草,正随风轻轻摇动,那长着白毛的药草,多象一位白发老头啊!年轻人惊叫道:“哎呀,那位老爷爷怕是南极仙翁显圣,亲传秘方来了吧!对,不能让后辈忘记那位传药的老爷爷,这种草,就叫‘白头翁’吧。”

 

7 马齿苋 ━━【 小故事 】

 

从前有户人家,老太太当家,跟前有三个儿子。老大老二都娶了媳妇,只有老三年幼,但也给他买了个童养媳。

童养媳只有十四岁,整天穿破的、吃剩的,什么苦活、累活都归她一个人干。就这样婆婆还十分讨厌她,动不动就打骂一通。大哥大嫂也不善,常常拨弄是非,挑唆婆婆打童养媳,在一旁看热闹。二嫂子心眼儿不错,遇见童养媳挨打,就想法子解劝。

这一年流行痢疾,村里的人病死很多。后来,童养媳也闹开了肝子。大嫂生怕传痢疾,就对婆婆说:“这死丫头不能干活了,还留她在家干嘛?”

婆婆一听,又舍不得把花钱买来的童养媳赶出门,万一不死,还得苦使她呢,就把她赶到菜园中的茅棚里。

童养媳万分难过:婆婆不拿自己当人,未婚的丈夫又不懂事,哪还有活路啊?菜园里有一眼井,童养媳走到井边,真想一头跳进去。

这时,二嫂跑来把她拉住,说:“你年纪轻轻的,日子还长呢,可不能寻短哪!我给你端来半锅稀饭,你先吃点儿。明天让你二哥请个医生来。”

童养媳这才打消了投井的念头,住在茅棚里。可是第二天,二嫂并没来;第三天还没人影。稀饭早吃光了,童养媳饿得两眼发花。菜园里倒有可吃的东西,她怕婆婆,不敢偷吃。后来实在饿得受不住了,就从地边上掐了许多野菜,用盛稀饭的锅煮了吃。这样,一直吃了两天野菜,没想到,她的病竟好了。

童养媳身上有了些力气,就慢慢往家走。也远远看见家门上挂着麻布;接着,又看见未婚的丈夫带着孝走出来。两人一碰面都楞住了。

童养媳问:“家里怎么啦?”

未婚的丈夫问:“怎么?你还活着?”

“你这是给谁穿孝?”

“咱妈和大哥、大嫂全闹痢疾死啦!二嫂子也躺在床上爬不起来……”

童养媳赶紧跑进屋看二嫂。

二嫂问:“你是怎么好的?”

“我也不知道。”

“嗐,我也顾不上你了,这些天饿坏了吧?”

“没有。我吃野菜来的。”

说到这儿,童养媳的心猛地一动,莫非那种野菜治肚子?她急忙跑回菜园,弄了半筐野菜,煮好了端给二嫂说:“你吃点儿,我就是吃这个好的。”

二嫂吃了野菜,病果然也好了。

这种野菜,长着马齿样的叶子,所以人们叫它“马齿苋”。以后,人们都知道马齿苋可以治痢疾了。


8 [ 知 母 ]━━【 小故事 】

 

从前有个孤老太婆,无儿无女,年轻时靠挖药为主。由于她不图钱财,常把药草白送给生病的穷人,所以毫无积蓄。到年老体衰不能爬山采药时,她只好沿乡讨饭了。老太婆终日愁眉苦脸,这倒不是因为苦日子难熬;她担忧的是,自己认药的本事无人可传,一旦自己闭上了眼睛,谁给乡亲挖药治病啊!想来想去,老太婆决心找一个可靠的人传授本事。于是,她逢人便说:“谁认我做妈,我教他认药草。”

过了些日子,有个贵公子知道了,心想:“我要是学会了治病,不就多了一条巴结官宦的路子吗?”他把老太婆请进府中,说:“老太太,我愿意给你当儿子,快告诉我什么药草治病吧!”

老太婆瞥了贵公子一眼,说:“急什么?先看看你怎么对待我这个‘妈’再说。”

贵公子立刻命人把正房腾给老太婆,又给她换上新衣,端来可口的饭菜。可是,一连过了十几天,并不见老太婆提起药草之事。贵公子忍不住了,假惺惺地喊了一声“妈”,说:“该传药给我了吧!”

“时候还早。”

“那得等到什么日子呀?”

“等个十年八载的吧。”

“什么?”贵公子气得跳起来:“还得养活你十年?哼,滚你的吧!别想骗吃骗喝啦!”

老太婆冷笑一声,换上原来的破衣裳,不慌不忙地走出公子家门。她又边沿街讨饭,边嘴里念叨着:“谁给我当儿子,我教给谁认识治病救命的药草!有谁愿意给我当儿子呀?……”

这天,被一个商人听见了。他一琢磨:“卖药材可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呀!”商人急忙招呼老太婆说:“我愿意认你当妈!”

老太婆便住到了商人家中。商人好吃好喝地侍候了老太婆一个月,也憋不住地问:“你真的认得药草?”

“当然认识啦!”

“那就教我吧。”

“现在不是时候。”

“还得等多久啊?”

“等我死了……”

“啊?”商人气得浑身颤抖:“你个死老婆子,拿我当猴耍呀!走,快讨你的饭去吧!”

“是你请我来的呀!”

“哼,算我瞎了眼!”

老太婆又被赶出门外,还是边讨饭边嘟囔:“谁认我当妈,我教谁认药草……”

日久天长,人们都把老太婆当成了疯子,谁也不再理她。

有年冬天,老太婆走到一个不大的村子,摔倒在一家门外。这家里的主人是个樵夫,他把老太婆搀进屋中,问道:“老太太,摔坏了没有?是不是病啦?”

“病倒没有,我这是饿的。”

樵夫急忙叫媳妇煮了锅稀饭,端给老太婆,说:“家里没什么好东西,先趁热喝点吧。”

老太婆吃了稀饭,浑身也暖和了,就要走。樵夫两口子说:“这大冷的天气,你上哪儿去呀?”

“嗐,”老太婆叹了一口气,说,“我这苦命人得到处讨饭啊!”

两口子闻听,十分同情,就说:“你这么大年纪了,讨饭多不容易。要是不嫌我们穷,就在这儿住下吧!”

老太婆也不推辞,就住在樵夫家了。日子过得挺快,转眼春暖花开,老太婆对樵夫说:“老吃你家的饭怎么行?还是让我走吧!”

樵夫说:“你老没儿没女,我们又没有老人,咱们凑成一家人过日子不是挺好吗?”

老太婆叹息道:“实不相瞒,过去我会采药,认识许多治病救命的药草。我本想认个儿子,把本事传给他。可现在老糊涂了,什么药草全认不清啦。你养活我,我没法子报答你呀!”

樵夫说:“都是受苦人,图什么报答?反正有我们吃的,就饿不着你,别出去讨饭啦!”

“好吧,那我就拿这儿当家,拿你当儿子啦!”

“行啦。”

从此,樵夫和媳妇就把老太婆当做母亲。老太婆吃饱了饭也不闲着,常帮媳妇看孩子、做家务。媳妇也挺疼爱老人,六月天不让老人烧火——怕热着;腊月里不让老人洗衣——怕水凉。老太婆整整过了三年的舒心日子。

夏天到了,老太婆已经八十岁了。这天,她突然对樵夫说:“孩子,我想上山看看。”

“妈这大年纪了,可别累着。”

“我闷得慌,想逛逛山景。”

“那我背你去吧。”

樵夫背着老太婆上了山。老太婆一会儿要往东,一会儿要往西,一会儿要上坡,一会儿要下沟,指指点点,累得樵夫汗流如雨;但樵夫一点也不抱怨,嘴里还不住地说些逗趣的话,想让老太婆开心。

当他们来到一片野草丛生的山坡时,老太婆让樵夫站住,她从樵夫背上下来,坐在一块石头上,指着一丛线形叶子、开雪白带紫色条纹花朵的野草,说:“去,把它挖来!”

樵夫走过去扒开土,挖出一截儿黄褐色的根子。他问:“妈,这是什么?”

老太婆说:“这是一种药草,它的根可以治肺热咳嗽、虚劳发热之类的病,用途可大啦。孩子,你知道为什么直到今天我才教你认识它吗?”

樵夫想了想说:“妈准是要找一个老实厚道的人才传药给他,怕心怀不良的人拿它去发财、坑害百姓!”

老太婆笑道:“我找寻了多少年,也没碰见一个可心的人。孩子,你真懂得我的心思,这药就叫‘知母’吧!”

接着,老太婆又教樵夫认识了其它许多药草,樵夫就改行采药了。他一直记着老太婆的话,象老太婆那样为穷人治病。

 

9 [ 芦 根 ]┃━━【 小故事 】

 

江南有个山区,这个地方有个开生药铺的老板。由于方圆百里之内只有他这么一家药铺,所以这个药铺老板也就成了当地的一霸。不管谁生了病都得吃他的药,他要多少钱就得给多少钱。

有家穷人的孩子发高烧,病很重。穷人就到药铺一问,药铺老板说退热得吃“羚羊角”,五分羚角就要十两银子。穷人说:“求你少要点儿钱吧,这么贵的药咱穷人吃不起呀!”

药铺老板说:“吃不起就别吃,我还不想卖呢。”

穷人没法,只有回家守着孩子痛哭。

这时,门外来了个讨饭的叫花子,听说这家孩子发高烧,家里又穷得买不起那位药铺老板的药,便说:“退热不一定非吃羚角不可。”

穷人急问:“还有便宜的药吗?”

“有一种药不花一个钱。”

“什么药?”

“你到塘边挖些芦根回来吃。”

 芦根也能治病?”

“准行。”

穷人急忙到水塘边上,挖了一些鲜芦根。他回家煎好给孩子灌下去,孩子果然退了热。穷人十分高兴,就跟讨饭的叫花子交了朋友。

从此,这里的人们发高烧时就再也用不着去求那家药铺了。芦根成了一味不花钱的中药。

 

 

10 ┃[ 夏枯草 ]┃━━【 小故事 】

 

有个秀才的母亲得了瘰疬,脖子肿得老粗,还直流脓水。人们都说这种病很难治,秀才十分着急。

一天,来了个卖药的郎中。他对秀才说:“山上有种草药,可以治好这个病。”

秀才立即求郎中帮忙。郎中就上山采了一些有紫色花穗的野草回来,剪下花穗,煎药给秀才母亲吃。几天过去,秀才母亲流脓的地方封口了;又过了些日子,病全好了。老太太十分高兴,嘱咐儿子留郎中住在家里,重重酬谢并款待郎中。郎中也不客气,白天出去采药、卖药,夜晚就宿在秀才家中。秀才经常和郎中在一起聊天,慢慢地对医道也有了兴趣。

过了一年,郎中要回家,临走时对秀才说:“我在你这儿住了一年,该给你多少饭钱?”

秀才说:“你给我母亲治好了病,吃几顿饭算什么?”

郎中说:“也好,那就传你一种药吧!”

郎中说罢,便带着秀才上了山。他指着一各长圆形叶子、开紫花的野草对秀才说:“这就是治瘰疬的药草,你要认清。”

秀才仔细地看了看,说:“我认清了。”

“你还得记着,这草一过夏天就没了。”

“嗯,我记住了。”

两人分手后一晃两个多月过去了。就在这年的夏末秋初,县官的母亲得了瘰疬,张榜求医。秀才听说以后立刻揭了榜去见县官,说:“我会采药治瘰疬。” 县官派人跟着秀才上了山,可是,怎么也找不着长圆叶、开紫色花的药草。秀才十分奇怪:这是怎么回事啊?他爬遍了附近的大山,一棵也没找到。差人把秀才押回县衙,县官认定他是骗子,当堂就打了他五十大板。

转过年的夏天,郎中又回来了。秀才一把抓住郎中说:“你害得我好苦啊!”

郎中一楞:“怎么啦?”

“你教我认出药草怎么没有啦?”

“有啊。”

在哪儿?”

“山上。”

两人又到山上,一看,到处都有紫穗野草。秀才奇怪地说:“怎么你一来,这草又有了。”

郎中说:“我不是对你讲过吗?这草一过夏天就枯死了,要用就得早采。”

秀才这才猛然记起郎中当初交代给他的话,只怪自己粗心大意,白挨了一顿板子。为了记住这事,秀才就把这草叫作“夏枯草”了。


11 [ 桑寄生 ]━━【 小故事 】

 

从前,有个财主家的儿子得了风湿病,腰膝酸痛、行动艰难。一连好几年他都瘫倒在床上,医生也没有办法治。

财主听说南山有个药农,就让药农给他儿子送药医治。由于南山远在二十里地之外,所以,财主就指派一个小长工,隔两天去取一次药。可是,药农一连换了好几种药草,财主的儿子也不见效。

这年冬天雪多,一下起来就是几天几夜。小长工每次取药,都得在一尺多深的雪地上来回走四十里路。有一天实在太冷,小长工身上的衣服又单薄,冻得他浑身打颤。俗话说:“捧人碗,受人管”;取不回药来,是没法交差的。小长工在村外站了半天,忽然看见一棵老桑树的空树洞里,长出一些小树枝条。他想:这不是很象财主儿子吃的药吗?反正他吃什么也不见好,就给他弄点这个拿回去顶药算啦。于是,他爬到树上,撅起几根小树枝。然后,他偷偷跑到一个小伙伴家中,把树枝切成节儿,用纸包好。小长工在那里暖和了一会儿,又帮人干了些零活,估计工夫差不多了才回到财主家。

财主也不知道纸包里是什么,他照样让人煎给儿子喝了。小长工一看骗过了财主,以后就照“方”抓“药”,每隔两天撅一把桑树上的细枝条回来。

冬天过去了,春暖雪化。财主的儿子,居然好了。

南山的药农听说后很奇怪:“一冬天没来取药,他吃什么好的呢?”药农很想认认这种药,就来找财主。他刚走到财主门外,正碰见小长工。小长工生怕药农见了财主后,自己就露馅了,准得挨打,急忙把前后经过讲了出来,并说:“大叔,你千万别对财主讲啊!”

药农笑道:“那好,可是你得告诉我,到底给他儿子吃什么来的。”

“树枝子呗。”

“什么树的枝子?”

“就是村头那棵老桑树啊!”

“没听说过桑树的枝子能治瘫病啊!你带我看看去。”

小长工带着药农来到村外。药农上树一看,原来在老桑树的空洞里,长着一种叶子象槐树的东西。他便采了一些下来,说:“我先试试再说。”

药农用这种树枝子一试,果真治好了几个风湿病人。后来,人们因为这种小树枝子生在桑枝上,就给它取了个名字——“桑寄生”。


12 [ 大 黄 ]┃━━【 小故事 】

 

中草药里的大黄,原来不叫大黄,叫“黄根”。为什么后来叫成大黄了呢?有这么一段故事。

当年有个姓黄的郎中,他家祖传下来擅长采挖黄连、黄芪、黄精、黄芩、黄根这五味药草,到他这一辈还专门用五味黄药给人治病,所以大伙儿都管他叫“五黄先生”。

每到春三月时,五黄先生就进山采药。靠山有个小村,他每次进山采药时就借住在村里马骏家中,直到秋后才离去。马骏务农,全家只有夫妻二人和一个孩子。五黄先生与马家结下了深厚的交情。

有一年,五黄先生又来挖药,他走到靠山村发现马家的房屋没有了。乡亲们告诉他说:

“马家遭难啦!去年冬天一场大火,房屋被烧得精光,他熄妇也被烧死。如今,只剩下光棍爷儿俩,跑到山上去住石洞啦。”

五黄先生十分难过,就到山洞找到马骏父子。马骏看见五黄先生,抱头痛哭。五黄先生说:

“你现在一无所有,不如带上孩子跟着我挖药、卖药去吧。”

马骏很高兴,从此就跟着五黄先生学挖药。他们象风吹的杨花一样四处飘荡,不到半年工夫,马骏就学会了挖五黄药。但是,五黄先生却从不教他治病。一天,马骏说:

“老哥,你怎么不教我治病呢?”

五黄先生笑道:“我看你这人性子太急,不适合当郎中。”

马骏有些不满,便暗暗注意五黄先生怎么给人治病,什么病该下什么药。日久天长,马骏多少也摸透了一些门道,就背着五黄先生也给人治起病来了。碰巧,还真让他治好了几个人,马骏十分高兴。

有一天,五黄先生不在跟前,有一个孕妇来找郎中。这妇人身体虚弱,骨瘦如柴。马骏问:

“你怎么不舒服?”

妇女说:“泻肚子。”

本来止泻应用黄连,马骏却给她用了泻火的黄根。病人回去吃了两剂药,大泻不止,没过两天就死了。

病家哪里答应,一打听原来是马骏开的方子,就把他扭送进了县衙。县官审明经过,就断了马骏一个庸医害人的罪名。

这时,五黄先生赶来,跪在堂前,说:

“老爷应该判我有罪。”

县官问:“你是什么人?怎么有罪?”

“他是跟我学的医,我教的不清,罪在我身。”

马骏闻听,急忙说:“老爷,是我背着他干的事,跟他没关系。”

县官问明他俩的关系,感到这两个人如此重交情,很是敬佩;平日,他也听说过五黄先生的大名,所以,就尽力为马骏开脱。最后,县官罚他们送给死者家里一笔钱,就放他们两人出衙了。

马骏羞愧万分,对五黄先生说:“悔不该不听你的话,往后再也不敢自以为是了。”

五黄先生说:“学治病可不能性急呀。你看,错用了药就会出人命的。”

后来,马骏踏踏实实地埋头挖药,人也变得稳重多了,五黄先生这才教他行医。为了记住前面的教训,五黄先生从此便将五黄药中的黄根,改为“大黄”,免得后人再错用了这一味药。

 

13 [ 佩兰·藿香 ]┃━━【 小故事 】

 

从前,有一户人家,哥哥从军在外,家里只有姑嫂二人,嫂子叫佩兰,小姑叫霍香。佩兰十分疼爱妹妹,霍香也很体贴嫂子。两人每天一块儿下田干农活,又一块儿操持家务。她们从来也没有闹过一回别扭,日子过得别提有多和美啦。

一年夏天,嫂子不幸中了暑热,只觉得头痛眩晕,心悸恶心。霍香急忙把嫂子扶到床上,说:“哥哥在家时,教咱们认识过两种祛暑解热的药草,让我上山挖些回来,煎汤给你喝吧!”

“那可不成!”佩兰拉住妹妹的手。“你个十七、八的女孩子,怎么能一个人出门儿啊?”

霍香一心想给嫂子治病,不管嫂子怎么劝说,还是换上了哥哥的旧衣裳,女扮男装,进山去了。

佩兰唯恐妹妹有什么闪失,两眼紧盯着房门,一直盼到天大黑了,才看见妹妹的影儿。佩兰刚松了一口气,却又猛地吓呆了。只见霍香两眼发直,四肢无力,一迈进门槛儿就跌倒在地。佩兰挣扎着身子,忙下床去搀霍香:“妹妹呀,你这是怎么啦?”

霍香有气无力地说:“我叫毒蛇咬了。”

嫂子吓得没了魂儿似的,急问:“咬了哪儿?”

“这儿……”霍香说着指了指脚。

佩兰赶紧扒下霍香的鞋袜,看见妹妹的脚面又红又肿,连小腿也肿胀得变粗了。

“哎唷,这还得了,得把毒水挤出来才成呵。”

“怕是晚了。”

佩兰闻听,一下把妹妹的伤腿抱起来,又把嘴凑近脚面上的伤口,吸吮毒汁。

嫂子,你也要中毒呵!”霍香哭着推搡嫂子。

佩兰紧紧握住妹妹的脚脖子,说道:“要死咱俩一块儿死,要活咱俩一块儿活。没有了妹妹,我一个人还活个什么意思?”

第二天,邻居们发现这姑嫂二人都躺在地上,急忙抢救。可是,霍香已经死了,佩兰也只乘下最后一口气。佩兰从身边的小筐里拿出两株药草,哭着说:“乡亲们呵,我妹妹挖回来的这种草,是我们家祖传下来治暑热的,可还一直没起过名字。这圆叶粗茎的,能祛暑湿,治疗头痛发热、腹胀胸闷,还能止呕、止泻,就叫‘霍香’吧;这种尖叶细茎的,主治暑湿内阻、头昏呕吐,就叫‘佩兰’吧……”

话未说完,佩兰也咽也气。

邻居们无不感动。大家把姑嫂二人埋葬后,又将两种祛暑的药草培植起来。从此,人们一看到霍香和佩兰这两种药草,就想起当年那一段感情深厚的姑嫂。

14 [ 苍 术 ]━━【 小故事 】

 

茅山观音庵有个会看病的老尼姑,她懂得不少中草药,在方圆左近很有名气。山里山外的人害了病,常到观音庵求医。老尼姑自己并不采药,她把这活儿派给一个小尼姑。小尼姑每天都照着老尼姑说的样子漫山遍野地去采药,至于什么药草能治什么病,她就一窍不通了。老尼姑很贪财,谁给的钱多,她就给谁下好药;钱少的,她就用些不济事的野草去蒙骗人家。小尼姑看着不公平,可是因为她自己并不认识药,只是干着急。

有一天,一个穷人来求药,这人一个钱也没有。老尼姑问也不问,硬把那人赶走了。

小尼姑十分气忿,她偷偷从屋里抓了一把开白花的药草,追到庵外,唤住那个人说:“大哥,你先拿回去吃吃看。”

可是,等那人一走,小尼姑的心又不安了:“那人到底有什么病,给的药草能治他的病吗?千万别吃坏了人呀!”

谁知过了些日子,那个穷人来到观众音庵,竟找到老尼姑千恩万谢说:“多亏你们那位少菩萨,她把我爹害了多年的足膝软瘫病治好了。”

老尼姑十分奇怪,庵里没有治那种病的药呵!就审问小尼姑:“你偷了我的什么药?快说!”

小尼姑也弄不清这是怎么回事,后来留心一查,才明白:原来那开白花的叫苍术,不是老尼姑叫她采的,大概是自己采药时没小心裹进了药篮子,又被老尼姑当成没用的野草扔到一边了。从此,小尼姑知道苍术可以治病。

过了些日子,小尼姑受不了老尼姑的气,逃出观音庵回家还俗了。从此就靠挖苍术为生,不光治好了许多足膝软瘫的病人,慢慢又知道,苍术还能治呕吐、腹泻等几种病呢。

 

15 [ 车前草 ]━━【 小故事 】

 

汉朝有一位名将,叫马武。

有一年六月,天旱无雨,田野光秃秃的,什么庄稼也活不了。可巧,马武打了败仗,他的人马一下子溃退到不见人烟的荒野。士兵们找不到粮食,连喝水也十分困难。人和战马饿死、渴死了许多;剩下的人马,也因为缺水,大多得了膀胱“湿热症”,一个个小肚子发胀,不光人尿血,甚至连马也尿血。

马武将军有个马夫,分管三匹马、一辆车,整天跟车马打交道。这时,他和那三匹马全得了“尿血症”,马夫心急似火,可又毫无办法治。

一天,马夫忽然发现三匹马不尿血了,也显得精神多了。马夫很奇怪:“它们这是吃了什么呀?”他围着马转来转去,看看想想,想想看看,忽然发现停放大车的附近地面上,长着一种猪耳形的野草,几天来,三匹马一直在吃着这种东西。马夫的心猛一动:大概这种草能治“尿血症”吧。于是,他拔了许多猪耳形的野草,煎汤吃了,一连吃了几天,小便果然也正常起来。

马夫急忙跑到将军帐内,把这事禀告马武。马武闻听大喜,传令全营拔草煎水,供人喝、给马饮。几天过后,全营人马的“尿血症”都治好了。

马武问马夫:“治病的猪耳草长在什么地方啊?”

马夫领关将军走到帐外,指给他看:“大车前边的就是。”

马武哈哈大笑,说:“好个车前草。”

从这儿起,车前草的名字就传开了;不过,也有人还叫它“猪耳草”。

 

 

16 [ 茵 陈 ]━━【 小故事 】

 

有一个黄痨病人,面皮姜黄,眼睛凹陷,瘦成了个刀螂。这天,他拄着拐杖,一步一哼地来找华佗:

“先生,请你给我治治吧。”

华佗见病人得的是黄痨病,皱着眉摇了摇头说:“眼下医生们都还没找到治黄痨病的办法,我对这种病也是无能为力呀!”

病人见华佗也不能治他的病,只好愁眉苦脸地回家等死了。

半年后,华佗又碰见那个人。谁想这个病人不但没有死,反倒变得身强体壮、满面红光的了。华佗大吃一惊,急忙问道:

“你这病是哪位先生治好的?快告诉我,让我跟他学学去。”

那人答道:“我没请先生看,病是自己好的。”

华佗不信:“哪有这种事!你准是吃过什么药了吧?”

“药也没吃过。”

“这可就怪了。”

“哦,因为春荒没粮,我吃了些日子野草。”

“这就对啦,草就是药,你吃了多少天?”

“一个多月。”

吃的是什么草啊?”

“我也说不清楚。”

“你领我看看去。”

“好吧。”

他们走到山坡上,那人指着一片野草说:

“就是这个。”

华佗一看,说道:“这不是青蒿吗,莫非能治黄病?嗯,弄点回去试试看。”

于是,华佗就用青蒿试着给黄痨病人下药治病。但一连试了几次,病人吃了没一个见好的。华佗以为先前那个病人准是认错了草,便又找到他,叮问:

“你真是吃青蒿吃好的?”

“没错儿。”

华佗又想了想问:“你吃的是几月里的蒿子?”

“三月里的。”

“唔,春三月间阳气上升,百草发芽。也许三月的青蒿有药力。”

第二年开春,华佗又采了许多三月间的青蒿试着给害黄病的人吃。这回可真灵!结果吃一个,好一个,而过了春天再采的青蒿就不能治病了。

为了把青蒿的药性摸得更准,等到第三年,华佗又一次作了试验:他逐月把青蒿要来,又分别按根、茎、叶放好,然后给病人吃。结果,华佗发现,只有幼嫩的茎叶可以入药治黄病。为了使人们容易区别,华佗便把可以入药的幼嫩青蒿取名叫“茵陈”。他还编了四句话,留给后人:

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与后人切记牢,三月茵陈能治病,四月青蒿当柴烧。

 

17 [ 金钱草 ]━━【 小故事 】

 

从前,有一对年轻夫妇,两个人你恩我爱,日子过得挺美满。谁想好景不长,一天,丈夫突然肋下疼痛,好象刀扎针刺一般,没过多少日子,竟生生地疼死了。妻子哭得死去活来,非请医生查明丈夫是为什么死的不可。医生根据死者发病的部位,剖腹一查,发现胆里有一块小石头。

妻子拿着这块石头,伤心地说:“这么一块石头,生生拆散了我们恩爱夫妻,真害得人好苦啊!”

她用红绿丝线织成一个小网兜,把石头放在里面,挂在脖子下边,不管白天干活,还是晚上睡觉,都不拿下来。就这样,一直挂了许多年。

有一年秋天,她上山砍草,砍完一大捆,抱着下山。等她回到家时,忽然发现挂在胸前的那块石头已经化去了一半。她十分奇怪,逢人便讲。后来,这事被一位医生听见,就找上门来对她说:“你那天砍的草里,准有一种能化石头的药草。你带我上山找找那种草吧。”

第二天,她带着医生来到砍草的山坡,但是,草都被砍光了。医生就把这片地周围插上树枝,当记号,打算来年再说。

到了第二年秋天,医生再次跟妇女上山,把那片地上的草砍下来,让妇女抱回家。不这,这一回石头一点儿也没化,还跟从前一样硬。

医生并没泄气。

第三年,他和那位妇女又一次上山,把那片山坡上的草砍下来,先按种类分开,然后,再把那块石头先后放到每一种草上试验。结果,终于找到一种能化石头的草。

医生高兴地说:“这可好啦,胆石病有救啦。”

从此,医生就上山采集这种药草,专门治疗胆石病,效果很好。

因为这种草的叶子是圆形的,很象金钱;而且,它能化开胆里的石头,都说它比金钱还贵重,所以,医生就叫它“金钱草”。后来,也有人管它叫“化石丹”。


18 [ 吴茱萸 ]━━【 小故事 】

 

据说,“吴茱萸”在春秋时候原名“吴萸”。它产在吴国,是一味止痛良药。

当时,吴国和邻近的楚国相比,还算小国,小国就得向大国进贡。这一年,吴国的贡品之中就有吴萸。谁想楚王一见,竟大发雷霆:

“小小的吴国,胆敢把以国命名的东西当贡品,这不是看不起堂堂的楚国吗?拿回去,不收!”

吴国的使者愣住了。

这时,有位姓朱的楚国大夫,急忙对楚王说:

“吴萸能治胃寒腹疼,还能止吐止泄。吴王听说大王有腹痛的老病,才选来进贡的。如果拒绝接受,那不就伤了两国的和气吗?”

“胡说,”楚王喝道,“我用不着什么‘吴萸’!我们的国家也不需要!”

吴国的使臣又羞又气,退出王宫。朱大夫追出来说:

“请你不要生气。就把吴萸留给我吧。楚王早晚会用上它的。”

吴使就把吴萸给了朱大夫。朱大夫拿到家中,栽在院内,还命人精心管理。

吴使回国后,吴王一听楚王这么无礼,就同楚国断了交。

几年过后,吴萸在朱大夫家中生长得十分茂盛,已经有一大片了。朱大夫知道,这种草的果实需在未成熟的时候入药;所以,他命人及时采摘,晾干收藏,保存了许多。

有一天,楚王忽然旧病复发,肚子痛得直冒虚汗。朝中的大夫都急坏了,可是谁也没有办法治。

朱大夫急忙用吴萸煎汤,献给楚王。楚王连吃了几剂,肚子不痛了;再吃几剂,病全好了。楚王就问朱大夫:

“你给我送来的是什么药啊?”

朱大夫说:“这就是那一个吴国进贡的吴萸。”

这时,楚王才后悔不该那样对待吴国。他一面派人与吴国和好,一面命人大种吴萸。

有一年秋天,楚国流行起瘟病来了。许多百姓上吐下泻,有的甚至活活病死了。

楚王急忙传旨,命令朱大夫配药救民。朱大夫以吴萸为主制药,救活了许多快死的病人。

楚王为让人们记住朱大夫的功劳,就传旨把“吴萸”更名为“吴朱萸”。后来,人们为了标明这是一种草,又把“吴朱萸”的“朱”字,加了草头,写成了“吴茱萸”。


19 ┃[ 山 楂 ]┃━━【 小故事 】

山里有户人家,种着一些山坡地。这家有两个孩子。老大是前妻留下的,老二是晚娘生的。晚娘把老大看做眼中钉,为了能让亲生的儿子独吞家产,她天天盘算着暗害老大。可是,该怎么下手呢?一不能拿刀杀,二不能推下河。她盘算来盘算去,想出了这么个损主意——设法让这孩子生病,活活地病死他!

凑巧,爹要出门做生意,嘱咐儿子听娘的话。爹刚出门,晚娘就对老大说:

“家里这么多活儿,你得分几样干!”

“让我干什么呀?”

“你年纪小,看山去吧。我给你做好饭带着。”

从此,老大就每天风里来雨里去地到山上看庄稼。狠毒的晚娘每天故意给他做些半生不熟的饭带着。老大人又小,整天在野地里吃这种饭哪里消化得动,日久天长就闹开了胃病。他的肚子时而疼,时而胀,眼瞧着一天天变瘦了。老大跟晚娘说:“妈,这些日子我一吃这夹生饭肚子就疼得厉害!”晚娘张口就骂了他个狗血喷头:“才干了这么点活儿就挑饭!哼,就是这个,爱吃不吃!”老大不敢还口,只好坐在山上哭,山上长着许多野山楂。老大实在咽不下晚娘的夹生饭,他吃了几个野山楂,觉着这东西倒是充饥又解渴。于是,老大就天天吃起山楂来了。谁想吃来吃去,肚皮不胀了,胃也不疼,吃什么也都能消化了。晚娘很奇怪:“这小子怎么不但不死反倒胖起来了,莫非有什么神灵保护他?”

从此,她就把邪心收了,不敢再害老大了。

又过了些日子,爹回来了。老大把前后经过一学说,做生意的人脑子快,他断定山楂一定有药性,就用它制成药,卖给病人吃。后来,果然发现山楂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瘀的作用。

 

20 ┃[ 三 七 ]┃━━【 小故事 】

 

很久以前,有两个青年结拜为兄弟。他们对天发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从此以后,这两个青年经常往来,哪个有难处,另一个闻风就来帮忙。

有一天,义弟忽然得了病,嘴里吐血,鼻孔流血,大便拉血,小便尿血。没过两天,他面如黄纸,一点血色也没有了。义兄知道后,急忙从自己家的后院挖了一根药草,送给义弟煎汤服。义弟连吃几剂,血止住了,病也好了。他非常感激义兄,就问:“大哥,你这是用的什么仙药救活了我啊?”

义兄说:“这是我们家祖传的止血药草。”

“能给我看看吗?”

“当然行呵。”

后来,义弟到义兄家去玩,义兄就把他带到后院。只见那里长着一片枝叶茂盛的草,开着淡黄的小花。义兄说:“这就是止血的药草。”

义弟问:“除了止血,还有别的用处吗?”

义兄说:“它能活血散瘀,消肿定痛,主治跌打损伤、崩漏、金疮。”

“哈,真是好药!”义弟非常想要这种药草,就编了个瞎话,说:“大哥,听说害出血病的人,三年后还会复发,你给我一棵行吗?”

义兄说:“行。你挖一棵小苗儿,回去栽上吧。不过,千万别对外人说,当心被偷走。这可是妙药呵!”

“好吧。”

就这样,义弟挖回一棵幼苗儿,栽在自己的后院。他浇水施肥,精心照料。一年后,那棵草也长得很茂盛。

离义弟家不远的地方,有个财主。一天,财主的儿子得了“出血症”,吃什么药也止不住血,眼看着人就活不成了。财主对人们说:“谁能治好这病,我给他五十两银子,一百担白米。”义弟闻听,就把自己后院的药草挖出来,送给财主煎汤。不料,财主的儿子吃了几剂,一点儿不见效,最后竟血尽身亡了。

财主一看儿子被治死,抓住义弟,说:“你自己说包能治好,原来是骗钱的呀!走,见县官去!”

县官接了状,审问义弟:“你是跟谁学的医,拿什么煎的药?”

义弟吓慌了,只好说出义兄。县官又传来义兄,问道:“你给他的是什么草?”

“这是我家祖传的药草,专门止血。”

义弟一听急了:“大哥,这是假的呀!你害得我好苦,眼看得给人家偿命啦!”

义兄说:“大哥怎么能骗你呢?”

“那为什么不止血?”

“你那棵草才长了一年,还没药性呢。”

县官急问:“几年才止血呢?”

义兄答道:“三到七年,药力最强。”

义弟这才明白,后悔不该贪财。

后来,人们为了牢记这种药草的药力在三——七年最好,三年之内不能止血,才给它取了个名字叫“三七”。

 

 

21 ┃[ 仙鹤草 ]┃━━【 小故事 】

 

有一年夏天,两个秀才进京进考。他们生怕误了考期,一路不停地赶路,都累得体虚气短了。

这天,两人一没逢着村,二没遇上店,走来走去,进了一片荒沙滩。他们又渴又饿,却又无处歇脚。其中一个秀才连劳累带上火,突然鼻孔里流血不止。另一个秀才吓慌了,急忙把携带的旧书撕成条儿、卷成捻儿去塞朋友的鼻孔。可他塞住了鼻子,血又顺着嘴往外流。这个秀才没了主意:“这可怎么办?”

“有点水就好了。”

“你让我上哪儿找水去?”

“哪怕找块湿润的石头,给我放进嘴也舒服多啦。”

“你瞧瞧,四周除了黄沙什么也没有啊!”

正在这时候,唰地一声,有只仙鹤从他们头顶飞过。口鼻冒血的秀才羡慕地张开两臂,喊道:“慢点,借我翅膀用用,让我飞出这鬼地方吧!”

仙鹤受了惊吓,一张嘴,叼着的一根野草掉落下来。

另一个秀才笑着捡起来,说:“翅膀借不来,先拿它润润嗓子吧。”

口鼻冒血的秀才忙拉野草放进嘴嚼起来。说也怪,嚼了不大会儿血竟止住了。两人高兴极了:“哈哈,仙鹤送仙草来了!”

后来,他俩总算没误了考期,几年过去,都做了官。一天,两人碰在一起,想起荒沙滩的遭遇,都想再找到那种能止血的药草。可是,两人问了许多医生,没一个知道这种药的。于是,他俩回想着药草的样子,画出图来,命人照图寻找。就这样找了许多年,最后才把那种药草找到。这是一种有羽毛样的叶子、秋天开白花的药草,确有止血的功能。为了纪念送药的仙鹤,他们就给这种药草取名叫“仙鹤草”了。


22 ┃[ 益母草 ]┃━━【 小故事 】

 

有这么一家,只有母子二人。母亲在生养儿子时留下产后瘀滞、腹痛等病,儿子都十几岁了,她的病还不见好。儿子从小没父亲,是母亲两手拉扯大的,他对母亲十分孝顺。儿子看见母亲面黄肌瘦、身体虚弱,可还每天挣扎着纺线,就说:“妈,您别这么硬撑着啦,请个医生看看吧!”

“傻孩子!”母亲哭道:“缸里没有隔夜的粮,哪有钱请医生看病啊!”

儿子说:“那就从采药人那儿买些药吃吃吧。”

母亲说:“算啦,反正你快成人啦,我能活一天是一天,别花冤枉钱啦!”

“妈,您说这话真让人难过。您为我辛苦了半辈子,我得让您后半世享福。说什么也得先治好您的病。”

儿子说完就去找采药的,他把母亲的病状说了。采药的人配了两剂药,卖给他。母亲吃了这药,十来天没犯病。儿子挺高兴,又去找采药人:“你能不能把我母亲的病根除掉?”

采药的人笑笑说:“行啊,我包治。不过,得先讲好价钱。”

“你要多少钱?”

“五百斤大米,十两银子。”

“呀!”孩子吓得直伸舌头,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米和银子呢?可是,没有钱人家就不给药,没药母亲的病就好不了……这孩子想来想去,忽然有了办法。他说:“钱和米都好办,就不知你能不能把人治好?”

“当然能啦。”

“那你先治病。等我妈病好了以后,我照数给银子和大米。”

“行啊!不过,咱们到时候说话得算数。”采药的人叮了一句,他心想:到底是孩子,我要这么大的数目,他也不知道还价!这回可捞了个大便宜。

孩子又问:“你什么时候给我挖药去啊?”

“这你甭管!明天早晨拿药来。”

采药的回家了。那孩子在后边悄悄跟着,藏在采药人家门外的大树上。半夜,人们都睡了,那孩子却不敢眨眼,熬了一整夜。

天快亮时,他听到有开门的声音,只见一个人影朝北走去。那孩子急忙从树上爬下来,跟往后边。采药的人很诡,走几步一回头,生怕有人跟着他,那孩子也挺机灵,也远远看了一会儿,猜出采药的要到三里外的圩埂去,就凭着两条快腿,绕道儿跑到前边去等着。

采药的人果然在三里地外的圩埂停下脚步。他四下一望,没一个人影,就蹲下挖药。其实,那孩子早躲在不远的小树后,盯着他呢。采药人挖出几棵药草,又怕被人看见挖了什么,就把那些药草的花和叶子揪下来,扔进河,然后回村了。

孩子等那人走远,就跑上圩子。那里生长着各种各样的野草,哪一种可以当药呢?孩子不知道。尽管他发现地上有些窟窿,但弄不清挖药的人到底挖走了什么。后来,他想起采药人往河里扔过东西,就跳下河。孩子在河中捞了一些花和叶子,又到圩埂上对照着寻找。他找到一种叶子象手掌形状,有的开着淡红花,有的开着白花的药草。孩子就挖了一些。

回到家,母亲责备说:“你这一夜上哪儿去啦?”

儿子说:“我给你找药去啦。”

正说着话呢,挖药的送来两包药草,说:“今天吃一剂,明天吃一剂。过后,我再送来。”

孩子等他走后,把纸包打开,只见药都捣烂了,根认不出原来的模样。他闻了闻,跟自己挖来的一个味儿。孩子就把这药放到一边,用自己挖来的煎成汤,给母亲喝了。

过了两天,母亲的病又有好转。

第三天,采药的又来送药。孩子笑着说:“真对不起!我算了半天,怎么也凑不够上回说定的钱和米数。这种药太贵,我妈吃不起。你把上回吃的两剂药钱拿去,以后不要送药来了。”

采药的一听快到手的钱要飞,急忙说:“你妈不吃我这药,病还得厉害,恐怕活不过中秋节了。”

“咳!有钱治病,无钱挨命,谁让我们没钱呢!人穷没办法,只好等船沉啊!”

挖药的无话可说,拿着两剂药的钱走了。

孩子呢,每天去圩埂挖药,回家煎汤给母亲吃。吃来吃去,母亲的病全好了,也能下地干活了。

孩子认识了这种药草,却不知它的名字。后来,为了不忘母亲得过这种药草的好处,就管它叫“益母草”了。

 

23 ┃[ 牛 膝 ]┃━━【 小故事 】

 

有位河南郎中跑到安徽来卖药行医,日子一长,人熟地熟了,也就定居在这里了。河南郎中是个光棍汉,无妻无子,孤身一人,只是收了几个徒弟。他认识一种药草,经过泡制可以强筋骨、补肝肾。郎中靠它不知治好了多少气虚血亏的痨伤病人。郎中心想,应该把这秘方传给谁呢?从大面上看,几个徒弟都不错,但是知人知面不知心,真要把这秘方传给一个心地善良的好徒弟,还得试一试。于是他就对徒弟们说:“我如今年老多病,不能再采药卖药了。你们都学会了本事,各自谋生去吧。”

大徒弟心想,师傅卖了一辈子药,准攒了不少钱,他又无儿无女,留下的钱财理应归自己。所以,他对师傅说:“我不离开师傅,师傅教我学会了本事,我该养你到老。”

别的徒弟也都这么说。

师傅一看,只好先到大徒弟家中来住。大徒弟好吃好喝地招待,使师傅十分满意。过了些日子,大徒弟趁师傅不在家,偷着把师傅的行李打开一看,原来师傅根本就没钱,只有一样多年没卖出去的药草。大徒弟好不败兴,从此对师傅再不关心了。师傅这才看透了大徒弟的心思,就离开他,搬到二徒弟家中。

二徒弟也象大徒弟一样,先是殷勤招待师傅,等发现师傅没钱时也冷下脸来。

过了些日子,师傅又去找三徒弟。三徒弟也不比两位师哥强多少。师傅最后同样住不下去了,只好背上行李卷,坐在街上哭。

这时,最小的徒弟知道了。他跑来对师傅说:“到我家去住吧。”

师傅摇摇头说:“我身上一个钱也没有,白吃你的饭行吗?”

小徒弟说:“师徒如父子,徒弟供养师傅还不该吗?”

师傅见他说得实心实意,就搬到小徒弟家中。过了不多日子,师傅突然病倒了。小徒弟整天守在床前伺候着,真象对亲生父母一样孝顺。师傅看在眼里,暗暗点头。一天,他把小徒弟叫到面前。解开贴身的小包袱,说:“这里有一种药草是个宝,用它制成药,能强筋骨、补肝肾,药到病除。我现在就传给你吧!”

不久,师傅死了。小徒弟把师傅安葬妥当。以后,他就靠师傅传下的秘方,成为一个有名的郎中。

师傅留下的药草形状很特别,茎上有棱节,很象牛的膝头。因此,小徒弟就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做“牛膝”。


24 ┃[ 白 前 ]┃━━【 小故事 】

 

有一年,华佗在河南行医。

一天,他走到一个名叫白家庄的村子,正赶上下起瓢泼大雨,华佗没法赶路就住在村里一家姓白的老板开的客店里了。这天晚上华佗刚睡到半夜,就被一阵孩子的哭声惊醒,仔细听听,那孩子还咳嗽呢。华佗猛地爬起来,叫醒客店老板,说:

“这是谁家的孩子在哭啊?”

“是住在小店后边那一家的孩子。”店老板说。

华佗说:“哎呀,这孩子病得厉害,恐怕难活到明天中午啦!”

店老板很不高兴:“你这客人怎么咒人家孩子死啊?”

华佗说:“我是医生,听出这咳嗽的声音不对了。”

店老板一听他是医生,这才掉过鼓敲另一面,慌忙打躬作揖,笑着说:“那就请你快给治治吧。那孩子闹腾好几天了,怪可怜的。”

“你领我看看去。”

店老板领着华佗转到店后边,敲开一家的门,说:

“这位是医生,给你们孩子治病来啦。”

那家人急忙请华佗进屋。华佗看了看病孩子的脸色,听听咳嗽的声音,又坐下切过脉,然后说:

“要救这孩子的命,需要一种药草。如果马上找到,及时吃下,这孩子就能转危为安。”

孩子的父亲为难地说:“得吃什么药,上哪儿去找呀?”

华佗说:“你点个灯笼照亮儿,我去找找。”

“哎呀,怎么好麻烦您呢?外边又下着大雨!”

“别多说啦,救人要紧,快走吧!”

雨越下越大,满地泥水,又滑又难走。

孩子的父亲打着灯笼在前,华佗在村子的前前后后到处寻找;可是,东找西找,哪儿也没有他想找的药草。直到最后,才在客店门前一条小河沟的土坡上,找到了。华佗把它挖回来,切下根,用水洗干净,让人煎药给孩子喝;又把那药草的叶子留下来,说:

“你们拿这个做样子,天亮后再挖一些来,让孩子多吃几剂,病就除根了。这是止咳、祛痰的良药啊!”

“好啊,您放心吧。您忙了大半夜,快请先回去睡会儿。”

人们都催促好心的华佗去歇息,就没有问这种药草的名字。第二天,病孩子的父亲备了礼物,来到客店酬谢医生。不料,老板告诉他说:

“那们医生天没亮就走了。”

“哎呀,我还没好好地谢过他呢!也没问人家的姓名。”

“你知道他是谁?”

“谁?”

“华佗。”

“哎呀,怪不得医道那么高、心眼那么好,敢情是活神仙啊。”

病孩子的父亲按照华佗留下的叶子,又挖了些药草回来煎给孩子喝,不久,孩子的病全好了。白家庄的人,从此也都认得那味止咳的药草了;不过,就是不知道它的名字。后来,大家一想:这种药草第一次是在白老板门挖到的,就给它起了个名,叫“白前”。

 

 

25 ┃[ 贝 母 ]┃━━【 小故事 】

 

有一个得了“肺痨病”的孕妇,因为身体虚弱,孩子刚生下来就晕过去了。当她苏醒时孩子已经死了。连生两胎,都是这样。公婆和丈夫十分烦恼。

有一天,算命的瞎子从门前经过。婆婆叫瞎先生来给媳妇算算命,排一排八字。瞎子问算何事?婆婆就把媳妇连生三胎死孩的事说了。瞎子把生辰八字排了一下说:“你媳妇属虎,戌时出生,出洞虎非常凶恶;头胎儿属羊、二胎儿属狗、三胎儿属猪。猪、狗、羊都是虎嘴里的食,被他妈妈吃掉了。”婆婆不信,说:“虎毒不吃儿,她怎么会吃亲生儿呢?”瞎子说:“这是命中注定,无法挽救。”婆婆问道:“有办法保住下一胎孩子吗?”瞎子屈指又掐了一下说:“办法倒有,就怕你们嫌麻烦!”婆婆说:“不瞒先生说,我家三房就守着一个儿子,三家香火一炉烧。只要生个活孩子,让我们干什么都行。先生,你说吧。”瞎子说:“再生下胎儿时,瞒住孩子妈,抱着孩子向东跑,跑出一百里到东海边,那里有一个海岛,爬上海岛就万事大吉了。虎怕海水,下不得海,上不了岛,吃不了孩儿,孩子就能保住性命了。”

老婆婆把瞎子说的话告诉老头和儿子,他们心中都有了数。

没到一年,媳妇又生孩子了。同以前一样,孩子刚生下,母亲就晕过去了。丈夫也顾不得照料妻子,抱起孩子就往东跑。可跑出十多里地孩子便死去了。一家人非常伤心:“怎样才能把孩子养活呢?”

这天,瞎子又来算命。婆婆把孩子死去的情况告诉他。瞎子说:“跑慢啦,得跑得比虎快,使虎追不上孩子,孩子才能保住!”

又过了一年,媳妇又要生孩子。丈夫准备了一匹快马,喂饱饮足。孩子刚落地,他就用红被单包好,跳上马重打三鞭,快马如流星一般往东跑去。跑了一百里地,到了东海边,他又跳上一只快船,划到海岛住了下来。

孩子的母亲晕过去一个多时辰才苏醒过来。不见孩子,急得直哭。

五天过后,丈夫从海岛上回来说:“爬上海岛只三天,孩子又死了。”一家人伤心极了。老夫妻俩和儿子商量,要把媳妇休掉,再娶一个能养活孩子的。媳妇闻听,伤心地哭起来。

这时,有个医生从门口经过,他走进屋问道:“你们有什么为难的事啊?”

媳妇就把经过情况告诉了医生。

医生看她面色灰沉铁青,断定她有病,就说:“我自有办法,叫你生个活孩子。”

公婆和丈夫都不相信。

医生说:“瞎子算命是瞎说,信他干什么?你媳妇不是命硬,是有病。肺脏有邪,气力不足,加上生产使力过猛,生下胎儿不能长寿。肝脏缺血,供血不足,使产妇晕倒。我教你们认识一种草药,让她连续吃三个月,一年后保她能生下来个活孩子。”

在医生的劝说下,公婆把媳妇收留下来,讲定如果再生死孩子,便休她。

从此丈夫每天按医生教的上山挖药,煎汤给媳妇喝。喝了三个月,媳妇果然怀孕,十月临盆,生下一个大胖小子。大人没有发晕,小孩平安无事,一家人高兴得简直闭不上嘴。孩子过了一百天,他们买了许多礼物,敲锣打鼓,到医生家道谢。

医生高兴地问道:

 我的草药灵不灵?”

 灵,真灵!”丈夫问医生:“这种草药叫什么名字?”

“它是野草,没有名字。”

“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吧!”

“好!”医生想了想,问道:“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

“我的孩子名叫‘宝贝’,母亲又安全,就起名叫‘贝母’吧!”

“好一个响亮的名字!对,就叫它‘贝母’。”

“贝母”的名字就这样留传下来了。

 

26 ┃[ 瓜 蒌 ]┃━━【 小故事 】

 

江南有一座高山,山上有许多山洞,被云雾和密林遮掩着。人们传说,这山中有仙人居住。

有个椎夫常常进山砍柴。一天中午,他砍了满满一担柴,感到又渴又累,就寻着泉水的响声,来到一个山洞的外边。这里长着几棵又高又粗的老树,一股山泉从洞口流过。樵夫放下柴担,手捧泉水喝足了,又走进山洞。山洞很大,可往里走了几步就到头了。樵夫只好出来,在树荫下找到一块石板,躺在上面休息。正当他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忽听有人讲话。他歪头一看,对面树底下坐着两个老头儿,一个长着白胡子,一个长着黑胡子。樵夫心想,这深山里哪来的人呀?大概是神仙吧?他就一动不动,听着两个仙人聊天。

黑胡子老头说:“今年咱们洞里结了好大的一对金瓜呀!”

白胡子老头说:“小声点儿,那边躺着一个砍柴的,让他听见就会把那宝贝偷走。”

黑胡子老头说:“怕什么?他听见也进不了山洞!除非七月七午时三刻,站在这儿念一句:‘天门开,地门开,摘金瓜的主人要进来!’”

白胡子老头说:“少说几句,咱们还是下棋吧。”

樵夫听到这儿心里一喜,没留神滚到地上,这才睁开双眼。呀,哪有什么神仙?原来是个梦。他扫兴地挑着柴担回了家。不过,他还牢牢记着那几句话。

樵夫总想试试梦中听来的话灵不灵。七月七这天,樵夫又来到山洞。他等到午时三刻,便走进洞口,嘴里念道:

“天门开,地门开,摘金瓜的主人要进来!”

只听嘎地一声,真有一扇石门在面前打开。原先的山洞中又出现了一个金光闪闪的山洞。

樵夫走进去,看见里面长着一架碧绿的青藤,上边结着一对金瓜。他十分高兴,用柴刀把金瓜砍下来,捧在手中,一口气跑回家。谁知,到家仔细一看,哪是金瓜呀,不过是两个普普通通的瓜。樵夫以为上了当,就把它们扔到了一边。

过了些日子,樵夫上山砍柴,又来到那个山洞外边。他又躺在石板上歇息。刚闭上眼,那两个长胡子的神仙又到大树底下来啦。

白胡子神仙埋怨道:“都怪你多嘴,洞里的金瓜被人偷走啦。”

黑胡子老头说:“怕什么,他偷去也没用,又不是真金的瓜。”

“怎么没用?那可是名贵的药材呀,比金子还贵重呢。”

“嗨,那非得把它晒得皮色橙红,才有润肺、清热的作用呢。”

樵夫又从梦中醒来,他急忙回家找到那两个瓜。可是,瓜全烂了,樵夫掏出瓜籽,等到第二年春天就把它们全都种在院子里。几年后,结了一大片金瓜。樵夫就用这种瓜给人治病。那些长年咳嗽痰喘的病人,吃了这种瓜,果然一个个的都好了。人们无不称奇,并纷纷议论着该给这种瓜起个什么名才好。樵夫想到这种瓜的藤茎需要披架,在高处结瓜,所以就给它取了个名叫“瓜楼”。后来人们又把它写成“瓜蒌”或“括楼”了。

 

27 ┃[ 洋 金 花 ]┃━━【 小故事 】

 

醉仙桃就是中药“蔓陀罗”(又名“洋金花”)的种子。至于为什么叫醉仙桃?其中倒有一段很有趣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皇帝。这天,皇帝坐在金殿上点状元。那位状元是个非常漂亮的少年。皇帝一见就很喜爱,非要把公主下嫁给他不可。那年月,谁敢不遵圣旨啊?状元虽说心里不乐意,却不得不与公主成亲。不过,结婚后一连好几天,他都躲着公主,每天夜里也总是穿着衣服睡觉。公主十分奇怪,就跑到她妈——皇后娘娘面前诉起委屈来。娘娘急忙奏明皇帝,皇帝就招来左右内侍,问道: “你们知道驸马为什么不高兴吗?”

那些内侍,一个个目瞪口呆。他们怎么知道呢?在皇帝面前又不敢胡猜。

皇帝发怒了:“你们谁有办法让驸马脱衣睡觉?”

内侍们更不敢吭声了。这时,有一个老内侍跪奏道:

“小人有个办法,能让驸马自己脱衣睡觉。”

 “快说怎么办?”

“请万岁在宫中为驸马设宴,准许小人在旁相陪就行了。”

“好吧。”

这天晚上,皇宫摆宴,请驸马吃酒。老内侍悄悄在酒中放进了“曼陀罗”种子的细末儿。驸马哪里知道,一连吃了好几杯。

夜深了,宫宴也散了。驸马还宫以后,药力发作了。他在知觉不清的状态中,脱下了衣服睡觉。公主这才发现,原来驸马是个女人,她生怕露出原形,所以不肯脱衣。

天亮时,药力消散,驸马惊醒。她知道秘密暴露了,就跪在公主面前,述说了自己的身世。

原来,她是一位很有才学的女子。她的丈夫正在害病,眼看考期近了,十分着急。她就顶着丈夫的名字代替丈夫进京赶考。谁知,一下子竟考中状元,皇帝还要招做驸马……就这么闹了一场笑话。

公主奏明皇帝,这段姻缘只得散了。

后来,皇帝问内侍:

“你是用的什么妙药啊?”

内侍不敢明说。因为当时的人仅仅知道曼陀罗有毒,只可外用治风湿、脚气等病;唯有老内侍知道它还是一味麻醉药——如果说了实话,皇帝就会怀疑内侍有毒害驸马之心。所以,他是这样回答的:

“我在酒里加了一味药。这药叫‘醉仙桃’。”

“醉仙桃”是个很美的名字,皇帝便没再追究下去。这味药的名字却从此相传下来了。


【重镇安神药】

 

28 ┃[ 朱 砂 ]┃━━【 小故事 】

 

早先,人们迷信。许多人有了病不求医,常去找方士。有一种癫狂病,当时的医生都没法治;可这病遇到方士,却治一个好一个。因此,人们更是“信巫不信医”了。

有个秀才懂几分医术,他暗自琢磨:“方士只会画符念咒、装神弄鬼,怎么会真能治病呢?这里准有名堂。”

于是,他跟妻子商量了一个办法,想探出方士的秘密。

这天,秀才媳妇去找方士,说他丈夫得了癫狂病。

方士急忙来到秀才家,只见秀才披头散发、满脸泥污,躺在地上正说疯话呢:“呔,我是玉皇大帝的女婿,老丈人让我统带天兵天次下凡,扫荡妖魔鬼怪……”

方士一看,秀才果然疯了。他就点火把、洒松香,竖起桃木棒准备驱“鬼”。文士先端一碗净水放在桌上,又拿起一张画好的符,嘴里念念有词:“天灵灵,地灵灵,一天三朝过往神。过往神,有神灵,鬼使神差下凡去。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为你驱鬼来治病。只要喝下这符水,妖逃鬼散病除根。”

说着,方士就要点火烧符。秀才早有准备,嗖地跳起来,一把抢过符纸,抬腿一脚把方士踢出门外,嘴里骂道:

“我是玉皇大帝的女婿,哪里来的妖道胆敢如此无礼?滚,你个老东西!”

方士被踢倒在地,刚爬起来,门已关紧。他叫了半天,没人理,只好自认倒霉回家去了。

屋里,秀才先把碗水喝了一口,什么味儿也没有,确实是碗净水;再看看符纸,也没什么稀奇的。秀才反复琢磨:“这都不治病啊。”最后,他盯住画符用的朱砂了:“莫非这能治病?”

第二天,他把一个得癫狂病的人找到自己家,用一点朱砂放在水里给他喝。那人喝了以后,病果然慢慢好了。

从此,秀才知道方士“驱鬼”治癫狂病,只不过因为符上的朱砂有药性。这样,朱砂便成了一味中药。


29 ┃[ 毒蛇·蜈蚣·蝎子 ]┃━━【 小故事 】

 

从前有个货郎,每天赶集串乡,要跑许多路。

这一天,他又起得挺早,一看老婆睡得正香,就自己动手烧饭。货郎把饭烧好,天还没亮。他又走到门前井台,把老婆头天晚上洗好的苋菜拿进屋,做了一碗菜汤。

货郎连汤带饭的吃个饱,就挑起货担出门了。他走呀,走呀,一口气走了十多里地。这时,他突然感到肚子里面象火烧一般,口也渴得十分难受。可是,这一年逢旱,沟塘干得见底儿,哪也没水。货郎好不容易走到一座村庄,把担子放下,推开第一家的院门。院子里,只有一个小孩在玩儿。

货郎问:“你家大人呢?”

孩子说:“到涧湾挑水去啦。”

“涧湾在哪儿?”

“远极啦。”

“你家缸里有水么?给我点喝。”

“没有。”

货郎渴得喉干口燥,肚子里又烧得难忍难熬。他就说了句:“让我找找看,哪怕有一口水润润嗓子也好啊!”说完走进那家屋子,东找西找,只见缸里、锅里、盆里、碗里都没有一滴水。最后,货郎看见灶后的碗橱顶上有一把落满尘土的破茶壶。他急忙拿下来打开盖子,壶里还真有半壶陈茶。货郎不管三七二十一,对着壶嘴儿就喝。乘茶灌进肚子,觉得舒服多了。他谢过孩子,又挑上担子赶集去了。

再说货郎的老婆,天亮时爬起来吃饭,发现锅里剩着一点苋菜汤,汤里有一要死毒蛇。她吓得大叫一声:“哎呀,我的妈!”心想,这准是毒蛇钻进了那捆苋菜,孩子他爸没看见,就一块儿做进了汤里。他一定中毒了,说不定还会闹出人命呢!

货郎的老婆顾不上吃饭,沿着赶集的路一直追下来。她一路上没有发现丈夫的尸体,一直跑到集市,才寻见丈夫。奇怪的是她丈夫竟象没事一样还在卖货呢。货郎看见老婆,就问:“你怎么来啦?”

老婆松了一口气,反问道:“哎唷,你还活着?”

“怎么啦?”

“还问我?你早晨吃什以来的?”

“苋菜汤啊。”

“汤里有毒蛇!”

“啊!”货郎一惊:“怪不得刚才肚子里烧得那么厉害呢。”

“快找医生看看吧。”

“不用,这会儿没事啦。”

“没事?莫非你吃了解毒药?”

“没吃呀。”

“那怎么又不烧啦?”

我找了半壶剩茶喝。”

嘿,多半那茶里有什么东西,能解蛇毒。”

嗯,等会儿我们看看去。”

散集以后,货郎两口子走到早晨喝茶的那家门外,他们敲开门,出来一个男人。货郎说:“大哥,早晨我从这儿路过,喝了你半壶凉茶。真谢谢啦!”

“哎呀,这都是小孩子不懂事!那茶放在橱顶多半年了,不能喝!”

货郎说:“我喝完倒觉得挺舒服。”

“是吗?”

“您让我看看,那是一壶什么茶?”

主人把茶壶捧出来,找开盖儿一看,里头有一只蝎子和一条死蜈蚣。主人吃惊地说:“看看,这都是有毒的东西,你快去看医生吧!”

货郎心里一动,说:“这就对啦!早晨喝了有蛇毒的汤,所以火烧心;后来又喝进有蝎毒、蜈蚣毒的茶,就没事了。这一定是毒能解毒呀!”

这是一段故事,不一定真有其事。不过,以毒攻毒是有道理的。后来,医生们从毒蛇的毒液中提取药素,可以治疗蛇伤和其它许多中毒的病症。人们还发现,蝎毒有熄风、镇痉、止痛的功能;蜈蚣毒可以治疗惊风、偏头疼、恶疮、蛇咬等症。


30 ┃[ 人 参 ]┃━━【 小故事 】

 

从前,有兄弟俩要上山打猎。

老年人劝他们说:“现在已是深秋,马上就入冬了,山里的气候,说变就变。要是让暴风雪把山封住,你们就出不了山啦!”

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哥儿俩根本听不进老人的话,他们带上弓箭、皮衣和干粮,上山去了。

一连几天,他们打了话多野兽。有一天下午,天气突然变坏了,狂风大作,雪片纷飞。这雪一直下了两天两夜,把山路全覆盖了,兄弟二人果然没法出山。

他俩只好找了个树木茂密的山窝躲避,想等风雪过去再说。

山窝里长着几棵数十丈高的大树,树干非常粗。其中有一棵已经老死,树心枯烂成灰。兄弟俩把树心掏空,掏成一个很大的树洞。他们在里边架起一堆柴火,一边烧烤獐狍鹿兔,一边烤火取暖,——就这样有了个住处。从此,天晴时两人就出去打猎。为了节省吃食,他们又在四周挖些草根当粮食。他们发现一种手指粗的藤秸,挖出来一看,根子有胳膊粗。这东西形状象人——根须伸展着,象人的胳膊和腿,放进嘴里一尝,甜津津的。哥哥说:“甜的是益草。”两人就挖了很多,堆满半个树洞。吃了这种东西,他们感到浑身更有力气了。可是,有一回吃多了些,鼻子直冒血。从此,他们不敢多吃,每天只吃一点儿。

白天打猎,夜宿树洞——兄弟俩就这样在山里待了一冬天。直到第二年开春,风停雪化,两个人才满载着猎物下山回家。

村里的人以为这哥儿俩冻不死也得饿死了呢,一见他们又白又胖地回来了,都奇怪地问:“你们还活着?”

“这不是好好的吗?”

“你们在山里吃了什么好东西,长得这么结实?”

弟兄俩拿出好象长着胳膊和腿似的草根,给大家看。大伙从来没见过这东西,都说:“哎呀,看它长得多象人,这是人……是人……人呀!”

后来,传来传去,就把这种东西叫成了“人参”。

这就是“人参”得名的来历。

 

31 ┃[ 山 药 ]┃━━【 小故事 】

 

时候,列国混战。有个强国把一个弱国打败了,弱国只剩下几千人马,逃进一座大山。强国的军队把山包围,想把对方困死。弱国的人马被困在山里,外面无人供粮,里边又不能派人出来筹粮——强国以为,他们迟早会出山投降的。谁想这样过了一年,山里连一点动静也没有。强国的官兵都认为山里的人马准饿死了。

忽然在一天夜里,从山中杀出一支人强马壮的队伍,直向强国的大营冲来。

强国一年没有打仗,又以为弱国的人马早已死光,所以人来不及披甲,马来不及备鞍,被杀了一个措手不及。弱国反败为胜,把失去的土地又夺了回来。

强国失败后很是奇怪,便四处探听弱国军队在山里是拿什么当粮食的。后来得知:原来山中到处长着一种夏天开白花的东西,它的根茎很粗。弱国的士兵饿急了,就挖这种根茎吃,一吃味儿挺甜。从此,人吃根茎,马吃藤叶——几千人马靠这东西生活了一年。弱国的士兵还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山遇”。意思是说,正发愁缺粮的时候,碰巧在山里遇上了它。

后来人们发现,这种“山遇”不但能象粮食一样滋状人,还健脾胃,补肺肾,主治脾虚、泄泻等症。

以后,人们用它做药,就把“山遇”改成“山药”了。

 

 

32 ┃[ 甘 草 ]┃━━【 小故事 】

 

有个乡村老医生,被外村请去治病,好几天没回家。这期间,许多人得了病,个个急着求医。

医生的老婆也挺着急,她想:平日老头子给人治病,不就是用几样“草”么?家里有种烧火用的干草,放进嘴里一嚼,有些甜味,就拿它当药吧,反正也吃不坏人。再说,病人心一宽,说不定还能减轻病痛呢。于是,医生的老婆把有甜味的干草切好,用纸包成包,谁来找医生,就给一包,说:“这是我老头子临走时留下的,他说能治百病。拿回去煎汤吧!”

病人非常感激,非要给钱。医生的老婆说:“你们先拿回去吃,账以后再算”

就这样,许多病人吃了这种当柴烧的干草,渐渐地,病真好了。

过了几天,老医生回了家,好多人跑来送药钱。老医生莫名其妙:“什么药钱,我没给你们用药啊!”

人们纷纷说:“是您留在家的药,师娘给大家治好了病。”

老医生更糊涂了,他把老婆喊出来问:“你哪儿会治病呵?给人家吃了什么药?”

医生老婆让他先收下钱,等大伙走散,才一五一十地把干草当药的事说了。老医生大吃一惊:“就算这种草能治病,人们得的病也不一样,难道它全能治?”

第二天,老医生把凡是吃过这种草的人全都找了来,一一问明病情。其中有脾胃虚弱的,有咳嗽痰多的,有咽痛,有痈疽毒肿的,还有小儿胎毒……再一检查,这些人的病全好了。

 

 

【 补 阳 药 】

33 ┃[ 当 归 ]┃━━【 小故事 】

 

有一座草木茂盛的山,山里虽说长着许多贵重药材,却很少有人进山挖药,因为山里盘踞着很多毒蛇猛兽。

山外有个村庄。一天,村里的青年们凑在一起闲谈。有个小伙子说:“我的胆量最大。”

别人不信,激他说:“你胆大?敢进山采药吗?”

“那怎么不敢?等我采来药,治治你们的‘胆小病’!”

“得啦,你要是让毒蛇猛兽咬死,我们还得给你找‘还魂药’去呢!”

那青年很不服气,发誓一定上山采药。可是,回家一说,他妈妈很不赞成:

“我就养你这么一个儿子,你要有个三长两短,咱家不就绝了后吗?”

儿子说:“我已经发过誓,如果不去,在村子里就抬不起头来了。”

母亲想了想说:“要去就去吧!不过,你已经定了亲,先把媳妇娶进门,一旦你有个好歹,我们也算个人家。”

就这样,儿子暂时没进山,先把定好亲的一位姑娘娶了来,婚后,小夫妻感情很好。年轻人不忍心抛下新婚的媳妇,所以,一直也没提起进山的事。

一晃过了几个月。有天,村里的青年又凑在一起,大伙数落开了那个新婚的小伙子:

“这回服气了吧,吹牛大王!”

“谁吹牛?”小伙子变了脸。

“你啊!”

“胡说!”

“得啦,我们大伙看得清,你就会恋媳妇。”

年轻人都爱面子,这种话谁受得住?小伙子回家就对媳妇说:“你帮我准备一下,我明天上山采药去。”

“我不让你去……”媳妇一头扑进他的怀,呜呜地哭起来。

“我得有个男子汉的样儿,不能让人家戳脊梁骨,骂我恋媳妇。”

 那,丢下我一个,可怎么办呀?”

  “这样吧,我跟妈说好,你等我三年。三年不回来,你就改嫁走吧!”

  第二天,那青年辞别了母亲、妻子,上山去了。婆媳二人,在家生活。一年过去了,青看没回来;两年过去了,还是没有音信。媳妇等啊,盼啊,整天哭哭啼啼。由于忧虑悲伤、血虚气亏,得了严重的妇女病。眼看第三年又过去了,婆婆很不忍心,对媳妇说:“你已经等了他三年,看样子他回不来了。你别耽误了自己,嫁人去吧。”

  起初,媳妇不肯,后来婆婆再三劝说,又以为丈夫已经不在人世,就回到嫁家另嫁了他人。

  可是没过几天,采药的青年忽然回来了。整个村子都轰动起来。大伙见他采回许多药草,都称赞他胆大、有本事。青年进家不见媳妇,忙问媳妇哪去了。他母亲说:“你有言在先!她等了整整三年,你连个音信也没有。如今,她又嫁人了。”

  儿子万分后悔,恨自己为什么不早点回来。他心里忘不了媳妇,就托村里的人传过话去,要求再见一面。

  媳妇闻听原来的丈夫还活,哭得死去活来。人们劝她说:“生米已经煮成熟饭了,后悔也没用。你见他一面吧,这也算有情有义。”

  后来,两个人见了面。媳妇哭成个泪人,对青年诉苦说:“这三年让我等得好苦啊!我天天望你回,日日盼你归,三年当归你不归,片纸只字也未回,如今我已错嫁人,心如九剜恨又悔!”

  青年长叹了口气说:“别难过了,这不怪你。我这趟进山,挖了很多贵重药材,其中有一些是很少见的东西。我本想多挖一些,回来卖掉,给你做几身衣裳。嗐,现在我可给谁去呢?你把这些药材拿去卖钱吧!盼望胸今后的日子过得美满。”

  青年说完,转身就走了。

  媳妇本来就有病,怎么受得住这个?她一下子瘫软在地。过了会儿,她看见青年留下的药材,心想,活着也没意思,胡乱吃些药,中毒一死得啦!于是,她抓了几棵不认识的药草根子,一口一口地吃了。谁知她不光没中毒,过了些日子,脸上渐渐有了血,妇女病竟好了。

  有人问她:“你的病怎么好啦?”

  她把青年采回的药草拿给人看,说:“就是吃了这个好的。”

人们记住了这种专治妇女病的药草。以后,还有人栽种这种药,并给它取名叫“当归”。这是为了记住“丈夫当归而不归,闹得老婆改嫁人”的故事。


【 补 阳 药 】

 

34 ┃[ 菟丝子 ]┃━━【 小故事 】

 

 当年一家财主很喜欢养兔子,什么白玉兔、黑毛兔、灰毛兔……他都有。这个财主,还专门雇了一名长工给他养兔子,并规定,死一只兔子扣掉四分之一的工钱。

  有一天,长工失手一棍,把一只白玉兔的腰脊打伤,白玉兔躺在地上跑不动了。长工生怕财主扣工钱,就偷偷把那只兔子藏在了黄豆地里。可财主还是发现少了一只兔子,非逼长工赔不可。长工没办法,只好来到黄豆地,想把受伤的兔子抱回去。

  这时,他看见那只白玉兔正在黄豆地里东钻西跑地寻找着什么啃吃着。长工很奇怪,明明把它的腰打伤了,怎么还没死呢?长工急忙去捉,那只兔子又蹦又跳,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捉住。长工仔细一看,兔子一点儿也不象受过伤的样子。长工越想越奇怪。

  后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长工故意打伤一只灰毛兔扔进黄豆地。过了几天,他看见灰毛兔的伤也好了。

  长工回家把这件怪事告诉了爹。他爹曾经被财主打伤了后腰,已经在床了躺了好几年了,一听这事,忙对儿子说:

  “你再去试试,看兔子吃了啥东西,说不得定是‘接骨丹’呢。”

  长工按照爹的吩咐,又打伤一只兔子,放在黄豆地。这回,他自己站在一边看着。只见那只受伤的兔子,无法爬起来走动,喧哗高处的黄豆叶子也够不着,只好伸着脖子啃那些缠绕在豆秸上的一种野生黄丝藤的种子。一天两天,三天四天,兔子的腰伤就这么养好了。长工便采了一些黄丝藤和它的种子,回家交给爹。

  老头看了看,说:“这是黄豆地里的一种杂草。这种草缠来缠去,会把大片大片的黄豆缠死,难道会是什么‘仙草’不成?既然能治兔子的腰伤,没准儿也能治人的。你快去多采些回来,给我煎汤吃吃看。”

  儿子从黄豆地采了很多黄丝藤的种子,他爹喝了这种自制的汤药,没几天就从床上坐起来;又过几天,可以下地走动了;两个月后,老头儿竟能干农活儿了。这样,爷儿俩断定这种黄丝藤的种子可治腰伤、腰疼。

  长工干脆不给财主养兔子了,他专门采药、制药,当上了专治腰病的医生。有腰损腰伤的人,纷纷上门求医。后来,人们问起这种药草叫什么名字?他想这种草首先治好的是兔子,就“兔丝子”吧。

“兔丝子”就这样得名。后来,有人在“兔”字上加了草头,写成了“菟”字。

 

35 ┃[ 续 断 ]┃━━【 小故事 】

  

从前,有个江湖郎中,成年走山串乡,挖药、卖药,给人治病。

  有一天,郎中来到一座山村,碰巧,村里有个青年死了,家里人正抱着他嚎啕大哭,郎中走过去一看,表年的面色不象死人,伸手按住他的手腕,发现还有一丝脉息,便对一位哭啼的老人说:

  “他是你的什么人?”

  “是我儿子。”

  “怎么死的?”

  “发高烧突然就死了。”

  “气绝多久啦?”

  “有一个时辰吧。”

  “别哭了,他还有救!”

  “啊?那快请你救救他吧。我就这么一个儿子呀!”

  郎中把药葫芦打开,倒出两粒药丹,又让人撬开青年的牙关,用水藻下去。过了一会儿,青年忽然喘息起来。郎中说:

  “叫他躺两天就好了。”

  老人噗腾跪下,给郎中磕了三个头,说:“你真是活神仙!这起死回生的是什么药啊?”

  “这叫还魂丹。”

  这件事一下子就传遍了全村。大伙儿把郎中留在村里,都纷纷求他给家里的病人看病。

  这村有个山霸,开了一座生药铺。他听说走乡郎中有还魂丹,就红了眼。一天,山霸摆了洒席,请郎中吃酒。郎中来到山霸家中,问道:

  “老板找我有事吗?”

  “请坐,先吃酒。”

  “这不明不白的酒,叫我怎么吃啊?”

  山霸只好明说:“你不是会制还魂丹吗?咱们合伙开药铺吧。”

  “这……”

  “我保你发财。”

  “不不,这丹是祖传下来救人用的,不求赚钱。”

  “那你把炼丹的方法传给我,你想要什么我都答应。”

  郎中只是摇头。

  山霸顿时变了脸,把桌子一拍:

  “敬酒不吃吃罚酒!哼,今日不献出丹方,我就打断你的两条腿!”

  郎中冷笑道:“不管你怎么办,我的丹只给病人吃。”

  山霸一挥手,几个狗腿子就把郎中架到院子里,一阵乱棒,打得郎中死去活来,浑身是血,扔出了门外。

  郎中忍着疼爬到山上,挖了些药草吃下。

  一个月后,郎中又走乡卖药了。山霸心想:莫非没把他的腿打断?便把打叫来,吩咐这回一定要打断郎中的双腿。郎中又被抓了去。打手们这次打得更凶更狠,直到把郎中的腿打得断成几截,才把他扔到山沟里准备喂狼。

  这次,郎中爬也爬不动了,只好在山沟里躺着。

  有个砍柴的小伙子发现山沟里有人,急忙走过去一看,认出是好心的郎中,便问:

  “你这是怎么啦?”

  郎中话也说不出来了,他打着手势,让小伙子背着他走上山坡,又用手指了指一种叶子象羽毛、开着紫花的野草,意思是叫小伙子给他挖来。小伙子明白了,当时就挖了许多这种草,又把郎中背回家,把药草煎给郎中吃。两个月过去,郎中的伤又好了。他对小伙子说:

  “我在这儿不能再住下去了,这接骨治伤的药草就借你的嘴传给乡亲们吧。”

  两人正说着话,山霸和他的打手们又来了。山霸一看郎中还活着,便下了毒手,指使打手们杀死了郎中。

郎中死后,砍柴的小伙子就按照郎中的嘱托,把接骨的药草传给了乡亲们,并给它取了个名字叫“续断”,也就是骨头断了能再续接上的意思。不过,郎中的还魂丹却从此失传了。


【 补 阴 药 】

 

36 ┃[ 百 合 ]┃━━【 小故事 】

  

    东海上有一伙海盗,经常到海边打劫渔民。

  这天,海盗船又跑上岸来抢了一个渔村。他们把财物粮食搬上贼船,又把妇女和儿童劫走,然后驶向大海中的一座孤岛。

  一天,海盗船又驶离海岛,到别的地方抢劫去了,他们知道这些妇女和孩子没有办法逃出孤岛,所以连看守的人也没留下一个。第二天,狂风大作,雨如瓢泼,恶浪有几丈高。被抢来的妇女跑到海边,纷纷祈求龙王,盼望风暴把贼船掀翻。说也巧,那伙强盗真没躲过去,全掉进大海喂了鱼。几天过去,不见海盗的影,妇女和孩子十分高兴。可是,又过了些日子,等他们把贼窝里的粮食吃光后,又犯起愁来。四周是望不见边的大海,到哪儿找吃的去呢?岛上抢来的金银财宝虽说很多,可不能当饭吃呀。人们饿得头晕眼花,就在岛上到处找吃食,什么鸟蛋啦、野果啦、被潮水冲上岸的死鱼啦,能进嘴的就吃。有个妇女还挖来一些根子圆圆的象大蒜头一样的野草根子,煮熟一尝,挺香,还有甜味儿,大伙儿就都纷纷挖起这种野草根子来了。一连吃了好几天,她们发现这种东西不但象为饭一样解饿,就连原先几个身体瘦弱、痨伤咳血的病人,吃了这种东西也都恢复健康了。

  第二年,有一条采药船偶然来到孤岛。岛上的人欢天喜地,殷勤接待采药人。采药人问明了这些妇女和孩子遇难的经过以后很是奇怪,又问:

  “这荒岛上根本不长粮食,你们怎么会吃得这样又白又胖啊?”

  妇女们就把挖来的“大蒜头”拿给采药人看。采药人掐了一点尝尝,很甜,猜想它可能具有药性。

  后来,采药人想办法找来大船把妇女和儿童接回陆地;并且,带回许多“大蒜头”。经过栽种、试验,果然发现这东西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作用,就把它当药用了。可是,这药还没名字啊?采药人掐指一算,在岛上遇难的妇女和孩子,合起来一共百人,就把它叫做“百合”了。

 

37 ┃[ 黄 精 ]┃━━【 小故事 】

  

    一次,华佗进山采药,看见两个壮汉正在追赶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那姑娘的腿脚很灵活,眨眼就没影儿了;后边的两个壮汉却累得气喘吁吁,追了半天也赶不上。华佗很奇怪,就问那两个壮汉:

  “你们追的是什么人啦?”

  两个壮汉答道:“她是我们老爷的丫头。因为三年前不顺从主人,被关进了草房。后来,她跑了出来,但谁也不知她跑到哪儿去了。直到前几天,才有人看见她在这一带山中,主人就派我们哥儿俩来逮她。可这丫头仿佛变了样儿,跑得飞快,我们怎么追也捉她不住!”

  华佗暗想:一个细弱的大姑娘在深山老林中生活了三年,非但没饿死,反而身体这么结实,恐怕是吃了什么灵丹妙药!应该找她问问。

  从此,华佗进山采药时便处处留心寻找那个大姑娘。但是,那姑娘给予不同生人接近,一见华佗就跑。华佗观察了许多日子,终于发觉那位姑娘经常到北山嘴的石崖旁边去。他就准备了一些吃食,放在那里。第二天,吃食不见了。华佗猜想:可能被那姑娘吃了。他又放了一些吃食在原处,然后躲在石崖背后,悄悄地等着。过了一会儿,那位姑娘果然出现了。她一看附近没人,抓起食物就吃。华佗趁那姑娘不提防,猛冲上去,一把抓住她。那姑娘急忙挣扎,又踢又咬,还用长长的指甲乱抓。华佗的身上受了好几处伤,但他仍不松手,只是连声向那姑娘解释说:

  “好闺女,你别怕。我是个医生,不会害你。我有话要问你啊!”

  那姑娘仔细一看,面前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头,就不再挣扎了。

  华佗又说:“我知道你是从财主家逃出来的,被捉回去就没命了!可你终年在荒山野林受苦也不是事儿。你看我年过半百了,就做我个干女儿好不好?”

  那姑娘想了想,就跪在地上,喊了一声:“爹。”

  华佗把那姑娘带回家中,当亲生女儿一样看待。过了些日子,他才问那姑娘:

  “你在山里吃什么来的?”

  “什么都吃。”

  “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吗?”

  “有。”

  “什么呀?”

  “黄鸡。”

  “哦?”

  “那不是有翅膀的鸡!”

  “是什么?”

  “是一种野草的根,样子象鸡似的。”

  “你领我看看去。”

  “好吧。”

  那姑娘领着华佗上了山,她指着一种开白绿色花儿的野草,说:

  “就是这东西。”

  华佗马上挖出这种草根。只见那草根肥大色黄,上边还有鳞斑,真象小黄鸡一样。

  华佗把“黄鸡”挖回来,试着给病人吃过,发现它果然是一味养身补气的好药,并且还有润肺、生津的作用。

后来,大概人们觉得“黄鸡”不太象药名,就改叫“黄精”了。

 

38 ┃[ 女贞子 ]┃━━【 小故事 】

 

  从前有个善良的姑娘叫贞子,后来嫁给一个老实的农夫,两人十分恩爱。

  那时候经常打仗,贞子的丈夫有一次被抓了兵。新婚的夫妻哪里舍得分开,临别的时候贞子哭得死去活来。她对丈夫说:“你可一定要保重,我等你回来!”

  丈夫说:“你放心吧,我一定回来!”

  可是,丈夫一走就没有音信。贞子一个人万分凄凉,一直熬了三年。

  一天,同村有个当兵的捎信回来说,听人讲,贞子的丈夫已经死了。

  贞子闻听,当时就昏死过去了。邻人把她抢救过来后,她一连十几天不吃不喝,只是哭。可怜她本来就很虚弱的身子,如今只剩下一丝儿游气了。

  隔壁有个二姐,很心疼贞子,常来看顾她。一天,贞子睁开眼睛拉着隔壁二姐的手哭道:“好姐姐,眼看我就不行了!我没父没母,没儿没女,你能答应我一件事吗?”

  隔壁二姐说:“好妹妹,什么事?你说吧!”

  贞子说:“我死后,你就在我坟前栽一棵冬青树。万一他回来找我,这棵树能表明我的心意!”

  隔壁二姐含着泪,点头答应了。

  不久,贞子就死了。隔壁二姐大哭一场,在贞子的坟前栽了一棵冬青。几年过去,冬青树枝繁叶茂。

  一天,贞子的丈夫突然回了家。隔壁二姐把贞子生前的情形讲了一遍,并把他带到了贞子的坟前。当贞子的丈夫走近冬青树时,仿佛看见妻子向他表示:“我对你的心意,就象这冬青树一样永远不变。”他再也忍不住了,一头扑在坟上,直哭了三天三夜,泪水洒湿了冬青树。丈夫因为伤心过度,从此竟得了阴虚内热、头晕目眩的病。

  说来奇怪,贞子坟前的冬青树被泪水淋过后,忽然开花了,不久还结出了许多豆粒大的果子。

  村里的人都很奇怪:冬青树从不开花结果啊,这是怎么回事呢?大家传来传去,有人说:冬青树准是成了仙,变成另一种树了。一些爱查事的人还跑到坟前来看,果然发觉这树的叶子也和别的冬青不一样。这么一来,人们就都说贞子死后成仙了,她坟上的树也成了仙树,这事被贞子的丈夫知道后,他也到坟前来看,他看到满树的小果子,心里一动:“莫非这棵树真得了妻子的仙气不成?那么,吃了这果子不是也能成仙吗?那就能和贞子见面了。”

  想到这儿,他摘下果子就吃。可他吃了几天也没成仙,更没见到贞子。不过,他身上的病却慢慢好了。

  于是,人们知道贞子坟前的树是药,它的果子有补肾益肝的功能。从此,种药的就拿它的种子去栽种,还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女贞子”。


【固精缩尿止带药】

 

39 ┃[ 金樱子 ]┃━━【 小故事 】

 

  从前有兄弟三人,他们各自成家后,老大和老二都没儿子,只有老三生了一个儿子。那时候的人,把传宗接代看得很重,所以,一家三房都把老三的儿子当成了掌上明珠。

  这个兼祧三房的宝贝疙瘩慢慢长大了。老哥儿仨急着给孩子张罗媳妇,媒人请来一个又一个,可是,谁也说不成这门亲事。原来,小伙子样样可心,就是从小有个尿床的毛病,村里尽人皆知;因此,有姑娘的人家都摇头。

  有一天,来了一个挖药的老头。这老头身上背着个药葫芦,药葫芦上还悬着一缕金黄的缨穗。老哥儿仨急忙把老头请进家,问老头有没有治尿床的药草。老头说:“葫芦里没这种药。”

  “我们老哥仨就守着这么一根独苗,他要是成不了亲,我们这一家就绝了后啦!求你给想想主意吧!”

  老头说:“我倒认识一种药,可是,得到南方去挖,那地方到处有瘴气,毒人啊!”

  老哥儿三个一听,都跪下恳求:“请你老行行好,辛苦一趟吧!”

  挖药老头叹了口气说:“我也没儿子,知道没儿的苦处。好,就成全你们一家吧!”

  说完,老头就朝南走了。一个月过去,老头没回来;两个月过完,老头还没影儿。直到第三人月的最后一天,老头才慢腾腾地挣扎着走来。人们一看,大吃一惊,只见挖药老头浑身浮肿、面无血色。老哥儿三个忙围住老头儿问:“你怎么啦?”

  老头儿有气无力地说:“我中了瘴气的毒啦!”

  “有药治吗?”

  老头摇了摇头,又把葫芦扣在桌上,指着一种果实对他们说:“这药可以治好你儿子的病。”说完,老头就死了。

  这一家人感动得痛哭失声,用厚礼把采药的老头安葬了。为了纪念这个为成全别人而舍身采药的老人,他们就把老人挖来的药,取名叫“金缨”——因为老头没留下姓名,只见他装药的葫芦上挂着一缕金黄色的缨穗。

  后来,老哥儿三个把金缨煎了,给那孩子吃了几天,病果真好了。不久,他们给孩子娶了亲,转过年来,老哥儿三个就抱上了孙子。

以后,叫来叫去的,人们又把金缨改名叫“金樱子”了,大概是因为“樱”字从“木”旁的缘故吧。


【涌吐药】

 

40 ┃[ 常 山 ]┃━━【 小故事 】

 

  从前有座山,名叫常山。

  山上有座破庙,庙里住着个穷和尚。这个和尚因为生活没着落,每天下山化缘讨饭吃。

  有一回,和尚得了疟疾,一到下午先发冷后发热,每天犯一阵。疟疾的滋味可真难受,穷和尚被折腾得身上无肉,皮包着骨头,人形儿都变啦。可是,每天连饭都不一定能吃上,哪有银子去治病呢?他只好这么活受着。

  一天,和尚又下山化缘,快晌午了,还没讨来一口饭,他饿得肚子咕咕直叫。和尚心想,说什么也得弄点儿东西吃,要不,下午一犯疟疾,肚子里没食怎么能撑得住?于是,只好硬着头皮去讨。他来到一家穷人门前,主人说:“我们也吃不上饭,刚煮了半锅野草根稀粥,谁吃了谁吐。你要是胃口好,就吃吧。”讨饭的哪儿敢挑食啊!和尚饿得实在受不住了,一气儿吃了两碗。说也怪,他吃了这种野草根子,一口也没吐。和尚吃饱了肚子,来到一个大草垛旁边,躺在那儿晒太阳,等着疟疾发作。谁想,直到太阳落山,不光没犯病,还感到浑身舒服多啦。

  几天过去,疟疾病都没发作。和尚以为病好了,挺高兴。可是,一个月后,他又发病了。和尚想:“上回吃了那种野草根煮的粥,病就不发了,是不是那种草根能治疟疾呀?”他急忙去找那位施主,见面就问:

  “我上次在你家吃的那种草根,是在哪儿挖的呀?”

  “那是我家不懂事的二呆子挖来的,有毒,一吃就吐。”

  二呆子是这家的儿子,看着有些傻气。他领着和尚上了山,找到一种开蓝花的野草,这种草的叶子是长圆形的,边上还有锯齿。和尚挖了许多,栽在庙前庙后的空地上。和尚一连吃了很多日子,疟疾病就这么除了根。

  从此,和尚化缘时遇到疟疾病人,就用这种草根给他医治,治一个好一个。于是,一传十,十传百,都说:“常山破庙里的和尚会治疟疾。”

  一时间,方圆几十里以内的人,都跑到破庙来求药。有的人还打听:“治疟疾的药草叫什么名字呀?”

  和尚一想,这药草出在常山,就说:

“叫它‘常山’吧!”


【解毒杀虫药】

 

41 ┃[ 蛇床子 ]┃━━【 小故事 】

 

  有个村子流行一种怪病,病人的汗毛孔长鸡皮疙瘩,痒得人不停地搔抓,有时抓得鲜血淋淋还不解痒。这种病还传染得很快,不要说穿病人的衣服、躺病人的床会染上病,就是病人搔抓时飞起来的碎皮皮落在好人的肉皮上,好人也会犯病。没过几天,全村的人都被传染了,吃什么药、抹什么药也不济事。后来,一个医生说:“在百里之外有个海岛,听说那岛上有一种长着羽毛样叶子、开着伞一样花的药草,用它的种子熬水洗澡,可以治这种病。不过,谁也没有办法采到它,因为岛上全是毒蛇。”

  大伙听了,只好叹气。

  有个青年心一横,背上干粮,划船出海了。但他走了很久,也没回来。

  接着又有一个青年去岛上采药。可他离开村子后,也同样推动了音信。

  这两个人大概全喂了毒蛇,因此,人们全都打消了去蛇岛采药的念头。可是,痒劲儿一上来,真让人受不住,搔来抓去,有的人抓破皮肉露出了骨头;有的人伤口流脓,变成了大疮。眼看全村人都在受这种怪病的折磨,第三年青年咬咬邪说:“我非把药采回来不可!”

  老人们劝他说:“算啦,身子犯痒强忍着吧,要去蛇岛可就没命了!”

  青年说:“事在人为,我就不信没办法治服毒蛇!”

  他离开了村子,但没直去海岛,他首先四处寻访治蛇的能手。

  有一天,青年来到海边的一座大山,山上有座尼姑庵,庵里有个一百多岁的老尼姑。人们传说,老尼姑年轻时曾到蛇岛上取过蛇胆配药。青年就找到尼姑庵,问老尼姑用什么办法能上蛇岛。老尼姑说:“毒蛇虽然凶恶,却怕雄黄酒。你在端午节这天的午时上岛,见着毒蛇就洒雄黄酒,毒蛇闻着雄黄酒味都会避开你。”

  青年谢过老尼姑,带上雄黄酒出海了。他把船划到蛇岛附近抛下锚,一直等到端午节正午时才靠岸。只见岛上处处是蛇,有黑白花的,有带金环的,有几尺长的,也有碗口粗的。青年一面走着一面洒着雄黄酒,毒蛇一闻到雄黄酒味儿,果然都盘住不动了。他急忙从毒蛇的身子底下,挖了许多羽毛样叶子、伞一样花的野草。

  这位青年,终于活着回来了。他不但找到了用雄黄酒制服毒蛇的好办法,还为乡亲们采回了治病的药草。他把药草的种子煎成水,让村里的人洗澡。人们洗过几次,病全好了。

后来,大伙把这种草种植在村边,用它做治癣疥、湿疹的药。因为这种药草最早是从毒蛇的身子底下挖来的,所以叫它“蛇床”,它的种子就叫“蛇床子”了。

42 ┃[ 大 蒜 ]┃━━【 小故事 】

 

  起初,人们光知道用大蒜调味;那么,从什么时候发现它具有药性的呢?这里,有一段故事。

  从前,有个医生,脉性很好。他身边有个小药童,平日帮着捣药,也干点别的零碎活儿。医生空闲的时候,就把治病用药的道理讲给小药童听。

  有个农夫,是医生的邻居。他很想学医,就去找医生,说:

  “先生,你收我当徒弟吧!”

  当时行医的,一般都是家传,轻易不传外人。所以,医生没有答应。

  但是,农夫并没有打消学医的念头。他听说,医生经常在晚上教小药童医术,就在一天晚上,悄悄来到医生的窗外,竖着耳朵偷听。

  其实,这天晚上,医生和小药童讲的完全是另外一码事。原来,有个病人欠了医生一笔药钱,小药童刚刚把帐结算完。他问医生:

“那人欠的钱还不能归还,要不要加利钱呀?”

  医生说:“算了,止下利吧。能还药钱就行啦……”


 台湾张步桃老中医治疗面部痉挛和眨眼症验方
欢迎你进入威灵仙的360个人图书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