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母亲的责任

 红谷斋主人 2016-07-30

《家范》卷三

            ——中国的家庭观念

 

               母亲和儿子

 

孟轲之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戏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习与正人居之不能毋正,犹生长于齐不能不齐言也;习与不正人居之不能毋不正,犹生长于楚之地不能不楚言也。”[1]儿童受环境的影响非常大,不是说,父亲整天喝大酒,儿子就得醉死;母亲整天耍牌,女儿就一定是个赌徒。但是从小耳濡目染,“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2]少不更事的孟子,看见人家筑墓建坟,自然去模仿。)孟母曰:“此非所以居之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衒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所以居之也。”乃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戏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矣!”遂居之。(“孟母三迁”的故事,在中国尽人皆知。从今人的角度看,筑墓是劳动,习之,没有什么不好;近市经商,是劳动,没有什么不好,自食其力吗。为什么一定要读书识字成为秀才呢?孟母的用意在于让儿子成大才,有大用,担大任,成大器。)孟子幼时问东家杀猪何为,母曰:“欲啖汝。”既而悔曰:“吾闻古有胎教,今适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乃买猪肉食。既长就学,遂成大儒。彼其子尚幼也,固已慎其所习,况已长乎!(人家为什么杀猪?杀猪给你吃。父亲、母亲对年幼的孩子说谎,张口就来。他信吗?二岁孩子,信你的谎话,三岁孩子还信你的谎话,四岁、五岁就不信了,六岁就能模仿你了,继而说谎就成自然了。孩子是不能欺骗的,越是小孩子,大人越要说实话,长大之后才会有诚信,有信用,不欺罔。)

汉丞相翟方进继母随方进之长安,织履,以资方进游学。(自古以来,好的后母不乏其人,翟方进的后母就是一个。翟方进字子威,汝南上蔡人。十二三岁的时候,做“给事太守府为小史,号迟顿不及事,数为掾史所詈辱。”[3]翟方进自尊心受到伤害,“因病归家,辞其后母,欲西至京师受经。母怜其幼,随之长安,织屦以给。方进读经博士,受《春秋》。积十余年,经学明习,徒众日广,诸儒称之。以射策甲科为郎。二三岁,举明经,迁议郎。”[4]在他自尊心受到伤害的时候,在他需要人帮助的时候,在他最困难,最无助的时候,是后母出来安抚他,陪伴他,呵护他。永始二年迁御史大夫。此后“擢方进为丞相,封高陵侯,食邑千户。身既富贵,而后母尚在,方进内行修饰,供养甚笃。”[5]这就是所谓视如己出,这就是母亲。)

晋太尉陶侃,早孤贫,为县吏番阳,孝廉范逵尝过侃,时仓卒无以待宾。其母乃截发,得双髲以易酒肴。逵荐侃于庐江太守,召为督邮,由此得仕进。(陶侃母亲,截双鬓,以易酒肴的举动,也是广为人知的故事。陶侃母亲湛氏三国吴江西新淦人,父亲陶丹,很早就去世了,“湛氏每纺绩资给之,使交结胜己。”[6]这位母亲一心一意地为儿子着想。“侃少为寻阳县吏,尝监鱼梁,以一坩鲊遗母。湛氏封鲊及书,责侃曰:‘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7]陶母看见儿子送来好吃的,要问个清楚弄个明白,来路不正的食物,再好,不但不能不吃,而且还会为儿子的品德担忧。母亲正,儿子焉能不正!)

后魏钜鹿魏缉母房氏,缉生未十旬,父溥卒。(后魏,即北魏,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第一个王朝。巨鹿,河北巨鹿县。“钜鹿魏溥妻,常山房氏女也。”[8]生魏缉,不满十天,丈夫魏溥因病而死,此时房氏年仅十六岁。“及大敛,房氏操刀割左耳,投之棺中,仍曰:‘鬼神有知,相期泉壤。’流血滂然,助丧者咸皆哀惧。”[9]这样的举动,震撼人心,无私的精神,永垂青史。)母鞠育不嫁,训导有母仪法度。缉所交游,有名胜者,则身具酒馔。有不及己者,辄屏卧不餐,须其悔谢乃食。(“于时子缉生未十旬,鞠育于后房之内,未曾出门。遂终身不听丝竹,不预座席。缉年十二,房父母仍存,于是归宁。”[10]割耳朵陪葬,以为惊人之举,不出门,不听丝竹,不请客,更是难能可贵了。她管教儿子,与有名望的人皆交友,必然备有酒馔,不白吃人家的;有不及自己的,也就是说与有缺点,毛病的人交往,除非当场表示改正,否则便不与交往,并且用屏风隔开,不改正是不会吃他的饭的。)

唐侍御史赵武孟,少好田猎,尝获肥鲜以遗母。母泣曰:“汝不读书,而田猎如是,吾无望矣!”竟不食其膳。武孟感激勤学,遂博通经史,举进士,至美官。(赵武孟唐代张掖人,终日以“驰骋佃猎为事”。被他母亲发现后,坚决制止他,你不改,我就不吃饭。终于培养出一位合格的御史。)

天平节度使柳仲郢母韩氏,常粉苦参、黄连和以熊胆以授诸子,每夜读书使噙之,以止睡。(如此极端的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可取,方法不当,但是严格要求是对的,督促下功夫苦读书是对的,如果不是母亲严格要求他苦读书,就没有后来的成就。元和末年,柳仲郢考中进士科,任命为校书郎。)

“孟母三迁”的故事在中国尽人皆知。筑坟也好,经商也好,只要自食其力就好,为什么非要儿子读书仕进呢?孟母是要儿子立大志,有大用。立大志,不一定成大才,但是不立大志,肯定不能成大才,不能有大用。对孩子,不要期望太高,能自食其力就行了,但是培养孩子不能这样低标准。人的能力是逼出来的,学问是学出来的,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学习的兴趣就没有了。其力能起扛五十斤,今天给三十斤,明天他只想扛二十斤,后天一斤也不想扛了;能扛五十斤,不但绝不让他少扛一斤,还要逐渐压担子,慢慢适应起来,就能扛六十斤,七十斤,乃至于一百斤,就是这个道理。

母亲为儿子的前途着想,从来都是无私的。翟方进的后母是关心呵护儿子,不使其受到伤害;陶侃的母亲是深明大义,舍己为子。后魏钜鹿魏缉的母亲,更了不起,十六岁守寡,生来十天左右的儿子就没了爹。她教育儿子:“缉所交游,有名胜者,则身具酒馔。有不及己者,辄屏卧不餐,须其悔谢乃食。”什么意思?自立自强,守法持正。教育儿子还有比这个更重要的吗?

儿子好不好,看母亲,这话对不对?基本是对的。唐代赵武孟,如果不是母亲发现他喜欢驰骋田猎,加以制止,就没有这位博通经史的御史。柳仲郢的母亲把苦参、黄连和熊胆,这些东西放在夜读儿子的书桌上,就没有天平节度使柳仲郢的功名。驰骋田猎,是一种爱好,爱好,人人都有,但是不能忘了正业。何谓正业?读书就是正业,这是中国人的观点。唯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一千多年前的中国人就形成了这样的观点。实际上不读书,什么都干不成,想成为好猎手也不可能。当今有些孩子不读书,沉溺于网络游戏之中不能自拔,其实不读书,网络游戏,也玩不过读书的孩子。

 



[1] 汉·贾谊《治安策》

[2]晋·傅玄《太子少傅箴》

[3] 《汉书·翟方进传》

[4] 《汉书·翟方进传》

[5] 《汉书·翟方进传》

[6] 《晋书·列传第六十六》

[7] 《晋书·烈传第六十六》

[8] 《魏书·烈女传第八十》

[9] 《魏书·烈女传第八十》

[10] 《魏书·烈女传第八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