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星云大师:别做药罐子,保健有诀窍

 等待MYLOVE 2016-07-30

吃药,不管保健也好,治疗也好,本来都无可厚非。但有些人,三餐舍不得买菜,把钱省下来买药。尤其一些修行人士,平时省吃俭用,可是房间里却到处可见各种药瓶、药罐。为什么不重视三餐的营养,不多注意运动,以此来增进健康,却要借助吃药来获得健康呢?真是叫人百思不得其解!为此,对于“吃药”,星云大师特提供意见如下:

以养生代替吃药:

所谓养生,平时生活起居要正常,早睡早起,对于气候寒暑要注意,不要贪凉而受寒,也不要大意而中暑。对于饮食,除了不可暴饮暴食,也不要吃太多冰冷的餐饮,或是热量太高,如火锅之类的食物。中国人的菜肴,一向喜欢烧烤煎炸、焖煮炖熬;反观西方人,生菜沙拉、麦片牛奶,不但清淡可口,而且符合养生之道。所以,懂得注重养生,比吃药更健康。

以运动代替吃药

人的身体,靠吃一些维他命,或是适量的补品,以增加健康,固然有其必要;但是透过运动代替吃药,更为重要。一个现代的国家,没有不提倡运动的;强国强种,非从运动下手不可。运动的项目,包括各种球类、田径、休闲运动,尤其慢跑、健走,最是有益健康。

以禅修代替吃药

现在的社会,连中小学生都懂得要禅坐。禅修看起来是“静坐”,但实际上是“养心”的运动,也是“养身”的活动。达摩祖师在河南嵩山少林寺禅修静坐,后来少林寺传出一套禅修的武功,一者用以防身,再者也是最好的健身运动。禅门讲“禅悦为食”,禅都可以当饮食,禅为什么不能当药食呢?

以正念代替吃药

有些人的疾病,真正研究起来,身体上并没有什么病,完全是心理所引起的。例如:多疑会生病,多嫉也会生病,甚至迷信更会生病。假如你平常的信仰符合正见,你过着“八正道”的生活,你有“四无量心”的悲愿,你有“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的四正念,这些不但是安心立命之道,也是身心健全的良药。

以放下代替吃药

吾人的身体,致病的原因很多,例如,气候变化、卫生不佳、病菌传染等,尤其是“心有罣碍”,更增不少病痛。《般若心经》说,心有罣碍,就会有颠倒妄想,种种的邪知邪见,也会趁机而入,如此纵使没病也会致病。反之,如果吾人心无罣碍,放下自在,对于世间诸事,当提起时则提起,当放下时也要能放下。如同吃饭,不端起饭碗,如何吃饭?吃饱饭后,不放下饭碗,不是很麻烦吗?人生世间,心理的负担着实很重,金钱、感情、家人、朋友、事业等,都像千斤重担,压在我们的心上,我们的身心承受的压力过多,也难免没有病痛。

综上所说,人吃五谷,难免会生病,甚至人事烦扰、生活负担,都会让人身心受创。不过,如果我们平时注重保健,生活饮食正常,每日保持运动,经常禅修静坐,有正当的信仰,有正确的观念,能做到“百病不侵”,那么还要吃药做什么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