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热泄结、破瘀排脓

 YobellaQQ 2016-07-30

清热泄结、破瘀排脓-常用草药败酱草

医学科普 10-15 23:37
清热泄结、破瘀排脓-常用草药败酱草
清热泄结、破瘀排脓-常用草药败酱草 1/7

张波主任,解放军306医院中医科

败酱草,地方上称苦益菜,草本植物,多生长于山坡草地等地方,味辛、苦,用于中药熬煮时有浓烈的脚臭味,有清热解毒,等功效。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为败酱草科植物白花败酱Patrinina villosa Juss.黄花败酱Patriniascabiosaefolia Fisch.的全草。败酱草辛、苦,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消痈排脓的功效,临床应用日益广泛。

清热泄结、破瘀排脓-常用草药败酱草
清热泄结、破瘀排脓-常用草药败酱草 2/7

古代应用

《神农本草经》云: “主爆热火疮,赤气、疥瘙疽痔、马鞍热气”。

张仲景《金匮要略》: “薏苡附子败酱汤治疗虚寒性肠痈”。

《名医别录》: “除痈肿、浮肿、结热、风痹不足,产后疾痛”。

《本草纲目》: “败酱善排脓破血,故仲景治痈及古方妇人皆用之。为易得之物,而后人不知用,盖未遇识者耳”。

清热泄结、破瘀排脓-常用草药败酱草
清热泄结、破瘀排脓-常用草药败酱草 3/7

《本草正义》: “此草有陈腐气,故以败酱得名。能清热泄结,利水消肿,破瘀排脓。惟宜于实热之体。惟产后诸痛,当以瘀露作痛者为宜”。

近代应用

流行性腮腺炎中医所指的痄腮,是风瘟邪毒从口鼻而入,邪郁少阳,毒结于腮部而致腮腺肿胀疼痛。西医称为流行性腮腺炎。中医治疗,首以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庄绪华用败酱草10 g,仙人掌30 g,芒硝5g,土大黄10 g,冰片5 g,青黛10 g。水煎液湿敷获得

满意疗效。

清热泄结、破瘀排脓-常用草药败酱草
清热泄结、破瘀排脓-常用草药败酱草 4/7

鼻窦炎鼻塞、黄涕、头痛,中医称为“鼻渊”。西医认为,多为化脓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鼻窦炎。药理研究表明,败酱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骆洪道用苍耳子散加重败酱草用量,治疗鼻窦炎,药症合拍,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处方组成: 败酱草60 g,辛夷、白芷、黄芩各10 g,穿山甲6 g,桑白皮15g,苍耳子12 g,甘草3 g。每日1 剂,水煎分2 次服。2. 3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中医乳蛾肿大,是风热外邪从口鼻而入,风热邪毒挟痰浊瘀血,郁结于咽部,而致乳蛾肿大疼痛,毒聚肉腐而化脓,也即西医所指的多为链球菌感染所致的化脓性扁桃体炎。黄璇用败酱草配合银翘散治疗,获效良好。处方: 败酱草20 g,连翘12g,薄荷12 g,金银花12 g,山豆根12 g,桔梗10 g,石膏30 g,射干12 g,板蓝根15 g。每日1 剂,水煎分2 次服。

胃病胃食管反流。十二指肠、胃中的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上腹部嘈杂、烧心,口苦、便干等症状。中医认为是与木土不合相关。吴沛田认为,取败酱草散结行瘀、泄降解毒之功,能切中病机。处方: 败酱草40 g,蒲公英20 g,刀豆15 g,半夏15 g,枳实15 g。水煎服,每日1 剂。疗效满意。邵冬珊认为泛酸或吐酸多与肝、胃相关,且有寒、热之别,吐酸总以热证多见。无论病之寒热,凡有吐酸症者,皆随方加用败酱草,常用量15 ~30 g,疗效良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