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是怎样从一个农妇成为剪纸刺绣的“中华巧女”的

 文化佳园 2020-09-08

我叫张桂英,今年58岁。家住邳州经济开发区戴圩街道高渡口村。下面,我就把我学习剪纸、刺绣的经历介绍给大家。

我从小就喜欢剪纸、刺绣,一开始向母亲和邻居北舍的婶子大娘学剪纸、学刺绣。50多年来,我一直从事这个行业,这些年,我创作的剪纸、刺绣作品有万把件,其中1000多件作品在国内外获奖,200多幅作品被国内外有关机构收藏、展览、收购。我先后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华巧女”称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的名字被载入《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名典》

爱好是最好的老师

说起我学习剪纸和刺绣的故事,还得从50多年前说起。在我们老家戴圩街道高渡口村,俺的左邻右居、房前屋后的婶子大娘、姐姐妹妹都会绣花、剪纸。谁家的姑娘要出嫁,提前半年,都得请人给剪几幅剪纸,放到鞋筐子里、马灯上、箱子里,脸盆里,做床子上......然后,请人绣一些枕巾、肚兜、坎肩、手绢、鞋垫、绣花鞋等等,到新娘子出嫁那一天,花花绿绿、红红火火,十分好看。我虽然只有四、五岁,但那时起,我就喜欢上了这些剪纸和刺绣,发誓这辈子要绣好多好多好看的花,剪自己心里出的东西。于是,我就缠着母亲,让她教我剪纸和刺绣,起初,母亲只教了我一些简单的花花草草,山山水水,后来由于母亲要到生产队出工干活,空余时间还要洗衣做饭,哪有时间来教我做这些不当不当喝的闲事?于是,我就到俺二妗子家里去,她是俺庄上的能人、巧手,我天天趴在她肩头上看她绣花,慢慢地,我就看出了“门窍”:绣龙用什么线,绣凤用什么线,“龙”在哪里拐弯,“凤”在哪里收针,看的多了,我就慢慢练习,久而久之,我也慢慢上了套,自己也会描龙绣凤了。十多岁时,我就到村干部家里找来报纸,糊靠子,纳鞋底,剪鞋样子,给我妹妹做了一双绣花鞋,高兴的我妹妹逢人就夸是俺姐姐给做的绣花鞋,只有逢年过节才舍得拿出来穿。花鞋做多了,我就练习缝小鸟、缝金蝉、绣蜻蜓、缝金鱼、做玉米、做春鸡等布艺品,我绣的《麒麟送子》《喜鹊闹梅》《龙凤呈祥》《三寸金莲》《抬花轿》《虎头鞋》等作品先后在国家及省市展览中获奖......

在创作刺绣的同时,我多次拜农村大娘、婶子为师,练习剪纸,从最初剪窗花、剪盆花,剪“老和尚蹬云”到后来剪复杂的场景,剪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慢慢地,我拿剪子的手不抖了,剪出来的东西也逐渐多了起来,如《白蛇传》《十二生肖》《鹊桥相会》《梅兰竹菊》《骑龙抱凤》《回娘家》《鸳鸯戏水》《烙煎饼》《九龙风情》《云龙山上》《大徐州》《关爱女孩》等等作品一一诞生,有的获了大奖,有的被香港、澳门收藏家收藏。

心中有生活才能创作出好作品

我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特别喜欢琢磨,起初是模仿别人,人家剪窗花,我就跟着剪,人家绣肚兜,我就跟人学绣肚兜,久而久之,感觉这样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意思,于是我就多观察生活中的树木、小草、鸟儿、小鱼、有时坐在门口,一看就是大半天,哪怕是一群蚂蚁搬家,也能让我看的如醉如痴。有人笑我痴,有人说我傻,可是,我心里明白,我这就好比人家写文章,在肚子里打好草稿。有时一幅剪纸、一件刺绣,我要琢磨好几天,有时还能把我听到的民间故事,唱过的民间歌谣也用在其中,然后,摊开画纸,一口气画在纸上,要么快速下剪,一幅剪纸就剪成了;要么刺绣,一幅漂漂亮亮的刺绣作品就诞生了。现在,我基本上能够达到看到什么绣什么,看到什么剪什么,哪怕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眼前过的,只要我见过,我都可以把他们绣出来、剪出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邳州市民协名誉主席周伯之先生说我的作品很有生活,是典型的徐州和邳州特色,豪放粗犷中透着精巧,深沉厚重中蕴藏着灵气。我实在不敢当,但是,我知道,我的作品来自民间,我的作品是原汁原味的农村生活,因为每一幅作品都是我用心创作出来的。

矢志不渝传承传统文

近年来,我创作的刺绣枕套《麒麟送子》一举夺得江苏省民间艺术二等奖,后被中国民族文艺博览会收藏;刺绣作品《虎头帽》《群虎图》《三寸金莲》以及剪纸《邳州水杉》等系列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1995年9月,我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华巧女”称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2009年5月,我荣获世界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间艺术家联合会“民间艺术刺绣和剪纸大师”称号。2013年初,邳州市民协专门组织人员为我的作品编辑出版了一本《张桂英刺绣剪纸集》,在省内外获得了较高的评价。

一些高校老师纷纷登门选取我的作品作为美术教材。

    2014年以来,在省旅游、文化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有了固定的工作场地,有了自己的门面房和创作工作室,平日里,都会把喜欢刺绣和剪纸的姐们们组织起来,进行集中培训和创作。徐州市70多岁的周广英大姐经常到我这里来和我交流剪纸技艺。周广英大姐说,我向桂英学了剪纸以后,可以去学校教教小孩,让孩子们从小就喜欢剪纸,学习剪纸把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传统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现在,和一起学习剪纸和刺绣的爱好者多达30人,大家每天过来和我一起学习,帮做一些针线活。为了让这些人有收入,也让民俗文化有市场,把所有的积蓄都花在了剪纸、刺绣,而自己,有时连空调都舍不得装。但当我得知一些残疾人、老年人想从事手工艺品的制作时,却毫不犹豫地免费给他们提供培训,并帮助他们销售剪纸和刺绣产品有时还对于那些行走不方便的残疾人,上门教学。

目前最大的梦想就希望组织更多爱好民间艺的人,建个大型民间工艺厂,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好地扬邳州民间文化,将中华文明代代相传。 

                  (金月整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