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花自飘零水自流------谈李清照爱情词的语言艺术 16

 江山携手 2016-08-01

 

上节课的最后,我们读了李清照的《声声慢》,本不打算再分析讲解了,因为对这首词分析鉴赏的文章非常多,观众朋友们很好找。可是再一考虑,对于李清照这么一位大家,只讲她前期后期有哪些词作,只做思想内容方面的分析,而不讲她的艺术成就,不讲她对词这一体裁的发展有怎样杰出的贡献,作为我们《诗教》这么一个系列讲座来说,显然不完整。所以今天的课,咱们从分析《声声慢》的语言特点入手,探讨一下李清照的词究竟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或者说别的词人无法企及之处。

关于《声声慢》,确实是前辈学者的一大热门话题,现在专家们的论述也很多,这里只着重介绍当代两位词学泰斗的卓越见解。我们把《声声慢》再读一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开篇就连下七组十四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石破天惊,前无古人,后无来着。一般来说,好的诗句词句一出,后人争相模拟化用,这在文学史上很常见,有的化得比原句还好,李清照词中就有,一会儿会讲到,而她的这七组十四个叠字,却是词坛绝响。李清照去世几十年后,南宋张端义就在《贵耳集》中说:“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何只“本朝”,就是到了明清,到了现在也没有。其实,叠字之法古已有之,诗三百头一篇头一句,“关关雎鸠”,关关就是叠字,北朝乐府木兰词“唧唧复唧唧”,四个叠字,恐怕这就到头了,再多就出笑话了,唐代诗人李商隐《菊》有“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八个叠字就被后人当成了笑柄。而李清照居然连下十四个,后边还有“点点滴滴”,一共十八个叠字,没人敢笑,只有敬畏得五体投地。《贵耳集》说“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问花楼词语》说“顿挫凄绝…气机流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那么,它到底好在哪儿?海内外知名的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傅庚生有一本《中国文学欣赏举隅》,被赞为大家写的小书,这样论述:

此十四字之妙:妙在迭字,一也;妙在有层次,二也;妙在曲尽思妇之情,三也。良人既已行矣,而心似有未信其即去者,用以‘寻寻’;寻寻之未见也,而心似仍有未信其便去者,用又‘觅觅’;觅者,寻而又细察之也。觅觅之终未有得,是良人真个去矣。(恍恍惚惚、若有所失,老妇特有神态)闺闼之内,渐已‘冷冷’;冷冷,外也,非内也。继而‘清清’,清清,内也,非复外矣。(都是对外的的感觉)又继之以‘凄凄’,冷清渐蹙而凝于心。又继之以‘惨惨’,凝于心而心不堪任。故终之以‘戚戚’也,则肠痛心碎,伏枕而泣矣。似此步步写来,自疑而信,由浅入深,何等层次,几多细腻!不然,将求迭字之巧,必贻堆砌之讥,一涉堆砌,则迭字不足云巧矣。故觅觅不可改在寻寻之上(是),冷冷不可移植清清之下(未必),而戚戚又必居最末也。且也,此等心情,惟女儿能有之,此等笔墨,惟女儿能出之。

分析得非常透彻、详细,介绍给观众朋友。我就不多讲了。下面怎样层次分明,怎样寓情于景,用词怎样精湛,也不再分析,因为这些不是李清照词独有的特点。包括“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被《贵耳集》评为“更有一奇字……‘黑’字不许第二人押”,我看不见得,“雄鸡一声天下白”,“玉树歌阑海云黑”,李贺、温庭筠早就用过;寂寞难耐度日如年,白居易也早有“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所以这样一句,也不是李清照词所独有的。这首词与其它的词人不同的句子在哪?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怎么和其它词人不同?我举几个例子比较:

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下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有时间,没声音;说有一声声,但没模拟出来;

万俟咏:“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歌妓聂胜琼: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他们都没跳出温庭筠的藩篱,都是只有时间,没声音。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点点滴滴”四个迭字,既是动态形象,又诉诸听觉,滴滴答答,都好象敲在心上。不说“滴到明”,没有时间,时间反倒是无限了。是不是化得比原句更好?这样的例子还有,一会儿还会讲到。

这首词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是当代词学泰斗夏承焘先生发现的:就是充分展现词的音乐本色,以字音凸显情感。夏先生《唐宋词欣赏》这样论述:

《声声慢》是李清照词中特别讲究声调的一首名作。”夏先生特别指出这首词大量用齿声字舌声字:“《声声慢》用舌声的共十六字:淡、敌他、地、堆、独、得、桐、到、点点滴滴、第、得。(数了一下是十五个。声母都是舌尖爆破音dt用齿声的四十一字:寻寻、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时、最、将、息、三、盏、酒、怎、正、伤、心、是、时、相、识、积、憔悴损、谁、守、窗、自、怎生、细、这次、怎、愁、字。(数了一下是四十二个。声母是jqx  zhchsh  zcs全调九十七字,而这两声却多至五十七字,占半数以上(确实如此,全词中唇爆破音只有一个,杯。我不懂音韵学,对古音韵学更一无所知,比如说酒是齿音,为什么旧就不是齿音?只能猜想因为古音今音不同);尤其是末了几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二十多字里舌齿两声交加重叠,这应是有意用啮齿叮咛的口吻,来表达自己忧郁苦闷的心情(汉语言确实有这么个特点,字音本身就带有情绪色彩,你可比较“绣面芙蓉一笑开”、“凄凄惨惨戚戚”)。不但读来明白如话,听来也有明显的声调美,充分表现乐章的特色。这可见她艺术手法的高强,也可见她创作的大胆。宋人只惊奇她开头敢用十四个重叠字,还不曾注意到它全首声调的美妙。”(夏承焘《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夏先生对声韵极敏感,不愧词学泰斗,揭示出800年没人发现的特点。但是夏先生对数字不敏感,笑谈。)

另外,这首词还利用双声迭韵,来增强抒情效果。双声就是两个字声母相同,如伤心、黄花、憔悴、黄昏、点滴;迭韵就是两个字韵母相同,如冷清、得黑(按古音迭韵);声母韵母都相同,那就是叠字了。把词作为音乐文学的特质,发挥得淋漓尽致。

为什么李清照的词有这样不同于其他词人的特点?这是由她对于词这一体裁的理解和把握决定的。李清照作有《词论》,从中我们看得出她自视甚高,当然也确实有理由自视高,她纤管一支,横扫词坛,柳永、张先、宴殊、欧阳修、苏轼、王安石、曾巩,北宋词家一概在横扫之列。她说柳永“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说张先“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家”,至于宴殊、欧阳修、苏轼“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茸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王安石、曾巩“文章似西汉,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为什么呢?“盖诗文分平仄,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直到秦观、黄庭坚才知道了一点,可是秦观的词“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黄庭坚的词“譬如良玉有瑕,价自减矣”,总之,一律不如她李清照。如果《山东通志·艺文志》中“易安多以文字……讥刺甚众指的是李清照的《词论》,还有些道理。《词论》到底作于北宋还是南宋,有不同意见,我们不管,甭管什么时候,也够偏颇的。但她坚持“词别是一家”的观点,坚持把词作为音乐文学来创作,对词的发展具有促进性的有利的影响,这种影响的显现,是在李清照去世后,直到今天也仍然是一派词家们的宗旨。

除了声韵上的突出特点之外,李清照词的语言还由于其它很多因素,从而具备独特的永久的艺术魅力。她反对以诗为词,恪守“诗慨言志,词婉道情”的传统,但举世公认她的词比诗成就高得多,而她词的题材,基本都是爱情,前期多是离愁和相思,后期则是丧偶后的凄苦和孤独。时间关系,我们只选前期的一首《一剪梅》,来感受李清照词语言的艺术魅力,虽然只以一首为例,但她的语言除声调外其他两大特点,都要讲到。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解释几个词语:“红藕”,指红色的荷花;“玉簟”,光滑似玉的竹席;“兰舟”,用木兰木造的舟,诗词中多泛用作舟的美称,柳宗元有:“骚人遥驻木兰舟”;“锦书”,前秦苏惠曾织锦作《璇玑图诗》,寄其夫窦滔,840字,纵横反复,皆可诵读,后人因称妻寄夫信为锦字,或称锦书,亦泛为书信的美称;“雁字”,群雁飞时常排成“一”字或“人”字,诗文中因以雁字称群飞的大雁。

不串讲,只谈最具特色的三句,开篇、过片和结拍。“红藕香残玉簟秋”,开篇第一句就不同凡响,历来被词家称赞,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说“精秀特绝,真不食人间烟火者”。古人用诗的语言评诗,不象现在,12345,干巴巴的几条筋。怎么一个绝法?“红藕”,指红色的荷花,为什么不说荷花香残?词律要求这句第二个字必须是仄声。可是你去查词典,没有红藕这么个词,藕就是藕,埋在污泥里的那个,它没有花的意思。怎么办?荷叶行不行?荷叶凋零,音行了,意境全变了,呆会还怎么出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的那位美丽的抒情女主人公?这里必须用荷花,换个人就没办法了,而李清照有办法,因为她掌握海量的词汇,她知道前人曾用红藕指代荷花,谁呢?温庭筠,“绿杨阴里千家月,红藕香中万点珠”,于是,“红藕香残玉簟秋”出来了,可这句比温庭筠那句有名多了,一万个知道“红藕香残玉簟秋”的人中也不见得有一个知道“红藕香中万点珠”,后来学李清照的人不少,赵长卿“红藕洲塘,黄葵庭院”,李石“红藕丝,白藕丝”,多得很,但没有一句超过“红藕香残玉簟秋”。玉簟秋,枕席生凉,既是肌肤的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开篇一句,七个字,布下了全篇抒情的情境氛围。

过片一句“花自飘零水自流”,承上启下,“花自飘零”是因为“红藕香残”,而“独上兰舟”遥对“水自流”,语意毫无间断,上阕的相思之情也就非常自然地一脉传到了下阕。而且这“花自飘零水自流”既是写景,又是比兴,“无可奈何花落去”、“水流无限似侬愁”,使人产生无限联想:人生的无奈、年华的易逝、聚短离长,欢少愁多……内涵太丰富了。那么,这七个字是不是李清照首创的?不是,她是化用前人的。前边我们讲过李清照出身书香门第官宦世家,自幼饱读诗书,对前人大量的诗句词句烂熟于心,化用起来得心应手,不露痕迹。

晚唐诗人赵嘏有两句:“五看春尽此江濆,花自飘零日自曛”;

中唐前期刘长卿有七绝:《重送裴郎中贬吉州》:“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非常好的一首七言绝句,可惜知道的人不多;

北宋贺铸(比李清照大32岁),字方回,李清照《词论》中对他有五个字的评价“贺苦少重典”,他的《南歌子》过片“有恨花空委,无情水自流”。

看到了吧?这些就是“花自飘零水自流”的由来。但李清照不是生般硬抄,如果我们说得过分一点的话,简直是化腐朽为神奇,其中只“人自伤心水自流”勉强与李清照句可有一比,其余,怎么说呢?无可评价。象这样熔铸前人的成句,赋之以更为鲜活更为蓬勃的生命力,是李清照语言的又一大特点,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这阕《一剪梅》的结拍八个字:“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王渔洋《花草蒙拾》说:“易安‘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从范希文‘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语脱胎。李特工耳。”工在哪?范仲淹句既在眉间又在心上,同时的,按说这合于客观实际;而李清照偏偏把这外部表情跟与之同时的心理活动拆开,分出了先后,“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如果搬死眼杠,她这个不合情理:眉头不皱了心里烦,心里不烦的时候皱眉头,但不会有人来这么抬杠。谁都知道,这是诗歌艺术,文似看山不喜平,范仲淹的“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毛病就在于平铺直叙,“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就有了起伏,这才是有艺术魅力的诗句。就好象把一块生铁放进炉火里熔炼,再铸出来重新锻造成钢一样,新的句子当然就远远高过了原句。

最后我们看,它有一个生僻的字,有一个难解的词吗?没有,太平常了,小孩都懂。李清照似乎是毫不经意,信手拈来,于是新鲜生动、平易清新、耐人寻味、精妙传神的语言就脱口而出,正象清代彭孙通《金粟词话》所说,“以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这又是李清照语言的一大鲜明特色。

具体到这首词的创作过程,恐怕时间很短,有感而发,一气呵成,不可能翻来覆去吭哧几个月,凡是这样难产的不会是好诗。那么是不是真的很容易呢?当然不是,工夫在诗外,在于多年的积累。以李清照那么高的天分,那么高的才华,更兼年寿愈古稀,而存世的词不过四十几首,但几乎首首是精品,就可知她是何等地厚积薄发了。她积的是什么?一是学识涵养,二是语言功力,不是一朝一夕,而是从幼年起,几十年苦心孤诣,才达到这样的举重若轻,挥洒自如。

07.04.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