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铁轨通往自由

 求是1025 2016-08-01

 我用诗性的写作抵抗生活,通往自由。

 

铁轨通往自由

文-左右

 

1

 

写作最容易与名利扯上关系。

 

日常所见,很多作家,总是强调自己不热衷于名利,往往却是十分可怕的名利之徒。也有很多作家,对名利二字只字不提,却在做着从名利而去的事情,说着以名利为中心的言论,内心想着名利的欲望。也有一部分作家,敢于大胆去追求和承认自己对名利的渴企。

 

以上种种,很难去辨别谁对谁错。作家,要么单为名,要么单为利,或者名利双为。每个人在写作路上都有自己的命数,怎样走还是要靠自己的悟性与人为。要是作家之间诤友进言还好,外人一旦捅破他们最脆弱的面子表皮,他们就直接翻脸,不再与进言者淡交如水,这是作家们的通病,也是文人时代挥之不去、无法更改的弊端。

 

在我看来,名利心太重,写作必然难以自由。

 

尤其那些通过抄袭、炒作、忽悠、暗箱操作、潜规则等方式去满足自己名利心的作家,只为满足自己的金钱,权力,私念等欲望,只有死路一条,成不了多大的气候。

 

止于言外,净于心灵,见于行动,坦诚面对,随风来去,这才是健康的写作。

 

2

 

铁轨绝对是一首诗,火车绝对是某首诗里浪漫主义的情人。在铁轨上看风景是很危险的,但铁轨上还有伟大的发明:火车。我们可以沿着铁轨,乘火车去世界各地,小镇,乡村,山野,隧道。

 

单纯地只为了看风景而乘火车的人,多是文艺青年。

 

单纯地只是为了坐火车的人,多是无所事事的人。

 

单纯地只为追铁轨的人,其中有一个,肯定是诗人。

 

北村有一篇小说《周渔的火车》,镜头里有很多铁轨的画面,也有很多诗意的画面,由这篇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也是最经典的拍火车的电影。这是一部多愁善感的火车,一部与诗歌同存共亡的火车。铁轨赋予了这部电影太多的意义,或者铁质的泪水。

 

去远方,肯定有铁轨。远方代表了浪漫与孤独,思念与自由。

 

镜头在火车上,一闪而过,飞驰如驹,晃荡荡的车厢里,也有浮世或者时光倒流之感。诗,弯弯曲曲,忽快忽慢,时冷时热,就这样从灵感的玻璃口里产生,像刀子一样,刺入黑夜,就像刺入抽烟时的周渔,饥饿的皮肤。

 

我们可以忽略火车的存在,但不能忽略铁轨对这个世界的铺垫。即使这个世上火车全部坏掉,只剩下铁轨铺在一望无际的路面,我也觉得,铁轨是这个世界上特别完美的艺术,永不过时。而电线和马路,是不能和铁轨比的,因为,铁轨的内部,与铁相关,与诗相近。

 

我们可以在铁轨上干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写生,比如捡石头,比如赛跑,比如等火车,比如抽烟发呆哭泣,比如拥抱黑夜,比如忘记自己。我最喜欢在铁轨上干的事情,就是将耳朵贴在铁轨上,听它说话。

 

我喜欢铁轨,因为它通往远方的自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