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谢作如:从自身育儿经验,谈创客内容的分布式学习

 培根阅读 2016-08-01

编者按:本文首发于《温州教育》2016年第5期,谢作如应好友林日正的约稿而写。

来源:谢作如新浪博客和创客学社微信



首先我要承认,如果不是为了陪孩子玩,我是不太可能会走上创客这条路的,更不会因此成为国内最早做创客教育的一线教师。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为自己这样的“私心”而忐忑不安。后来,我发现创客圈里很多创客都是这样的,这才释然。比如被誉为中国创客文化之父的李大维是为了教女儿学Arduino(著名的开源硬件,誉为创客神器)才想到开发ArduBlock(一款图形化编程环境)。


DFRobot公司CEO叶琛则是因为孩子长大才逐步转向做国内的创客教育;就连国内第一个创客空间——上海新车间的出现,也和给孩子做玩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2014年,我整理了这些故事,还写了篇《创客们的教育梦和教育者的创客梦》,想让更多人知道:创客是最好的教育,让创客进入教育更是很多人的梦想。


我儿子越越,大名谢集,2004年出生,现在就读六年级。没有择校,在辖区学校的普通班级就读,没有找过任何关系。身边的同事朋友对他的评价还挺高:成绩好,兴趣广泛;性格也不错,开朗而活泼。他最引以为傲的是数学和计算机,尤其是计算机编程方面,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已经超过了普通的信息技术老师。


不可否认,越越在数学和计算机方面的特长,与我从小跟他一起玩“创客”有着离不开的关系。为了便于叙述,我将陪越越玩“创客”的经历分为几个时间段来记录,或许对中小学开展创客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猜猜哪个boy是越越


学前教育时期


关键字:机器人游戏,自制玩具


记得越越四五岁时,我们自创了一个机器人游戏。那时他常常粘在我身边,晚上很迟了也不肯去睡觉,还要撒娇要我背他到卧室什么的。于是我就背着他,说自己是机器人,会听从他的指令,但只能听懂某些特定的指令。一开始指令很简单,如直走n步,左转弯,右转弯等。后来慢慢增加难度,加了“当什么情况就做什么”的条件判断指令,并且要他一次性把指令全部报出来。


这个游戏其实和机器人图形化编程环境很类似,Scratch的积木式编程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因为南师大的李艺教授(高中信息技术课标组组长)多次在讲座中以这个亲子游戏为例,说明什么是指令思想,在国内信息技术教育圈流传甚广。


中国BotBall机器人大赛的负责人毛勇博士还准备将其改编为一个完整的游戏,供参赛选手做破冰活动的时候使用。我也一直这么认为,越越后来在编程方面颇有点天赋,和幼儿时的思维锻炼有一定的关系。


因为我学校有机器人实验室,我曾经应幼儿园老师要求,搬出一堆器材,给越越所在的班级上了一节机器人课。当我现场根据小朋友的要求,给机器人写了段代码并且演示,赢得了很多掌声。我在上课的时候,越越做我的助教,打下手。


记得有好几个小朋友跑过来说,叔叔你真厉害,谢集真幸福。小朋友们羡慕的眼光,让越越特别自豪。有了这样的经历后,我在家里摆弄各种器材,他也会来凑热闹。我想,这就是所谓的氛围。现在科技创新也好,创客也好,都缺少这种氛围,缺少来自社会群体的认可。


我给越越做过几个小玩具,基本上是用废弃的材料做的,如可以自动滚回来的圆筒、简易万花筒等。印象最深刻的是投币音乐盒,因为音乐芯片是从他的生日蛋糕音乐片上拆除的。我还给越越做过Flash、VB小游戏,让他选择音效,根据他的意见修改。值得强调的是,我一直没有刻意让孩子远离电脑,反而有意识的让他接触电脑,玩玩益智小游戏。


如他在玩QQ农场时,学会了百以内加减运算;在玩“摩尔庄园”的过程中,学会了用百度搜索游戏攻略;在“汽车之家”网站找汽车的时候,学会了建文件夹,保存图片,还认识了很多汉字。


低年级时期


关键字:Scratch,传感器板


越越接触Scratch是在一年级的下学期。那段时间,我开发了一门名叫“互动媒体技术”的课程,一直在四处寻找一款简单的编程语言,直到发现了Scratch。而Scratch后来就成为国内创客教育的入门软件,很多老师因为Scratch走上创客教育之路。


Scartch是MIT开发的儿童编程软件,我觉得界面挺有趣就安装起来让越越玩。没想到他居然一下子迷上了,不仅一连数十分钟认真编写作品,连摩尔庄园也不玩了,还亲昵地把它叫做“小猫cat”。于是,他成了我的第一个学生:第一个测试Scratch传感器板,第一个测试S4A和Arduino连接,第一个测试乐高的Wedo套件,还配合我拍了好几个视频。这些视频在Scratch的推广工作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


越越做的第一个作品我还保留着,名字叫“月亮的故事”,是一个典型的数字故事。他的作品大都成为很多老师的教学案例。除了几个关键的技术和一些复杂的算法,Scratch软件基本操作是他自己摸索的,我没怎么教。2013年我在写《S4A和互动媒体技术》一书的时候,用了好几个越越编写的程序。他还会装模作样帮我审稿,找到一个错别字就很高兴。


孩子太小,我没有办法教他玩电子焊接、材料加工方面。在他二年级的时候,我曾经让他试了试ArduBlock编程,发现他能理解但是因为Arduino下载程序的时候容易出现杂七杂八的问题,让他很受挫,所以就放弃了继续教Arduino的想法,仅仅停留在S4A上。


我给他买过那种叫“电子百拼”的电子积木,但是觉得在学习上无法做到循序渐进,很难深入。那时候还没有BosonKIT(造物粒子),也没有Littlebits和METAS(迈特思),只能说现在的孩子好幸福。2014年后,大量的创客教育方面的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我的世界”(Minecraft)是他最喜欢的游戏之一。他在游戏中设计做了好多大型作品,如一个超级大的海上游乐园,一间带后花园、电梯的别墅等,后来还学会用红石电路做了密码电梯之类的作品。


除了电脑,画画也是他必不可少的爱好。受Why系列丛书的影响,他会编故事以连载的形式画出来。我一直很后悔自己没有认真帮他整理作品,因为这些故事最终不了了之,都没结局。这样挺不好。


高年级时期


关键字:Appinventor、Arduino、Processing、Python和造物、科学实验


因为自学能力好,三年级期末时,越越就能把小学毕业考的数学卷做到满分。我不希望他跳级,就得找一些事情消磨他的精力。说起来,我要非常感谢陈钱林校长的自主作业理念,越越在小学基本没有做什么作业,有足够的时间去玩创客。恰好也就是在那段时间(2013年),我在李大维的建议下,建了温州中学DF创客空间。从2014年开始,南师大和北师大开始派研究生到我这里实习,越越也就有了很多研究生的哥哥姐姐做玩伴了。


也许是前几年的Scratch编程基础扎实的缘故,越越学编程的速度挺快。几乎都是靠他自学,Appinventor、Arduino、Processing、Python等挨个儿玩过来。Appinventor利用了老巫婆(自由职业者,致力于Appinventor的推广工作)翻译的中文帮助,Python用的是《跟孩子一起学编程》这本书。学到兴起,他还去了趟图书馆借了好几本砖头大小的相关书籍出来。


2015年,我觉得他代码编程能力已经不错了,就送去跟温州十二中陈乐老师学信息学。虽然和平均大他二岁的孩子一起学,但水平居然还能处于中等。目前能写出广搜、深搜之类的复杂算法,看起来很快就能超过我了。


创客倡导的造物,当然不仅仅局限于编程。电子、机械类的创客活动,他也在玩。动手能力还算不错,2014年拿过全国RoboRave机器人大赛冠军。有空时也做过几个创客作品,如去年的“魔法储蓄罐”获得了温州市创客作品大赛一等奖。相对来说,最喜欢的是3D打印方面。


他在2013年上海的创客嘉年华活动中第一次看到3D打印机,就喜欢上了。2014年学校新买了DFrobot的3D打印机后,一有机会就要去我学校看3D打印机工作。然后自学了SketchUp,能画出一些简单的3D模型。直到现在,一看到3D打印机在工作,还是会目不转睛观察好半天。


越越有位比他小一岁半的好朋友,很喜欢编程、研究数学,也玩创客。他家里还有一个小小的家庭化学实验室,他们俩就把初中的所有化学实验做了一遍。他们还会像模像样地讨论高中化学,甚至还会把数学的微积分搬出来。虽然我也弄不清楚他们是否能真正理解微积分,但初中的三角函数之类的数学问题早已经难不住他们了。这也说明,孩子的成长需要有共同爱好的玩伴,可以相互促进。因为这一点认识,后来我下决心成立了温州罗盘创客空间,用来推广温州的青少年创客教育。


育儿体会


教育孩子是一项很复杂的工程。虽然我和他妈妈都是资深的中学教师,但在教育自己孩子方面,也毫无自信,属于摸着石头过河,且行且思。除了我一直在坚持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外,还有一些心得供大家参考。



要陪孩子玩,而不是送去培训机构


很多家长喜欢花点学费,把孩子送到什么培训班,这点我不赞成。我常常说,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们不能给自己的孩子谋求什么特权,但是一定要给他带来最好的教育,要不然就愧对教师这一职业了。


有些艺术的东西真的没办法自己教,但是陪孩子做点手工,捏捏橡皮泥,总不是什么太难的事吧。越越也学钢琴,我实在不懂钢琴,但是我也会让他弹首梁祝什么,我在旁边摇头晃脑地伴唱。最看不惯的是有些家长,说自己陪孩子学习,其实是在旁边玩手机游戏。


一定要关注基于真实世界的学习


作为教师,我清清楚楚地看到当前教育的种种弊端。我真的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就为了考出好分数而去做一道道题目。人为什么要学习?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但是我要让越越知道,学习是有用的,是有意义的。因为越越喜欢数学,我就常常找出一些有点复杂的生活例子。


如家里的椅子坏了,我会让他通过各种测量方法,把椅子的不规则底板画在电脑里,然后发给我的朋友新做一个。生活中的问题,往往是跨学科的,需要多个学科的知识才能解决,只要奇妙引领、深挖,就是最好的STEAM学习案例。用STEAM案例,提高孩子对学科的学习兴趣,这就是STEAM教育和创客教育的魅力。


为孩子培养更广泛的兴趣。


陪孩子玩创客,我并没有什么功利性的目的,比如要参加什么比赛,获得什么奖,得到什么认可。我自己将创客的动手实践定位为一种健康的爱好。人的爱好应该很多,除了电脑游戏还应该有阅读、绘画、音乐、旅游等。让我很欣慰的是,越越是一个爱好很广泛的孩子,编程可以坐下来一两个小时不起身,阅读、画画也都能持续好长时间,甚至玩个小玩偶都能玩上大半天。所以,我从来不当心越越会上网成瘾,他玩电脑是自由的,玩游戏也允许。唯一的要求是看电脑、看书一定时间后要休息,保护视力。


创客是用来练习失败的


台湾的一位做媒体的妈妈,写了篇《练习失败的创客夏令营》。她概括了创客活动中“过程大于成果”的理念,让很多创客教育者为之点赞。创客活动是面向真实世界的学习,真实世界是错综复杂的,失败不可避免。


回忆越越玩创客过程也是这样,一次次的失败锻炼了他的心理承受能力。记得去年底,他在我的研究生带领下做“姆潘巴现象”的数字探究实验。因为总有一个传感器失灵导致实验多次失败,他委屈地哭了好几次。我坚信,这是很有意义的过程。


创客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与动手实践相关的都可以归到这一范畴。在陪越越玩创客的这些年,还有很多细节值得记录,限于篇幅不能再展开。我在《创客们的教育梦和教育者的创客梦》一文的结尾写了一段很煽情的话,拿过来当作这篇育儿心得的结尾也很合适:



当然,

如果我们深入去挖掘

关注教育的创客或者关注创客的教育者,

我们会发现


背后的故事都与“爱”有关:


要么是因为爱教育

希望当前的教育更加完美些,变得多元,

而不是总是考试;


要么是爱孩子,

希望给孩子们更多的快乐;


要么是爱技术,

希望有更多的孩子同样爱上技术。


但是,无论是哪种爱,

对于教育、对于孩子来说都是幸事。

深切希望,

创客者的教育梦和教育者的创客梦

都如全国各地不断涌现的创客空间一样,

最终在校园里生根发芽。


如果爱你的孩子,那就带他去玩玩创客吧!


编者跋:谢作如老师说,“要陪孩子玩,而不是送去培训机构”“要不然就愧对(自己作为)老师这一职业了”,哈哈,小编在想我们应该算是一个勇于直面不同观点的“培训机构”了吧?话说回来,创客教育本来就应该是一个兼容并包的体系,本来就应该有多种不同的培养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