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视频]不学不知道,介护有高招!

  平凡的人 2016-08-01

最近这段时间,经常在媒体上看到关于老年专业护理----“介护”的报道。中国步入老龄社会已久,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护理老年人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比中国更早并已进入超级老龄社会,日本的“介护服务”一在中国出现,就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介护并不等同于传统包办式养老服务,所有介护人员都经过专门培训,与以往的家政阿姨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属专业技术人才。以“自立支援”为核心理念的介护,为每一位老人量身定做。一边鼓励老人在可动范围内,利用现有的能力完成日常起居;一边动用人体力学、老年人身体机理老年心理学等多方面、全方位专业知识和技能对老人进行贴心细致的护理。



然而百闻不如一见,对于介护这个新鲜事物,很多人依旧概念模糊,并不能了解其中的真谛,以及和中国传统养老服务的区别。今天,就带您跟随我们一起,通过日本本土的介护研修会,来探索其中奥妙!

举行这次研修的日医学馆,在介护发达国家日本得到了众多客户的支持,是引领介护业的行业领袖。而且,日医学馆还灵活运用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为社会培养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专业介护人员。此次研修会,就是由活跃在介护最前线、有着数十年丰富经验的介护专家作为讲师,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简单动作,来揭秘介护护理。参加此次研修的人员中既有20出头的小伙子,又有40岁以上的中年女性,尽管性别、年龄段各有不同,但大家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介护工作一无所知!


起床----每个人每天都在重复的动作,既不会去思考自己如何完成这个动作,恐怕也很少有人去考虑如何帮助他人完成从卧到坐的动作。当讲师要求大家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帮助充当老人角色的卧床学员起身坐好时,每个人的脑海里都是一串问号。

每一个人都试图用笨拙的方式去搬动一个有几十公斤体重的成年人,即便最终成功完成动作,自己也是一身大汗狼狈不堪。仅仅一个动作就让自己束手无策,如果全天候照顾老人,肯定是身心俱疲没商量,搞不好还可能扭腰抻筋!不仅护理方手忙脚乱,被护理一方也是叫苦不迭。从脖子到四肢,被生拉被硬拽,被折腾得疼痛不已!幸亏只是一次性的反串,假如自己真是行动不便的老人,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讲师上场一番演示,向我们展现了完全不同的场景。整个过程如同行云流水、一气呵成。面对惊讶不已的学员,讲师道出了介护动作中暗含的秘密----人体力学。


放低重心,保持自身下盘稳定,是进行护理的一个重要原则,减轻疲劳也不容易扭伤。每一个护理动作之前,老师都会用温和的语调与充当被护理老人的学员交谈,让对方了解自己将要进行的护理,确保不会有突如其来的身体接触。老师轻松帮助卧床者完成屈膝,侧身,以臀部为支点从床上起来,那气场简直堪比擅长借力打力的太极大师!卧床学员在坐起之后也表示,全程无痛无不适,完美到家!


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带来的思考却很多。现实生活中,护理方和被护理方不仅在年龄和性别上可能存在差异,身材上的差异也不能小看。对于一个没有系统学习过护理技能的普通人来说,要想挪动一个成年人绝非易事。然而学员们在接受指导之后,人体力学的神奇功力让每个人瞬间转型“大力士”,即便是体格弱小的女性也能够成功完成体格健壮的男性的介护动作


护理技能固然让人叹服,学习过程中,每个人更是被讲师温暖的笑脸和温柔的语气打动,正是因为耐心的沟通,护理工作才可以顺利进行。

就在几个学员重复老师的动作,沉浸在完成任务的成就感之际,老师再次提到自立支援这个理念。介护不等同于照顾。让老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是对身体机能很好的维护,也是维持老人尊严的捷径。

事实上,通过研修我们看到擅长交流的讲师仅仅用语言诱导,就成功让老人完成了起身动作!这个过程中讲师的护理动作寥寥无几,只有充分掌握老人的身体能力,不断沟通之后才能有如此效果。我虽然为人体力学的省力效果而感到震惊,但是也深刻认识到,了解每个老人的身心状态、尊重老人的意愿、与老人充分沟通之后,提供不多不少正合适的护理——这才是自立支援介护的真谛。 



最后,问了老师让她在介护工作中感到最有成就感的是什么,老师这样回答道:老人的笑容、老人和老人家人的一句“谢谢”,就是介护工作真正的乐趣”。

研修会结束之后,讲师眼里温柔的目光,嘴角温和的微笑,以及看似轻描淡写,实则重于泰山的感言,深深地刻在每一个学员心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