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有所诵,吟诵培训讲义分享

 ever_lee 2016-08-02
潭头交通希望小学 张向的吟诵培训讲义
一、什么是吟诵
      每个汉字的声音分两个层次:
   读音——举例:美  mei
   读法——长短高低,轻重缓急   举例:美
    可是我们忽略了读法,只注重读音层面的问题,实际上,读法非常有意义。
吟诵分为吟咏和诵读,吟诵各个地方不同,人人不同,但又遵守公共规则。
吟诵规则:入短韵长,平长仄短,平低仄高,依字行腔,依义行调。
例如:
词语:手机、马路、白云
短语:光辉事业、百转千回
句子:我是一名老师。潭头交通希望小学。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看起来吟诵很复杂,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它不高深,在古代这是约定俗成的读书法,在学校里口口相传的,大众老百姓都能吟得了的,所以我们都能学会。
二、以《登鹳雀楼》为例,揭开诗的字义、字音和意象
1、汉诗文的涵义构成,分四个层次:
字义:字面的涵义(我们平时教学生的这个,诗中出现了什么景,理解一下诗句的意思啊,包括从幼儿园开始,我们就教孩子“一”是什么。)
音义:读音:语音的涵义
             读法:长短高低的涵义(没有到这个层面)
意象:经典的涵义
文化:精神的涵义
2、字义方面理解——
(1)“白日依山尽”,太阳顺着山落下去了,难道王之涣就这么无聊吗?说这种大白话,其实不是的,字义不能明确表达诗文的含义。
“白日”两个入声字,读成又高有短的音,除了表达太阳,还表达一种情绪,惊讶、赞叹。“山”是长的,是连绵不断的。太阳下落的过程是垂直的吗?不是,是斜着的,是顺着山下去的,所以这样读:   
这样读,像动画片一样,有声有色,这就是我们的古诗。
(2)“黄河”试着读一读,不能读太高,要读低,我们来看看它们的关系,“白日”在最上边,接着是“山”,然后是“黄河”,它在地面上,声音高低也是有涵义的。“河”要拖得长,因为河很长。鹳雀楼在山西,在它上面是看不到黄河入海口,为什么他不用“到、去”,
我们看“入”是仄声,要读得短,诗人想要表达什么呢?哦,是说 “入”黄河去得太快了,那么这句并不是说黄河流到海里去了,而是说黄河去得太快了。所以到此,我们会对这首诗心生敬畏之情。
3、意象层面——
读音有意义,所以读法才有意义,此时,你会发现有些事情解释不清楚,这首诗不就是描写了一幅壮观的日落图嘛!黄河流到海里,流得太快了,这关王之涣什么事情呀?这一定有他要表达的涵义,这时候,你就会注意到诗文的第三个层次——意象的涵义。
我对大家说——我们用“导学稿”可以提高效率,大家都懂。可是你对你的家人说,他就未必能听得懂了。你对王之涣说,他更听不懂。因为这是我们的“行话”。
从先秦到清朝作了这么多的诗词文赋,他们的作者都是文人,这些文人他们是一个团体,虽然他们时间、时空上相差很远,可是他们有行话,有些话你对唐朝的人说,他听得懂,你对清朝的人说,他也听得懂。比如,我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大家马上就想到了诸葛亮。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生命体验,经历过了一件事情,而这是现代很多中国人没有经历过的——读书。什么是书?经史子集,而不是数理化。
他们读过经史子集,所以他们互相说行话。当他需要这些东西的时候,需要把整个原文拿过来吗?不需要,他只需要点一下,说个简称就可以了。
“白日”真的是亮闪闪的太阳吗?“日”源自《尚书 卿云歌》,是中国最早的一首诗,很短,很有名。“卿云烂兮,鸠慢慢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说我们的民族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复旦大学”就是从这里来的。我们现在祝人长寿会说:“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这句话来自《诗经 小雅》,之前还有一句:“如日之升,如月之恒”,祝人长寿像太阳,像南山,太阳是“生命”的意思,“白日”亮闪闪的太阳,就是灿烂的生命,这个意思。
“依”是靠的意思,靠着山落下去了,“依”来自《诗经 小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是恋恋不舍的意思。白日不愿意落山呀,所以他用“依”,不用“靠、沿、顺”。
“黄河”不是母亲河,我们是田野文明,田野民族,我们喝得是“井水”,所以有个词叫“乡井”,有个词叫“背井离乡”,井是我们的母亲。最后一个字是“流”,构成一个意象,叫“流水”,是生命流逝的意思,《论语》中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所有人都读过,背过,所以以后见到流水就会想起那句话。“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最大的河,最大的生命都迅速地流到海中了,海,是生命的尽头,“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所以作者感慨时光的流逝,这就像我们早上起来照镜子,一看又是黑眼圈,怎么办哪?好,决定从今天起不熬夜,少用电脑,另外贴眼膜吧。所以这首诗,也有了转折,既然太阳落山、黄河不返,我们就登楼眺望,能挽留多少,就多少吧!但是作者的郁闷真的得到疏解了吗?我们看这首诗押的韵脚,“u”,就有一首悲伤的情绪在里边,所以我们都这首诗不能高兴。示范读。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黄鹤楼共有三层,此时作者是在第二层,要想看得更远,就得再上一层啊!“楼”也是有它的意象的,它代表的是忧愁,因为古人一登楼就发愁,“小楼昨夜又春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所以没人祝人登楼的,不是好事。祝人登山,“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三、《静夜思》吟诵学习
(一)认识吟诵,出示古诗《静夜思》。
1、请大家用朗诵的方法读一读。
2、我来读一读,大家听一听。(师吟诵)
3、说说,这两种读法有什么不同。字音有长有短。
4、这就是古人读书的方法。现代普通话有四个声调,古代普通话里也有四声,分别叫“平、上、去、入”(板书,读一读四声,边比划)。对照现代普通话的读音,一声、二声叫平声,三声叫上声、四声叫去声(板书)。伸出手来,跟着我来感受他们的节奏:平、上、去、入(入声字比仄声读得再短一些)。
5、在古诗文中,一声、二声是平声,三声、四声是仄声。所以就有了吟诵的规则:平长仄短入声急。(带着读)
(二)学习《静夜思》诵
1、先标出入声字,读三遍:月
2、再标平仄。
3、回顾诵读法则:平长仄短入声急(法则每节课前都要复习)。
4、师示范读一遍。
5、自己练习读两遍。
6、把押韵的字拉长,会使诵读更动听。所以又有了一句法则:平长仄短入声急,韵字回旋更动听。
7、全班齐读一遍。
(三)学习《静夜思》吟
1、听老师(录音)吟三遍,只准听,不准抬手,不准吟。
2、边听边比划三遍,不准出声吟。
3、老师(录音)大声吟,大家小声吟三遍。
4、学生大声吟,老师小声吟三遍。
5、从吟诵中,你听出了什么?(通过声韵感受诗词意义)
6、齐吟三遍。

四、《登鹳雀楼》吟诵学习
  (一)学习《登鹳雀楼》诵
1、出示古诗,先标出入声字,读三遍:白日   入   欲   一
2、再标平仄。
3、回顾诵读法则:平长仄短入声急,韵字回旋更动听。(法则每节课前都要复习)。
4、师示范读一遍。
5、在近体诗中,当位于二、四、六的字是平声时,我们把它读得长一些。这个规则就叫:一三五不管,二四六分明。(齐读规则)
6、自己练习读两遍。
7、全班齐读一遍。
(三)学习《登鹳雀楼》吟
1、听老师(录音)吟三遍,只准听,不准抬手,不准吟。
2、边听边比划三遍,不准出声吟。
3、老师(录音)大声吟,大家小声吟三遍。
4、学生大声吟,老师小声吟三遍。
5、从吟诵中,你听出了什么?(通过声韵感受诗词意义)
6、齐吟三遍。

五、《望庐山瀑布》吟诵学习
  (一)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诵
1、出示古诗,标出入声字:
2、标出平仄。
3、回顾吟诵法则:平长仄短入声急,韵字回旋更动听。一三五不管,二四六分明。(齐读规则)
4、老师再来示范读。
5、自己练习。
6、齐读。
(二)《望庐山瀑布》吟
    1、听老师(录音)吟三遍,只准听,不准抬手,不准吟。
2、边听边比划三遍,不准出声吟。
3、老师(录音)大声吟,大家小声吟三遍。(做到依字行腔,不变调)
4、学生大声吟,老师小声吟三遍。
5、从吟诵中,你听出了什么?(通过声韵感受诗词意义)
6、齐吟三遍。
六、自主学习《出塞》。
七、不同文体的吟诵,举例:
《诗经 蒹葭》        《将进酒》    《虞美人》
《声律启蒙  一东》   《爱莲说》     《木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