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弗洛姆:当人不适应社会的时候,真的可能是社会错了

 望云1120 2016-08-02
鸟学者说  ID:zhigengshequ 

一个精神健康的人,有爱与创造的能力,能够发展出自己的个性,能理解自身之内及之外的现实,能够发展理性,当然,最终还得看其社会是怎样组织起来的。

人,一生下来,就必须同他人产生关系。

但是,若这种关系是以共生或异他的方式形成的,他便会丧失独立性和完整性;他会虚弱,感到痛苦,变得敌视他人,或者情感淡漠。

只有当他以友爱的方式把自己与他人联系起来时,他才能感到在保持自身完整的同时,与他人和谐地结合。只有在生产劳动中,他才同自然发生关系,与自然结合成一体,又不被自然所淹没。

人只要仍然同自然、母亲、部族保持着乱伦式的扎根关系,就无法发展自己的个性及理性,就仍然是为自然所俘获的无法自助的猎物。

只有当他发展了理性和爱的能力,只有当他能按照人道的方式来体验自然界和社会之时,他才会感到自在、安全,才能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

目前,我们已经达到了全面追求个性化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充分发展了的成熟个人,才能最有成效地利用自由;如果一个人还没有发展自己的理性,以及爱的能力,他便无力承担自由和个性的负担,就会试图逃避自由。退回到扎根于国家、种族的虚幻关系的行动都是心理疾病的表征,因为这种退缩并不与人已经达到的进化状态相一致,还因为,退缩的原因正是病理现象(鸟学者注:可联系发生在前几天的事例去理解)。

因此,我们不能以个人是否能“适应”社会为前提当做“成熟的人”的裁决依据。恰恰相反,我们必须先看社会是否适应人的需要,社会的功能是促进还是阻碍个人精神健康的发展,然后再根据这一情况来下定义。一个人是否精神健全、是否成熟,从根本上讲,并不是个人的私事,而是取决于他所处社会的结构。

健全的社会能拓展人具有的爱人的能力,能促使他创造性地工作,发展他的理性与客观性,以及使其具有基于自己的生产力的经验的自我身分感。

不健全的社会则造成人们相互憎恨与不信任,将人变成供他人利用与剥削的工具,剥夺了他的自我身分感,而使他成了顺从、屈服于他人的人,或者变成了一个机器人。社会既可以促进人健康地发展,也可以阻碍人的进步。(鸟学者注:抱怨社会,有时还真得如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