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戏台,古老精神文化的延续

 云雾山中986 2016-08-02



古戏台,是用于戏曲表演的舞台,是我国古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类型,他们历史悠久,见证着我国戏曲产生、发展和走向辉煌的全过程。同时,也用这一实物载体,推动和延续着中国千百年来的戏曲文化、精神文化。


中国古代真正的戏台出现在金朝(宋),而后至元发展成熟,至清代,颐和园内的德和园、故宫博物院的畅音阁、承德避暑山庄的清音阁三大戏楼驰名中外,其他各地的戏台也在这时发展起来。



北京-德和园大戏楼

位于颐和园内,始建于1891年,是国内现存最古老的大戏楼。它高21米,分上中下三层,三层舞台之间均有天井通连,其间设有绞车,并巧设机关,变化无穷,可表现升仙、下凡、入地诸情节。



慈禧太后嗜好京剧,德和园就是为慈禧而建。清末时,京剧艺术勃兴,著名演员谭鑫培、杨小楼等都在此为慈禧演过戏。




德和园大戏楼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虽然德和园一度是慈禧的个人看戏场所,但也在无意中促进了京剧流派的发展。京剧经多年演变,最后成为完美的剧种,也是在德和园大戏楼完成的。

 


江西乐平古戏台

乐平位处赣东北山地与鄱阳湖平原的过渡地带,其居民多是唐末动荡后由四方迁移而来的“客家人”。他们在这繁衍生息,也带来四方文明。在不断交往与交融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戏曲文化——赣剧。



有了戏曲演出,戏台自然应运而生,这里先后建有上千座戏台(现存412座),赣剧的演出活动在乐平城乡盛况空前,乐平镇桥还被誉为“赣剧之乡”,在此孕育的乐平腔(又称高腔),是历史上赣剧的主要支派。乐平古戏台和赣剧逐渐成为血肉相连的独特建筑艺术,推动着赣剧的发展,一座座精妙绝伦的戏台,演尽了千古风流。

 

浙江温州古戏台

温州古戏台历史悠久,数量众多,仅永嘉县就有236处,加上宁海、平阳、苍南等地的古戏台建筑,现存共有541处,也因此,温州被誉为是“戏曲故里”、“南戏发祥地”。




流行于温州地区的戏曲剧种繁多,温州的古戏台上曾上演过高腔、昆曲、乱弹、和调,后来又增加了京剧与越剧。这些戏曲文化融入到温州人民的血液中,散发着独特的光芒。



古戏台承载着传承与发展戏曲文化的功能,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和浓郁的人文气息,可以说是温州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一个缩影,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让温州南戏得以经久不衰、生生不息。



贵州古戏台

贵州高原的民间戏剧种类繁多,黔剧、花灯剧、地戏、傩戏、侗戏、布依戏以及彝族的“撮泰吉”,出于戏剧活动的需要,许多地方搭有戏台、建有戏楼,尤以会馆、祠堂、神庙戏楼最为壮观。花溪青岩万寿宫戏楼、开阳龙岗川主庙戏楼等还被收入《中国文物地图集·贵州分册》,并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贵州瓮安草塘大戏楼更是被誉为“世界第一戏楼”。




戏台之上,上演着贵州人的悲欢离合,也将贵州的戏曲文化推上更高的层次,侗族大歌等更是走向了国际,成为贵州最亮眼的文化名片。

 


戏台、戏楼,就像当地人民的生活缩影,台上台下的面孔在不断变化、更新,剧目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但融入老百姓骨髓、融入血液的戏剧情结是不变的,经千年风雨、历百年沧桑仍巍然屹立的古戏台是不变的。

 


为承接人类文明成果,延续优秀精神文化,中天·未来方舟提出“修人文以润繁华”,倾力打造文化地标:方舟戏台。以文化润泽城市,实现人文与繁华并茂、精神与物质共荣的目标,构建一个真正的艺术之城、文化之城。

方舟戏台,敬请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