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误区知多少?

 klqqklqq 2016-08-02
  回顾习书以来所经、所见、所闻,总有些疑惑在心头萦绕,挥之不去,且时常扰乱心神,以至郁结。春节前搞卫生扫除,偶有所思,一并理出,窃拟为误区,容逐一道来,就教于方家:是耶?非耶?,究之、辨之——

    误区一:新手上路,上手必楷,楷必唐楷。 古人云,“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不喜欢或不适应,勉强上手,成效甚微,且白白浪费了时间。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琴棋书画,各有所适。其实,真草隶篆行均可入手,须以自己的年龄、性格、喜好而定。书史上,宏观的看:书如其人,人书合一,成功的几率最大。就是说首先要认清自己,再认清甚么书体更适合自己,而后确定主攻方向,可能会事半功倍。

    误区二:认为“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而书法之制高点在二王,因此,言必称二王,书必写羲之。 殊不知,极美的东西上手难。一旦进去了出来更难。有时花费了很多时间与精力,收效甚微,随之而来的书写、审美疲劳,很可能会动摇和摧毁习书者的自信心,半途而废。另外,个人的秉性与审美意识与二王不一定就相和,咬牙硬写,这个坎儿不一定就过得去。

    误区三:以他人审美标准为标准。心里总想这样写别人认不认同,且时时想让别人看看,把别人的意见当圣旨。书法新手尤其容易如此。其实书法首先以自赏为主,自己看着高兴、愉悦就达到基本目的了。暂且不要管别人看法如何(名家指点另当别论)。切忌迎合别人的口味,而时时变体。“独持偏见,一意孤行”往往有出其不意的佳作问世。故书作面貌宜改良,不宜轻易改革:时间赔不起,且成功的几率较低。

    误区四:“融和百家,裁成一体”。 这样做的结果是:习书时间上,大大的分散,如主攻书体不扎实,会前功尽弃,且容易造成审美的错乱,使作品呈现四不像。其实,按照自己的性情、审美喜好,只临写相近的,使原作线条有所变化,内涵更加丰富足矣,随着审美观念的提高,作品格局渐次提升是为上策。

    误区五:提笔便须有创意。 一般地说临、创有别,临帖需理智,创作需***。创作的欲望其实就是一种情绪,一种内、外因引发的宣泄情结。而这种情结不是随时都有的。应该有欲则创(作),无欲则临(帖)。要善于捕捉有利于创作的情感火花。所谓“写字容易创作难”,是说创作受情绪的影响最大,而有些情绪不利创作,这时,即使临书也不会临好。

    误区六:好的介质会出好的作品。 每有书展投稿,不惜大价钱购买使用极好的笔墨纸张。然而文房四宝的一流,装饰装裱的精美,只能摆阔气,不一定出好作品。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前提是:“事”与“器”的适应性:一要适应手感,二要适应书体,三要适应个人的审美需求,四要避开好工具形成的条件反射——与平时书写习惯的误差。姜澄清先生面对三百元一张的宣纸,反而不敢写了,而王镛先生的书法用笔恐怕是习书者用笔中最便宜的了,但他们的书法都是一流。聪明的作者,会用不同的工具做实验,从而选取最适合自己书写风格的介质。

    误区七:对功夫深的误解,把写的方方正正、一笔不苟、下笔千言而字法守一认为就是功夫深。 于书法来讲,此其大谬矣。人如复印机,字如克隆,无见解,无性情,虽笔法、字法、章法、墨法都无瑕疵,就是看了动不了情,俗语说的“不上眼”。其因无他,此属制作,无生气而已。艺术因情而生,亦因情而亡。

    误区八:名家等于名作,观念上定格在书与人的统一,一幅作品与一系列作品的统一。 其实,名家(特别现、当代的名家)作品不一定幅幅都好,一幅作品中不一定处处都好。习书者都有这样的体会,对自己的作品永远没有百分之百满意的时候,即使代表作,作者自己也有不满意的地方,从而一再试写与探索,这也是书法的魅力所在。所以临习与欣赏时,应有自己的见解与取舍。比如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之《祭侄稿》等都是佳作,然其中之涂抹更改,并非王羲之、颜真卿之初衷,有些临摹者也跟着一丝不苟的涂抹更改,唯恐涂抹的不象,创作时也将内容故意写错(书札中最常见,以示无意经营,然气韵不逮)再涂抹更改,岂不谬哉?

    误区九:好作品是尽善尽美的,对稍有瑕疵的作品便予否定。比如对某些获奖作品的评批就是如此。 其实,有情有义有瑕疵的作品有时是好作品,而看似无毛病,但缺性情、无格调,就不会是好作品。三大行书都有瑕疵,爨宝子瑕疵最多,而后人皆视为经典,就是例证。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所谓瑕不掩瑜是也。有些瑕疵并非作者不知,只是重写不一定达到原来的效果。灵感是火花,稍纵即逝。保留彼时彼刻的艺术感觉,与“文化缺失”无关。

    误区十:“习气”的定位与否定指向。 现代书评中,“习气”二字时常出现,已赋予明确的贬义。而“习气”到底是什麽?其中之一是同一种笔画形态的重复使用。但有些习气则是某种风格的标志,离开了这种“习气”也就失去了这种风格,这种“习气”要是不要?再者,中国书画之各大流派实际则是同一类“习气”的集结与传承。所以,对待“习气”,还是应当辩证认识,妥善取舍。

    误区十一:“俗书”的模糊性。 书法的俗,是书法评批中最狠的用语之一。古今皆谈“俗书”,批“俗书”。然而,流传至今的书作中有没有“俗书”?如果有,哪件是?今人作品有没有?为何也没有一幅被明确的?其实,谁的东西都有点,象冷菜拼盘,唯独没有自己的东西,那才叫俗。说穿了没有个性、没有韵味的东西就叫俗。

    误区十二:“无意于佳乃佳”,此与老庄“散怀抱”“无为”“无欲”本质一也。一任潜意识流淌,不可有人为的故意,其妙处在神韵上展现出来。但就一般书者而言,应在书法有了一定造诣之后 ,对要书写的东西(内容、幅式、章法、书体,字构等)早已成竹在胸, 在有了创作冲动时,捉笔一挥而就。书写成了情绪的外化,而非字斟句酌,点点计较。再看时下很多作品,往往走向两极:要麽信笔为体,潜意识中的想当然在作祟,置法度于不顾;要麽刻意求佳,虽笔笔有变,但气息有滞,神韵全失。其因在对“无意于佳乃佳”的适应层次与书写时点把握不准,导致其要麽泛化,要麽拒绝。

    误区十三:书法的泛化与神秘化倾向。 一方面对书法过于神秘化,仿佛只有大师、名家、精英的作品才叫书法,一般人只叫写字;另一方面前人随便一张纸头都叫书法,今人不管年龄大小,只要写上一首诗或一副对联,都叫书法或书法作品。书法与写字究竟有没有界限,怎样界定,只有鬼知道。两种现象同时出现在专业的报纸杂志上,叫人一头露水。

    误区十四:老庄哲学、禅意在当前书法审美与创作理论上的空泛与虚无导向。 老实说,老、庄、禅意对指导书法欣赏与创作,在某些方面对某些人肯定有意义。但许多文章连作者自己也说不清,一味的空对空缠绕,不敢面对古往今来的书家与作品,空泛的结果只能导致艺术的虚无。且因指导对象的悟性、境界、书写水平的层次不同,误导就在所难免——认为艺术与老庄、禅意是抵触的,只有梦游时的书写才符合老庄、禅意。而不临帖、不习书,不去创作,有如庄子笔下那只冬眠似的斗鸡,就更符合老庄哲学。  我觉得老子的“道法自然”——矛盾的对立、统一、与和谐之架构理念,陈崇勇(虫甬)先生的“诗性书写”之书写理念,张旭光先生“味道与到位”之审美理念,对一般作者而言,更来得实在、实惠些。

    误区十五:认识上的因循守旧与妄自菲薄。 古人对事物的文化描述(书面)与现实中的语言表述(思维)是不一样的,前者如诗词之浓缩,后者则自由铺展。白话文的推行,使两者实现了同一。今人的大块文章放在古人手里,也许数行字就完成了。文化背景的更替、文化表述的变化,使“文化内涵”有了新的界定和“内涵”,对书法无疑也会带来冲击以及在新文化内涵意义下的审美要求,若总是拿古时候的成规对待今人,不仅无理、也是僵化教条的。今天在书法信息的资源整合,技法的探微与开发,书写上的自觉与强化,都是古人所无法比拟的,成就也是不容否认的。人只能生活在现在与将来,而不能生活在过去,审美的惯性是可以理解的,但发展变化却是永恒的.

            ……拉沓写来,有些絮叨,但理理头绪,心里也轻松了许多。诚然所论不一定准确,但藉此与同道聊聊,增加识见,岂不快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