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该以何种生活态度面对人生?

 昵称33529516 2016-08-03

各位慈怀书友大家好!昨天我们提出了几个问题,核心是我们“应该以何种生活态度面对人生?”,我们今天通过阅读《人生哲思录》的第一部分(P1~33),来探讨“生活态度”问题。

昨晚和书友们在共读群里面交流,有书友提到:“人生好难,思考很累”、“有多少人能想明白?”。

的确,人生有太多的困惑和难处,但我们必须面对,不能因为思考很累就不去思考。否则,浑浑噩噩度过一生,岂不是虚度了,枉为人生一世。

周国平老师在《人生哲思录》开篇第一句就是:“我的人生观若要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真性情。” 在他看来,所谓成功是指把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做好,其前提是首先要有自己真正的爱好,即自己的真性情。只有活出真性情才是没有虚度了人生。

但何为“真性情”对很多人来说却非常迷惑。不知道自己真正爱好什么,或者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把别人的期望,或者自己的虚荣当做追求的目标。

所谓真性情,一面是对个性和内在精神价值的看重,另一面是对外在功利的看轻。也就是说,一个人在衡量任何事物时,看重的是它们对自己身心的意义,而不是某种外在的利益。他喜欢做这件事情,是因为发自内心的觉得事情本身非常美好,他被这美好深深吸引。这样一种生活态度,就是真性情。

可以这样说,凡是出于性情做的事情,为了满足心灵而作的事情,愉悦是一个基本的标准。无论是读书、写作、艺术欣赏、交友、恋爱、行善等等,一切精神活动。如果做这些事情时,不感到愉悦,我们就必须怀疑其中是否有某种利益在强制,使它们由性情生活蜕变成功利行为。

人们经常说,得活出个样儿来。你应该说,得活出个味儿来。

活出样儿是给别人看的,或许也满足了你的虚荣;活出味儿来是给自己体验的,味儿只有自己知道。我们不排斥要活出样儿来,而受苦受累;但千万也别忽视活出味儿来,让自己感受美好。

爱生命

生命是我们最珍爱的东西,它是我们所拥有一切的前提,失去它,我们就失去了一切。然而生命又是我们最忽略的,因为我们拥有它实在太习以为常了。往往到了我们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才幡然醒悟,有时候醒悟已经为时已晚。

对于自己的生命,我们当知珍惜;对他人的生命,我们当知关爱。这也是一个我们必要的人生态度。

生命是宇宙间的奇迹,它的来源神秘莫测。我们必须用心感受这奇迹。珍惜生命,善待生命,敬畏生命。

然而,我们经常看到,如今社会,其他种种原本次要的价值(金钱、权利、地位等等)取代生命成了人生追逐的目标,我们自觉不自觉地为此耗尽毕生精力。静心想想,如此不觉得可惜和遗憾么?

让我们都安静下来,向自己身体和心灵的内部倾听,听一听自己的生命在说什么?想一想自己的生命究竟需要什么?

如果说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自己的内心真正爱好,有自己向往的美好事情要做,知道自己应有的生命态度。那么问题来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又往往面对诸多困难,很多人“理想的生活态度”,和现实生活中做的,往往有很大的偏差。往往陷入“说起来知道,做起来不知道”的窘境。

周国平老师开出的“药方”是:简单、不占有、平常心、自爱自尊、超脱。

简单

今天我们先来说简单。说简单真不简单。

一个古老的真理: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自古以来,一切贤哲都主张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不为物役,保持精神自由。

一个专注于精神生活的人,物质需求必定是十分简单的。人的肉体需求是很有限的,无非温饱,超于此便是奢侈。如今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复杂了,技术和信息的发展,让我们得到很多方便,却不是自由。物质生活的方便和享受,要付出精神上的代价。

智者的特点是:一方面,很少的物质就能使他满足,另一方面,再多的物质也不能使他满足。因为,他的心思不在这里,真正能使他满足的是精神事物。

如果我们把太多的精力给了物质追求,就没有心思来照看自己的生命和心灵了。

很多人会说,是如今的环境迫使自己不得不为物质生活疲于奔命。的确,有时难免要有求于人和违心做事。但是我们扪心自问,这些是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如果你能肯约束自己的贪欲,满足于比较简单的生活,就可以把这种疲于奔命减少到最低程度。

很多东西,我们之所以觉得必需,只是因为我们已经拥有了它们,我们舍不得扔掉;或者周围的别人已经拥有了它们,我们也想要有。

有一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去繁就简。如果你知道自己来日不多时,只能做一件事情,你就会知道什么是你真正想做的了。

我们明天再聊“不占有、平常心、自爱自尊、超脱”的话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