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年,我们一起跑偏的择偶标准

 圆角望 2016-08-03





择偶标准似乎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


不论什么样的场合,都可以根据当时的状况,抛出类似的话题供大家讨论。


谈恋爱的能聊,单身的也能聊;结婚的能聊,分手的也能聊;18 岁以下能聊,18 岁以上也能聊。这么老少皆宜,又无伤大雅的话题真是不多见。


面对选择伴侣这件人生大事,即便再无心的人都应该有所考虑,毕竟除了周围的七大姑八大姨帮你惦记着以外,自身的荷尔蒙分泌液会不断提醒你,是时候该考虑一下了。


于是从情窦初开的年纪开始,就会不断有各种疑问跳进你的脑子里。比如说:


为什么我喜欢 TA,TA 不喜欢我?

为什么优秀如他,找的女朋友不过如此?

以她的姿色应该可以嫁个更好的人啊?

能找到这种对象,TA 真是捡了大便宜!

......


这些疑问除了变成茶余饭后的八卦谈资以外,也反映出了我们自身的困惑,到底找什么样的人才靠谱?幸福伴侣到底应该如何寻找?


这次我们不妨用排除法,看看择偶路上都会遇到什么样的坑,先把错误都避免掉,那个与你白头偕老的人估计就会慢慢出现了。


选择范围并不大


社交工具的发达,大大地增加了我们认识新朋友的机会。


打开微信,查看联系人,下拉到最后看看上面的数字吧。我曾经在周围做过一次小范围统计,每个人的好友数量少则 300~400,多则 700~800,有些社交达人甚至已经突破了千人大关。


不过虽然这一个个头像被贴上了好友的标签,但是实际上有多少人能够称之为真正的 “朋友” 或 “熟人” 呢?


如果有人跟你说,我好友上千,那你几乎可以马上断定这个人不靠谱,或者 TA 对于好友的定义太过肤浅。




根据人类学家 Robin Dunbar 的理论,由于人类的认知局限,我们能够维持的熟人关系不会超过 200 人,通常情况只有 100 多一些而已。


也许有人觉得 100~200 其实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但是这里定义的熟人不光指你认识这个人,更表示你了解和这个人的交往经历,以及 TA 和你认识的其他人之间存在何种关系。


所以从单纯的数字上来看,Robin Dunbar 提出的并不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但是如果把每个人相对他人的复杂关系考虑进去后,每多一个人都是指数级地增长。这也使得我们的脑容量,即便已经进化了许多,依然不能适应庞大的关系网。


所以如果你想要找一个靠谱的伴侣,起码应该让 TA 先进入你的熟人圈。不然连熟悉都谈不上,更不能说如何谈恋爱了。


看着是不是让人有点沮丧,就算是极限的 200 人,其实都不算很多。好比小学的时候每个班 50 人,总共四个班的人数就是你这辈子能交到的好友数量了。


不过这里有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就是你择偶的待选人数并不等于熟人人数。除非你是双性恋,不然合理的备选人数又需要再次减半。


好吧,以下我们讨论的人数范围就限定在这 100 个人当中。不要觉得少,后面还有更多严苛的标准让你觉得找到 TA,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条件不能选太多


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男朋友?


经济条件好,家庭环境优,教育背景牛,面相身材佳,兴趣爱好广......


如果要女生们畅想自己的 Mr Right,估计你能收获一个十全十美的男人,并且还爱她。


还好现实生活没有那么溺爱她们,意淫的时候随意纵容,但是到了实打实开箱验货的时候,往往发现和自己的预想不太一样。


这不是商家故意拿了 PS 过的照片骗你买,是你的有色眼镜本身造成的色差。我们现在先用统计学矫正第一步。


按照统计学来说,不论你想要多少标签,最终能留下的最多只有三个。


因为既然是筛选条件,你就肯定希望对方是高于平均水准的。再加上这个世界就是分布不均的,要求越高人数就会急剧下降。




我们这里不妨保守一点,比如你想要的这三个标签基本上是挤进了前 30% 的人。那么这么一算下来,30% 的三次方就会变成 2.7%。


再加上我们在上面已经说过的 100 人的异性熟人圈,我们就能知道实际上能够满足这个条件的人连三个都不到。如果其中的任何一个标签的标准再提高几个百分点,很容易就只剩下一个候选人。


所以不要觉得自己的要求不高,无非是长得帅一点,家境好一点,性格温和点等等。其实正是这过一点点的要求,让你连最后那一个候选人都筛除出去了。


数量不多别浪费


用三个标准在 100 人里面挑出几个候选人,这是不是让你感到有些绝望呢?没关系,还有更绝望的。


本来三个条件已经非常少了,但是我们大部分人还是会浪费其中的两条。那就是把太多的心思放在 “相貌” 和 “财力” 上面了,或者至少有两个条件和它们相关。


这也不能怪谁,我们从基因上就是被设计成这样的,长期的进化过程让我们自然不由自主地成为了 “外貌协会”,并且 “见钱眼开”。


男人分两类,喜欢美女的和非常喜欢美女的。判断一个男人诚不诚实,就问他是不是喜欢美女就好,说出否定答案的人基本上都可以归到不诚实一档里了。


其实这也不能怪谁,男性的这项择偶标准其实只是为了后代有更大的几率存活。因为长得漂亮的人基因上更有可能没有病变,并且第二性征突出,恰好说明了她在荷尔蒙分泌旺盛的青春期保住了性命,这种女子通常免疫系统也很发达。


虽然美貌是男人无意识的选择,但是这种选择下依然含有自身的逻辑。


财力能够带来幸福感其实更加有限。科学研究表明,在贫困线以下,财富确实会影响到双方的幸福,但是一旦越过贫困线,金钱能够带来的幸福感非常有限。


这也是女生们千万不要只为了钱就把自己嫁出去的原因。研究显示,人类对于大喜大悲的承受力通常最多维持 18 个月。即便你中了几亿的彩票,一年半以后也会对它无感。飞来横财尚且如此,更不用说那个只为了钱而嫁的男人了。


所以说即便只有三个选项用来筛选,我们大部分人还是会不由自主地浪费掉其中两个。相貌和金钱对于长久的幸福,其实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矛盾标准要避免


很多女生在描述自己的理想伴侣的时候,总是希望对方什么都好,并且最后不忘加上一句:并且只爱我一个。




比如她们脑中的男人要浪漫、幽默、性感,有魅力,与此同时对其他女人完全绝缘。


如果说之前的标准还是在找一个十全十美的人,那现在的这个标准完全就是在找一个不可能存在的人。


因为这些标准本身就是矛盾的。一个男生有魅力,但是不能招别的女生喜爱;一个男生幽默,但是只能逗你开心;一个男生身材好,但是只有你能看到。


醒醒吧,好东西大家都喜欢,世界上不存在那种只有你看得到,但是其他人全都选择性忽略的好东西。


不知道是不是这些年流行的各种韩剧,或者是媒体中不断渲染的完美主角,使得大家在择偶这件事上,渐渐脱离了真实的状况,而去追求一些难度系数颇高的事情。


这篇文章虽然没有告诉你如何选出你的 “Mr. Right”,但是它能帮你早早认清一些 “Mr. BuCunZai”,也算是一大进步吧!


别问我为什么没有 “Mrs. Right”,因为这个世界上压根就没有这个词。


她们的别名叫 “Mrs. Always Right”。


校订:吴巍、姚色丰


    ▲


一句话,一张图




新生大学精选文章,建议你也读一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