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美的事物,古人总想多加诠释,用上诸多溢美之词。
故而,荷花的雅称,数不胜数。比如:芰荷——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芙蕖、菡萏——花已发为芙蕖,未发为菡萏。容华——汉《淮南子》夫容——汉《子虚赋》水芝、水华——西晋《古今注》蕖仙——宋《鸡川子·荷花》水旦、水芸、泽芝明——《群芳谱》浮友——清《广群芳谱》等等,不一而足。因荷而起,因荷而得,多为清雅和美的物事。比如荷花茶、荷叶酒。
荷花做茶,即为荷花茶。
芸娘会在夏日巧制荷花香茶,这是沈复《浮生六记》中,最动人的细节之一。原书记载:“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茶叶少量,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
这种利用天然荷苞熏香茶叶的方法,并非芸娘首创。早在倪云林的私房菜谱《云林堂饮食制度集》中,这一熏茶巧法已经出现。相比芸娘的做法,云林堂熏制莲花茶的程序,更为考究:莲花茶,就池沼中,早饭前、初日出时,择取莲花蕊略破者,以手指拨开,入茶满其中,用麻绳扎缚定。经一宿,明早连花摘之,取茶纸包,晒干。如此三次,锡罐盛,(封)口收藏。 用荷叶饮酒,即为碧筒饮。碧筒饮三字,带有凉意,清冽淡雅。 七月流火,酷暑炎炎,荷塘是个纳凉的好去处。荷塘中央的水阁,门窗早已卸下,四面的风,皆被驱赶到了这方水阁之中。阁内摆有一张凉床,其上铺有竹席,摆了瓷枕。床头另有冰盘,盛满大块的冰,散发凉意。古人就在这处荷塘水阁纳凉消夏。
酒杯现取现用,有顺手拈来的意趣。取来带茎的荷叶,刺穿荷心,使刺孔与空心的荷茎相通。然后,在荷叶中贮满美酒,澄澈的酒,被碧叶托举,晃来晃去,十分诱人。再将空心的荷茎弯成象鼻状,从茎的末端吸酒。古人将这种风雅的饮酒方式,命名为“碧筒饮”。所以,荷叶杯,又有碧筒杯之称。 据考证,碧筒杯最早始于魏晋。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酒食》,写了一则魏晋的雅事:历城被有使君林,魏正始中,郑公悫三伏之际,每率宾僚避暑于此。取大莲叶置砚格上,盛酒三升,以簪刺叶,令与柄通,屈茎上轮菌如象鼻,传吸之,名为碧筒杯。 夏日宜苦,经过荷茎浸润的美酒,除了青荷的清香,更多一份清苦绵长,所谓“酒味杂莲气,香冷胜于水。”东坡有诗:碧筒时作象鼻弯,白酒微带荷心苦。咏的亦是荷叶酒。执荷柄饮酒,想来入口的是酒香,指尖留下的则是荷香。只是,彼时的白酒非今日的白酒,单指酒的颜色。
饮完酒后,还可细细把玩手上的荷叶。阔大的荷叶,舒卷、光滑、碧绿,毫无呆板之气。大的荷叶,几乎可以裁成一件衣裳。难怪屈原:制芰荷以为衣兮。这样简洁的线条,圆成一个又一个舞裙,鼓鼓的,灌满风,敞在阳光之下。“野田田而虚翠,水澹澹而空碧”。荷叶完美诠释,简单即是美的理念。摈弃那些繁枝冗节罢,真正的美,不过就是随意天真,不事雕琢。 饮碧筒酒成为古人一种独特的消夏生活方式。唐代士大夫们在宴饮时,喜折新鲜荷叶做酒具,唐人赵璘《因话录》记载:“暑月临水,以荷为杯,满酌、密系,持近人口,以筋刺之。不尽,则重饮。” 至于明代,赏荷之风则以苏杭为盛。西湖碧波之上,人们划舟入荷叶深处,饮碧筒酒,直到皓月当空,尽兴而返。古时太湖边上有一“消夏湾”,夏日到消夏湾赏荷一时成为时尚,当时“游人放棹纳凉,花香云影,皓月澄波,往往留梦湾中,越宿而归。” 每每读到这些,让人真想穿越时空隧道,做一回古人,饮一回风雅。
至于佐酒之物,宋人林洪《山家清供》载有“碧筒酒”一条,云:暑月,命客泛舟莲荡中,先以酒入荷叶束之,又包鱼鲊它叶内。俟舟回,风薰日炽,酒香鱼熟,各取酒及酢。真佳适也。此处言及在湖中泛舟,取荷叶杯盛酒,佐以荷叶包的腌鱼,美酒与酒食俱有荷叶的清香。荷叶的用处甚多,旧时肉铺亦常备,大荤之物,用荷叶包裹,会少去许多腻味。 除了荷叶盛酒,古人还别出心裁,以荷花为杯,别有一番风雅之趣。
元人陶宗仪在其著作《辍耕录》,便有介绍荷花做杯的方法:饮松江泗滨夏氏清樾堂上,酒半,折正开荷花,置小金卮于其中,命歌姬捧以行酒,客就姬取花,左手执枝,右手分开花瓣,以口就饮,其风致过碧筒远甚,余因名为解语杯。 将小巧的酒杯,置于荷花之中,饮用时,左手执枝,右手分开花瓣,以口就饮。陶宗仪认为,荷花杯的风致远在碧筒之上,美其名曰“解语杯”。若说碧筒酒,喝的是一首纳凉曲的话,那么解语杯,喝的就是一阕虞美人,各有其好。喝完酒后,解语杯另有妙用。撷取荷瓣,夹于画册,可以免蛀。但荷瓣易发霉,画留霉迹,亦为憾事。 夏日入乡村,遇见一池荷花是件快事。看荷随意长在水边,颇有野趣。再加之,周边即是人家、菜地、家禽、稻田,更有烟火气息,荷花亦隐隐带有人气,变得可亲起来,花中储满的正是人世的美意。微风袭来,几位农人走在荷塘边上,听不见他们的声音,远望就如一幅山水画轴。 如今,东篱把酒,共话桑麻的情景依旧可见。碧绿荷叶虽然没有沿袭古风用来饮酒。但是,软糯酥烂的荷叶粉蒸排骨、清香四溢的荷叶清粥,再配以三杯两盏淡酒,又苦又热的夏,便在荷的清凉意中滑了过去。这儿,是天意少了一分,人意反倒多了两分。
久居在此,会觉和人世越发亲近。乾坤在此,云天在此,人与花皆在岁月之中。怎一个“好”字了得呢? ![]() (▲最初见荷叶杯,是看了明人陈洪绶的《隐居十六观》中的一幅,一隐士坐于野外石头上,美滋滋地啜饮荷叶形制杯中的酒,觉得十分呆萌可爱。)
![]() (清 金廷标 《莲塘纳凉图》 )
作者:小瓷 来源:沉木花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