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走了,没有了拜地打拱,没有了摇尾乞欢…… 小白是一条流浪狗。2015年正月里的一天早上,楼道里来了一条小白狗,约摸三四个月大,小小的,瘦瘦的,不叫不闹,怯生生的蜷缩在楼道角一边。原以为是周边人家走失的,就任它去了。第二天早上,它依旧蜷缩在那儿,不叫不闹,怯怯生生。也许是夜里太冷的缘故,楼道里散落一地的塑料袋碎片,大概是小东西夜里靠咬扯杂物来祛除寒冷和饥饿,排解寂寞和思念。把楼道清扫干净后,找来一个纸盒,放在楼道拐角,算是它临时的家了,女儿怕它冷,非得拿出她自己的旧绒衣铺在纸盒里。寻来一个旧瓷碗,盛上一碗饭,淋上一勺油汤,放上几片小肉,小东西见我放下瓷碗,歪着头看了看我,摇了摇尾巴,接着两前肢前抻,屁股后翘,作拜地打拱状,模样滑稽可爱。打拱完毕,它才走到碗前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接下来几天,它依旧没走,依旧不叫不闹,每天依旧朝我拜地打拱一番后才吃我端去的饭菜,吃完后就安静的睡在那小窝里。十来天过去了,小东西还是没走,也没有人来问询认领,于是我就当流浪狗正式收养起来了。剩菜剩饭倒了可惜,给小东西吃了反倒觉得心安。 “小白”是对面楼的女孩起的名。我开始喊它“虎子”,可它一直弱弱的,憨憨的,两只耳朵总是向下耷拉着,没有一点公狗应有的威武,喊了几天就没喊了。后来我一直吹口哨唤它,比他们喊“小白”管用多了,嘬嘴一吹,“嚁”的一声,它就撒欢的跑来……大概是从小就流浪的缘故,小东西很懂事,从不在小区周边大小便,整天也很安静,听不见它的叫声,以至我一度以为它是只哑巴狗。直到三个月后,才难得听到它一两声叫唤,想必是它对居住的环境熟悉了,有了家的感觉了吧。或许是知道流浪的辛酸,小东西对来访的狗狗都很客气,从不欺生,总是很亲热地和它们玩耍嬉闹。也从不护食,来访的小狗都能在它的碗里解馋,有时候它甚至故意留一点给来访的狗狗。 小区的人对小白很友好,经常拿剩菜剩饭喂它,它与他们也很亲热,常常一大早就陪小区彭老头去六角楼广场晨练,还风雨无阻。它还经常担负看护小区的任务,有陌生人来小区,它总要吼上几声,提醒小区人注意。如有陌生人从小区骑车过,它总是叫唤着跟上一截路才作罢,仿佛那人是骑走了小区人的车似的。女儿也渐渐喜欢上了小白,还专门网购了一箱火腿肠,说是给小白加餐,改善伙食。每天放学回家小白都在小区门口欢快地迎接并跟随女儿撒娇。小白上到一楼,就止步不前了,乖乖地掉头下楼,偶尔也上二楼,但从不进房门,真是怪事。 小白胆子很小,大部分时间都在小区里睡着,只跟我出过两次远门。一次是接夜自习的女儿,我在前慢慢骑车,它跟在后面欢快地跑着,到了学校门口,它兴奋不已,往我身上直扑,仿佛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要与我分享这份快乐。回去的路上,小白被两条大狗追击着,它没命的乱窜,幸好终于摆脱追击,安然随我回家。一个月后的夜晚,它又随我出去了一次,也许是受不了街道穿行的车流和闪烁的灯光,它一直很紧张,紧紧的跟着我,寸步不离。这次以后它就再也不跟我上街远行了,其实我也很担心它上街被车撞着。 小白和我最亲近。一见到我,它就围着我不停的撒欢,或直立、或打滚……小白最喜欢我给它按摩了,一给它按摩,它就一动不动,闭着眼睛美美的享受着。如果停下来,它就往我身上直挤靠,非得我给它按摩几十下才行。有时它仰躺在地上,毫无顾忌的展示它的胸口,任我按摩。记得一本书上说,如果一只狼躺在地上主动向人展示它的胸口,就表明那个人是它信赖的朋友。因为它把自己最薄弱的部分展示出来,足见是何等的信任。狗与狼是近亲,我想狗的这个动作一定也有这种意思,这就如同人类一样,只有相互最信任的人在一起,才毫无顾忌,敞开心扉…… 小白走了,养了十个来月,就被那可恶的遭天遣的偷狗贼害了,那么乖巧的狗,他们怎么下得了手啊。都说狗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可为什么这忠诚的朋友却总是沦为人类餐桌的火锅? 小白走了,我总是默默祈祷,盼望出现奇迹,希望有一天能再见到它那可爱的身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