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铁1号是异想天开吗?

 云中明月亮 2016-08-03

    巴铁1号是异想天开吗?

2016-08-03 maomaobear看科技1519评

日前,巴铁1号在秦皇岛试验的消息吸引了大众的眼球。按照媒体的说法,巴铁1号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全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空中巴士。巴铁1号试验车为一节车厢,车长22米,宽7.8米,高4.8米,额定载客数为300人。

其实,这个车的争议已经有好几年了,支持方在看到假想图以后就说这是人类交通史上的革命,而怀疑方则提出车辆使用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且指出这种车的实用性有限,而工程方面完全需要全新探索,是上项目骗钱的。

而如今,这辆车不仅从设计图纸变成了样车,还准备试验了,这种立体交通究竟靠谱不靠谱,是设计人异想天开,还是真的有用?这种立体交通会如何运行呢?

一、空中巴士是谁造的?

这个空中巴士的创意来自于宋有洲,以前的名字叫立体快巴。

宋有洲不讳言自己是小学学历的民间科学家。他属于脑子很聪明,愿意琢磨的人,搞过很多小发明,而且投入了商用。这个空中巴士只是其中之一。

立体快巴是2010年在北京科博会上火起来的,其创意令各方侧目。而这个项目真正变得尽人皆知是2010年《时代》周刊年度50大“最佳发明”里面把这个空中巴士与世博英国馆、苹果iPad同列榜上。

当然,创意只是创意,从创意到样品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样品到可以商用的产品又需要大量的金钱与时间,而最终上路还需要政府的规划与支持。

宋有洲做点小生意,远没有这个能力。此时今创集团出手了。

今创集团前身为江苏剑湖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轨道交通车辆装备研发、生产为主,多元化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

主要产品有高速动车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和普通列车内饰装备,是中国中车的车的长期供应商。

这家公司上次出名是因为被牵连进张曙光的案子,但是这家公司的技术实力远不是民科小公司能比的,它有丰富的轨道交通车辆制造经验,有强大的技术实力。

今创集团看上了宋有洲的创意,利用其轨道交通上的技术与积累,用几年时间把图纸上假想图变成了试验车,这就是巴铁1号。

二、是异想天开,还是确实有用?

其实,2010年假想图一出来,各种吐槽就不断。在空中巴士底下的车怎么拐弯?这么高的巴士,怎么过信号灯?一路上高的花花草草碰到怎么办?

其实,这里有一个误解,就是空中巴士的巴士两个字,让人认为这个东西是解决城市市内交通的。

把这个东西放进北京四环或者上海内环,当然是作死的节奏,稍有智商的人就会吐槽。

但是,我们要看到这个东西的优势。按照设想,这个东西是可以与城市公路并行的,不耽误公路行车,不需要新铺设轨道,不需要拆迁,不需要钻地,只要在公路两侧稍作改造即可,专用轨道的造价只有地铁的五分之一。

可以改造公路,但是要求宽阔的空间,尽量减少路口,不要拐弯,你能想到什么呢?对了,高速公路。

如果高速公路一路的桥梁承重没有问题,那么只要在现行高速公路两侧改造,这个东西就可以跑了。

普通快速路,一级路,二级路也都可以改造。

那么这个东西相比汽车的收益在哪里呢?

在于电力驱动和大容量,一个车厢数百人,由于它的道路与空间都是独占的,间隔完全可以达到地铁的水平,几分钟一趟。快速完成一路上的大人流运输。而且它不会堵车。

运量能比地铁,而对基础设施改造要求低,现有郊区高速(市区高速空中有各种障碍物)都可以利用。这种东西最适合的地方就是从市区边缘到卫星城。

所谓空中巴士替代的不是巴士,而是城际的轻轨。

现在很多二线城市在扩张,但是还没有修从主城到卫星城的轻轨或者地铁,而从主城到卫星城公路是现成的。

如果这个空中巴士成熟,那么地铁、轻轨、空中巴士三者之中,空中巴士成本是最低的。

轻轨要占地,要拆迁,现在你用二线城市,一线城市的郊区土地,拆迁是天价,而空中巴士用公路就行了。

地铁要挖地,空中巴士直接在地面铺设轨道,也便宜多了。

所以这个东西确实有用,但不是替代公交或者市内陆铁的,而是完成卫星城与主城之间的大容量客流。

基本的场景是,用户在卫星城到达站点,一路空中巴士快速到主城边缘,然后换乘主城内陆铁去上班。

因为空中巴士可以沿路设置大量站点,所以一路都会成为市中心1小时,2小时经济圈。公路时代是高峰是要堵车的,平时开车1小时,堵车3小时也到不了,油费来回一天就得100多元,根本成不了经济圈,而修这个空中巴士就可以。

这个东西不是异想天开,而是确实有用。

三、空中巴士会如何运行

这个东西被吐槽,很大程度是其示意图不清楚,轨道不封闭,十字路口跟着红绿灯走,这个东西不可能有效率。

而如果我们把它当作轨道交通来理解就没有问题了。

这个空中巴士只是轨道修在公路两侧的一种火车,道路内的汽车与轨道不能有交集。

就是说,在十字路口,或者轨道用高架的形式直接开过去,或者公路下挖下去,在轨道下方设立十字路口和红路灯,完成汽车的拐弯和交叉。

空中巴士全程轨道都是与车辆,行人没有交集的,轨道本身应该用矮墙与车辆行人隔离开,严禁翻越。

车辆,行人要穿越道路,必须通过天桥,或者地下通道,不能让车辆行人与空中巴士并行。

至于大货车,大客车高度超标的问题,只要在轨道内道路的各处设立限高杆即可。空中巴士运行的线路,大货车大客车都无法进入。

这样,在一些空中不那么混乱的城市,空中巴士进入市中心也有一定的可能性,当然,过大的人流压力会给让地面站点难以承受,这个东西主要还是用在卫星城与主城的连接。

四、从试验到实用有多久

目前,就巴铁1号的车本身来说,现在仅仅是造了一部不知道能不能稳定跑下来的样车,空调都是外挂的普通家用空调,要通过各种可靠性测试,改进的能正常跑,没有几年时间是不行的。

所以,这个车要成熟的跑下来,达到量产的要求,至少需要几年,而建设一个试验段,在真实路况下去跑,发现各种问题,逐一去解决至少也要几年。

所以,我们至少要10年以后,才有可能看到这种空中巴士投入使用,如果其中某个环节出来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个项目就没有期限了。也许15年,20年,也许更久。

理想很美好,但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