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味药,号称妇科圣药

 阳光贝贝海清清 2016-08-03

 

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当归调血为妇人要药,有思夫之意,故有当归之名”。 古人将当归分为归头,归身,归尾和全归四种,认为,当归头、身、尾和全归功效不同,归头、归身,均擅长补血润肠通便。归尾擅长活血调经止痛。全当归集头、身、尾于一体,所以既能补血润肠通便,又能活血调经止痛,为女科圣药。

这味药,号称妇科圣药,看过中医的女神大多都用过。

由于很多中药方剂中都使用当归,所以在我国古代医籍中又有“十方九归”之说,并称之为“药王”。

当归以甘肃岷县的最好,为道地药材,故又称为秦归、西当归、岷当归。

人体不离气、血,女子以血为本,气血互根互用。当归兼具补血活血之功,善能调经止痛,故有“妇科圣药”之称。

一、妇科圣药 当归善能调经止痛。

如具有:育阴补肾、调经止血。治疗崩漏的胶艾汤方(《金匮要略》)。由阿胶、艾叶、当归、白芍、地黄、川芎、炙甘草7味药组成。(后世医家把原方中炙甘草略去,称为 胶艾四物汤)。心脾两虚,失眠,纳差,月经量多,出血不止,肢倦乏力。方如归脾汤。妇女气血两虚兼有瘀滞,月经不调,方如八珍益母丸。用于血虚血淤导致的月经过多,方如桃红四物汤。治疗月经延后,或宫寒不孕,如温经汤。治疗妊娠腹中绞痛,方如当归芍药散。治疗产后血虚寒凝,瘀血阻滞证。方如生化汤:全当归24克,川芎9克,桃仁(去皮尖,研)6克,干姜(炮黑)、甘草(炙)各2克。

二、十方九归 被称为“药王”。

1、用于补血,主治失血过多,血虚阳浮发热证。肌热面红,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方如当归补血汤(当归12克,黄芪60克)。又如圣愈汤(《兰室秘藏》)(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党参,黄芪),功能补气补血,摄血。再如八珍汤(四君子汤合四物汤)气血双补;十全大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八珍汤加肉桂,黄芪),温补气血;人参养营汤(即十全大补汤去川芎加陈皮,五味子,远志),用于治疗 气血不足,虚劳咳嗽,疮疡不敛,崩漏不止等症。

2、当归活血,可与活血化瘀中药配伍,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如治疗胁肋受伤,瘀血留著的复元活血汤,具有活血祛瘀,疏肝通络功效。如治疗胸部血瘀疼痛的血府逐瘀汤;血瘀气滞形成包块,方如膈下逐瘀汤;瘀血留阻小腹,寒凝血瘀的少腹逐瘀汤;瘀血挟风湿,经脉痹阻,经络不通的身痛逐瘀汤。另外,如治疗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的补阳还五汤。由:黄芪(生)120克,当归尾6克,赤芍5克,地龙(去土)、川芎、红花、桃仁各3克组成。

3、用于治疗湿热,风湿,湿疹,风疹搔痒等方剂都有当归。如治疗肝胆实火,或肝经湿热下注的龙胆泻肝汤;治疗阴虚火旺所致盗汗的当归六黄汤。治疗湿疹的自拟清热除湿消疹汤(生地20克,当归15克,荆芥15克,防风12克,蝉蜕10克,白蒺藜20克,白藓皮15克,首乌藤30克,苍术12克,苦参10克,地肤子15克,蛇床子15克,甘草10克。)又如,治疗风疹,湿疹的消风散(《外科正宗》;治疗心血凝滞,内蕴风热,皮肤疮疥,或肿或痒,或脓水浸淫,或发赤疹瘩瘤的当归饮子( 《重订严氏济生方》)。治疗冷风顽痹的独活寄生汤等。

4、当归还可以用于寒滞经脉,四肢厥冷,如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温中补血,调经散寒的当归生姜羊肉汤 (《金匮要略》)

5、当归具有养血润肠通便功效,用于治疗血虚便秘,方如润肠丸(《沈氏尊生书》)组成:生地,当归,枳壳,桃仁,火麻仁。

6、当归还可以用于治疗肺肾虚寒,水泛为痰,或年迈阴虚,血气不足,外受风寒,咳嗽呕恶,喘逆多痰。痰带咸味,或咽干口燥,自觉口咸等。如金水六君煎(当归,熟地,半夏,茯苓,陈皮,炙甘草)

7、当归还可以与清热凉血药配伍,用于治疗胃火牙痛,或牙龈出血等,如清胃散;用于治疗中气虚。由于气血互根互用,于补气升阳中加入补血养血的当归,可补血益气。方如补中益气汤。还可与清热解毒,凉血活血药配伍,用于治疗疮疡肿毒,方如仙方活命饮。如热毒炽盛之脱疽,方用四妙勇安汤,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本方由银花、玄参、当归、甘草四味药物组成。

综上可知,当归用途广泛,说当归为“妇科圣药”,十药九归,为中药之王一点都不为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