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体质的症状容易气短(呼吸短促,接不上气),喜欢安静,不喜欢说话,说话声音低弱,容易感冒,常出虚汗,经常感到疲乏无力。舌淡、胖嫩、边有齿痕,脉象虚缓。 气虚体质,但主要表现为脏腑功能不足,尤以肺脾两脏虚损为主。气虚体质可用药物调理。 人参、甘草、白术、当归、陈皮、黄芪、升麻、柴胡、茯苓等药材具有补气之效。 本篇文章重点讲述的是黄芪! 黄芪是重要的补气中药,可治疗气虚表卫不固所致自汗,气虚外感诸症;也可脾气虚证,虚弱倦怠,泄泻,中气下陷,脏器脱垂,食少纳呆诸症;肺气虚证等。 黄芪具有排毒、消肿、利尿的作用,用黄芪泡水和对我们身体非常的有益 若是给黄芪搭配上一两味其他的中药,又会出现什么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黄芪与山药 黄芪补益脾气。山药益脾气养脾阴固精。二药合用,补不滞气,养不腻滞,共奏益脾气养脾阴之效。此为施金墨治疗糖尿病的有效配伍,可降低血糖。治疗溃疡病,辨证选用二药,有补气止血作用,有利于溃疡的愈合。 黄芪与薏苡仁 黄芪补益脾肺元气运毒托毒。薏苡仁清利湿热,解毒排脓,兼能健脾扶正。二药合伍,一以补气扶正为长,一以渗利通行为主,补运托毒,相辅相成,共成益气行水,运毒托毒之功。衰弱性疾病用之有振痿起沉疴之效,但须坚持服用才有较好疗效。 黄芪与益母草 黄芪益气行水,托毒运毒。益母草活血祛瘀,利水消肿,解毒。二药合用补通兼施,补不壅滞,通不伤正。临床用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属气虚水血瘀滞者,随证配伍二药,有较好消水肿、消蛋白尿、降血压、改善肾功能等作用。肝硬化腹水属气虚血瘀水聚者,用之有较好疗效。 更多养生食谱,关注微信号:健康食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