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不久前,应邀参加一个读书论坛并主持了一场沙龙。 一位从学校辞职后创办课外辅导机构并获得巨大成功的男士在发言时说了这么一个意思:现在家长最大的心愿就是让自己的孩子考上大学,我们就为家长提供这样的服务满足他们的心愿,教育不就是这样吗?扯其他都是空的。 作为一个课外辅导机构,把帮助孩子考上大学、考个好大学作为利润增长点,这完全没有问题。但如果认为教育就是如此,那是胡扯了。 沙龙结束作总结时,我对这位创业者的魄力和成功表示了敬佩,也直率地提出,那样的言论有“教育暴发户”之嫌。 暴发户往往很自信。政治暴发户容易觉得自己掌握了宇宙真理,经济暴发户则多认为自己对形势的判断是不会有错的,教育、演艺圈的暴发户则喜欢煲鸡汤,弄些似是而非的段子、金句吸引眼球。 这种情况,很多年前就有了。为此,我写过一篇《警惕成功者的自信》,再捞出来充一下数。 B 事情的背景是,有位年轻的校长发了一个题为《教师,丢掉你的怨妇情结》的贴子,鼓掌叫好者有之,讥讽批评者有之。贴子不算太长,全文抄录如下: 教师,丢掉你的怨妇情结 作者: – verybeautiful 首先请不要激动。写这文章的我是一个从教5年的教师。获得的荣誉有一些,最得意的是学生最喜欢我,班主任及其他学校领导也做过,现在是校长。我最了解教师的甘苦,绝对没有任何讽刺教师职业的意思。 一、 教师凭什么来获得社会的尊重? 难道仅仅是因为做了教师?那不成了官僚主义了么? 难道是因为自己觉得太委屈、太难。那就辞职不干。如果对教育有感情就不要抱怨。 难道因为收入低?收入高的行业你绝对可以去做,只要你有那个本事。 难道因为现在的孩子难管?总不能叫其他行业的人来管。如果真是那样据我所知有许多人的才能足以管理好学生乃至一所学校。你敢向社会叫板么? 二、什么样的教师才值得社会尊重 1、热爱学生。 2、业务精通师德高尚。 3、心理健康人格魅力强。 4、会笑的老师。不会笑的一定是认为教师职业苦不堪言,请回家。 5、宽容通达。 三、一点建议 学生选任课教师。学生、家长选班主任。班主任选政教主任。业务骨干选教导主任。全体交教师选校长。教学管理坚持大循环政策30年不变。 一个工作仅5年的青年教师已经是校长了,如果其中各个环节都是合理合法的,那么这的确是不小的成绩,至少本人十分地钦佩。我也相信这位年轻的校长说的是肺腑之言。 坦率地讲,我认同他所说的值得社会尊重的教师所应具备的条件,最后一点建议我认为很有现实意义。我想对这个贴子提出严厉批评的众多网友应该不会对这两点有什么异议。这个贴子之所以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最主要是贴子的标题“教师,丢掉你的怨妇情结”以及“教师凭什么来获得社会的尊重?”提出的几个反诘刺激了许多人――这其中就有我――的神经,让人兴奋。 的确,许多教师在网上抱怨,现实生活中教师的牢骚也不少。一个人如果终日沉溺于牢骚之中,就会消极无为不思进取。这位校长的贴子为这些人敲了警钟,而且我以为也是敲得及时的。可是换一个角度思考,这个贴子又让我感觉很不舒服。因为这位校长在“教师凭什么来获得社会的尊重”这一问题上的反诘多有不当。 C 下面一一分析之: “难道是因为自己觉得太委屈、太难(?)。那就辞职不干。” 这话说得可是太轻巧了些。或许这位校长不知道,曾经教师辞职可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社会上有招干考试什么的,都要特别说明教师不许参加,以免动摇“师心”。 这几年就业压力大了,教师的收入增加了,乐意当教师的人多了,我们的校长不必再放下架子苦口婆心安抚教师了,转而高昂着头底气十足地说:“你委屈吗?那你辞职好了!”、“你觉得收入低?收入高的行业你绝对可以去做,只要你有那个本事。”校长这样说话有没有道理且不说,至少他在对教师的理解与尊重方面一定是不足的。他可能是在用头脑思考,但一定不是在凭良心在讲话。当然这年头可能人们最不希罕的就是理解与尊重了,最不值钱的就是良心了。考虑到这位校长只有5年的工作经历,讲他没有良心或许过分了些,但他对刚刚过去的历史了解不多是肯定的。 这位年轻的校长接着说:“如果对教育有感情就不要抱怨。” 这就让人觉得校长说话理太偏。有道是“爱之深,恨之切”,一旦“恨铁不成钢”发点牢骚有些怨言不是很正常的吗?教师对工作有牢骚有怨言,正是对教育有感情的表现啊,难道校长没听说过“哀莫大于心死”这句话?有人说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冷漠,这话讲得非常深刻。 现在的孩子难管(难教育),这是许多教师的共同感受,也是家长们的共同感受。我们这位年轻的校长对此也有高论,他说:“据我所知有许多人的才能足以管理好学生乃至一所学校。你敢向社会叫板么?” 校长的意思大概是说,教师这份工作社会上许多人都会做,而社会上的其他工作我们教师就不行了。这话说得很武断,不如干脆讲“没有张屠夫,不吃混毛猪”就是了。凭能力,当然会有许多人能管理好学生管理好学校,问题是校长所说的这许多人他们都愿意当教师吗?而教师向社会叫板,改行做别的并取得成功的其实并不少。如果教师出去再多些,怕又会有新的禁令出台了。不知到那时,我们的这位校长会不会认为这是对教师实行的特别保护性措施。话再说回来,一个人就只会教书,不会干别的;他也愿意教书,不想做别的,这就一定是缺点?就不能有些意见发点牢骚了? D 归因理论中有一种叫“自我服务偏见”的防卫归因,即人们常常从好的方面来看待自己,当取得一些成功时,常常容易归因于自己,而做了错事或遭受失败之后,怨天尤人,把它归因于外在因素。有“怨妇情结”、爱发牢骚的人出现“自我服务偏见”的概率比较大,有意思的是这位校长在劝告别人“丢掉怨妇情结”的同时,自己可能也犯了“自我服务偏见”的错误:他在批评有些教师怨天尤人把失败归因于外在因素的同时,可能多少存在着一种倾向,即认为一个人的成功是靠个人努力的结果。他之所以这么说,依靠的正是自己的成功经历――五年间由普通教师成为一校长之长。他的贴子与其说是理性思考的结果,不如说是个人成功经验的一个小结,只是他采取的形式是对那些爱发牢骚具有“怨妇情结”的教师的批评。 事实胜于雄辩,但不经理性地、全面地分析的事情也最能欺骗人。人们常犯以偏概全、经验主义、把偶然性当成必然性等诸如此类的错误,原因就在这里。有个基本的常识,一样东西之所以显得格外的重要让人十分重视,常常不是因为它真的如此重要,只是因为它的稀缺。也就是说,当这样东西不再是稀缺的,它的重要性也就大打折扣了。比如早些年,一个人在工作上取得了成功总是不会忘记――其实说不敢忘记可能更符合事实――感谢组织的关怀、感谢领导的支持、感谢同事的帮助,最后趁着别人不注意时稍稍提及一下自己的主观努力。其实现在谁都知道,那些年我们的社会客观条件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是很不利的。如今,个人发展有了一个相对良好的社会环境。许多人就把成功归结于自己的主观努力,并从个人的经历中提练出一条自以为是也颇能迷惑人的理论:只要你努力,你就会取得成功。这是成功者的自信,却不是科学的分析。它能给人以启迪,也可能误导一个人。当成功者带着这份自信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对此抱有必要的警惕了。 农民可以通过上大学、经商办企业等形式成为有钱人、城里人,但我们不能得出结论说当前中国农民的贫穷源于农民的惰性。相反,我们现在正在进行户籍制度的改革; 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名师名家,这并不等于我们的教育制度就十分完美。教育领域是计划经济最后一个堡垒,这话似乎并没有完全过时。 …… 做任何一项具体的工作,在任何历史时期,个人的努力都是十分重要的。有人说:路,是人走出来的可换个角度看,人,又何尝不是路走出来的呢?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应该少发牢骚踏实工作,努力取得个人事业上的成功;作为一个社会的公民,我们在努力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应该有权利、也有义务呼唤社会更加公正、要求制度更加透明;作为一个教师,我们也有理由要求得到一个合理的考核标准、正常的教学氛围。虽然这不是靠一个、两个普通公民或普通教师能够做到的事情,但我们应该对此给予必要的关注甚至有时我们需要呐喊,最最起码,我们应该有发牢骚的权利。 我愿意听取成功者的经验,但如果这种经验隐含着对我的基本权利的否定时,我会对此抱有足够的警惕,并将毫不犹豫地对这份成功者的自信予以反击。说穿了,这份自信多是以一时的成功为依托,其实质就是以成败论英雄。 你可能喜欢: 茅卫东:很多人努力一辈子也没有找到自己 茅卫东:摒弃那种培养流氓的爱国主义教育 茅卫东:你追求的真是你想追求的吗? 茅卫东:欲做人而不得的时候,也不要努力将自己从流浪犬升级为看门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