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刹—风穴寺,位于河南汝州市市区东北9公里处风穴山,“中原四大古刹”之一。 汝州风穴寺的佛教传承,初为天台,后为临济。唐开元间,有天台七祖贞禅师在此修习止观。唐末,禅宗临济宗之三祖南院慧,四祖风穴延沼,五祖首山省念皆在汝州广弘佛法。史料称'至南院以下,皆佛祖正传,灯灯相续。彪炳史录者,虽曰不尽出于风穴,然源流相承,肩比踵接,汝海宗风,一时独盛。固亦法运中云龙风虎之会也欤。' 佛教传承历史悠久,初为天台宗,天台七祖贞禅师长期住持风穴寺,成为天台宗的大本营。 五代时期,禅宗最优秀的支脉临济宗取而代之,在风穴寺将临济宗发扬光大。 清初,临济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祖再住风穴寺传法,故风穴寺有'天台临济两祖庭'之说。与少林寺相比,风穴寺历代高僧多为学富五车的文豪,保留和传承着儒、释、道大量的精华内容,让学者专家们流连忘返,自古就有'武少林、文风穴'的说法。 《风穴志略》载,龙山阳侧有大小二风穴洞,洞深数十里,天变时,洞内出风,猛不可挡,故名风穴山,寺因山而取名“风穴寺”。 远远望去,千峰绵延。其中一峰苍柏叠翠,山脚溪水潺潺。溯流而上,斗折蛇行,曲径通幽处,深山藏古寺。又因主峰出云,云气晓暮咸白,故又号“千峰白云禅院”。 汝州风穴寺风景区主要景点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风穴寺、上下塔林、风穴寺国家森林公园等组成一个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有机结合的旅游景区。 风穴寺虽是北方寺院,却不沿中轴线布局,而是依山就势而建,具有江南园林风光。周围景观星罗棋布,素有八大景、七十二小景、三十六福地之称。更重要的是风穴寺保存了祖国灿烂的文化遗产,现存唐至清历代建筑140余间。 唐开元二十六年所建的“七祖塔”为全国现存七座唐代高塔之一;宋代悬钟阁内悬挂一口宋宣和七年铁铸大钟,重9999斤,被誉为“中原第一钟”; 中佛殿为金代建筑,为单檐歇山式,梁架结构科学严谨;涟漪亭是河南仅有的明代双层六角亭;西面山坡上的上、下塔林是我国第三大塔林。 寺内现存有明代汉白玉石佛和缅甸送的佛像及明代嘉靖年间石佛30余尊、木雕佛像7尊。 寺内碑碣林立,或记事、或题咏,楷、草、隶、篆风格迥异,存有唐代的尼陀罗咒、宋代的经幢、元代的塔铭。另外,风穴寺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资源丰富,有乔木树种槐、侧柏、麻栎、岫松等,独具特色,十分诱人。 风穴寺景色优美,四季宜人,故名闻中外,被誉为中州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吸引了海内外诸多佛子游人。 千年古刹风穴寺最为典型。风穴寺有珍珠帘、大慈泉、锦屏风、吴公洞、望州亭、玩月台、升仙桥、悬钟阁等八大景;有小龙门、石龙头、活凤尾、东山仙人等七十二小景和冬暖、夏凉的三十六福地。风穴寺保存了唐、宋、元、明、清历代的文物和建筑,被专家称为“古建筑博物馆”。 其中最完整的三个建筑是唐代七祖塔、宋代悬钟阁和金代中佛殿,这三个建筑被称作是风穴寺的三大国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