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主忠妾 (妾为仁厚)

 红谷斋主人 2016-08-04

 ——《烈女传·节义传

                    

                忠义自保

               

关键词:慈惠有序

 提示:这里讲述了一个因奸杀人的故事,故事的用意不在破案,而在于涉案的媵妾,在忠义不能两全的情况下,如何机智的处理好了这件事情,而且自己也得到了好的归宿,落下了“慈惠有序”的褒奖,获得了忠全其主,终蒙其福”的福报

人们常常处于两难的境地,进退不得,左右不是,上不得上,下不得下,得罪谁都不行,让谁不高兴都麻烦,怎么办?不忠的事不能干,不义的事不能行,更不能见利忘义,出卖良心。最好以静止动,静观其变,相信“公道自在人心”,相信“无言不酬,无德不报”……

 

周主忠妾者,周大夫妻之媵妾也。(“媵”,“媵,送也。”[1]古代贵族女子出嫁,必有陪从,“古者嫁女,必娣侄从之,谓之媵。”[2] 有姐妹同嫁一夫的,也有宗亲女子陪嫁的,地位较高者,就是正妻,陪嫁者就是媵妾。媵妾有服侍主夫和正妻,即主母的义务。)大夫号主父,自卫仕于周,二年且归。(这位周大夫名叫主父,是从卫国来的,任职两年后,回到卫国。)其妻淫于邻人,恐主父觉,其淫者忧之,妻曰: “无忧也,吾为毒酒,封以待之矣 。”(因奸杀人,自古有之。男人久居外地,妻子寂寞难耐,红杏出墙,可以理解,但是要杀亲夫,非闹出人命来,那就不是寂寞难耐的问题了,而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大明律》规定:“其妻妾因奸同谋,杀死亲夫者,凌迟处死,奸夫处斩;若奸夫自杀其夫者,奸妇虽不知情,绞。”[3]人言“最毒莫过妇人心”,为什么?自己作下了,一旦暴露,就是个死,与其死,何不一不做二不休!一晌贪欢,两条性命,戕害几个家庭。悲哉!)三日 ,主父至 ,其妻曰 :“吾为子劳,封酒相待,使媵婢取酒而进之。媵婢心知其毒酒也,计念进之则杀主父,不义,言之又杀主母,不忠,犹与因阳僵覆酒,主父怒而笞之。(奸情杀人的事件,转变成忠义难全的道德拷问。虽然自己是被动的,是听命于主母的,但是毕竟是杀人,是同案犯,并非主谋,却是主犯。杀死主父,是不义;不听主母之命,是不忠。媵妾急中生智,佯装不小心把酒打翻了,救了主父一命,却吃了主父一顿鞭子。)既已,妻恐媵婢言之,因以他过笞欲杀之,媵知将死,终不言。(结果又吃了主母一顿更狠毒的鞭子,差点丢了性命。什么叫委屈求全?这就是委曲求全。这顿鞭子,比主父的鞭子更要命。主父发“无名火”,主母发“有名火”,“无名火”易消,“有名火”难平,看见你就来气!恨不得打死你!)主父弟闻其事,具以告主父,主父惊,乃免媵婢,而笞杀其妻。(亲弟弟前来插一杠子,事关同胞兄弟的安危,当然要以实相告了。)使人阴问媵婢曰 :“汝知其事,何以不言,而反几死乎?”(“阴问”这个词用得好,还是怕老婆啊!再说,正妻鞭笞小妾,还需要理由吗?你不悄悄地打听?)媵婢曰 :“杀主以自生,又有辱主之名,吾死则死耳,岂言之哉!”(既然知道了,就没有必要藏着掖着的了。做人难啊!得罪谁都不行,谁都得罪不起,不如一死了之,一了百了。)主父高其义 ,贵其意,将纳以为妻,(男人怕老婆,长女人的脸,是息事宁人;男人休妻,则是男人的权利,理由俯拾皆是,何况正妻图谋杀人,铁证如山。)媵婢辞曰 :“主辱而死而妾独生,是无礼也。代主之处,是逆礼也。无礼逆礼有一犹愈,今尽有之,难以生矣 。”(把事情摊开,主母必死,妻子的位置,就是小妾的了。但是媵妾不愿意这样干,不愿意背谋夺主母位置的罪名。背叛主母是无礼,代替主母的位置是“逆礼”,身背两个罪名,还能活吗!)欲自杀,主闻之,乃厚币而嫁之,四邻争娶之。(这是最好的归宿。邻人争娶之,就是说,大家都知道此女子即忠又义,是个好女人。忠义好不好?好,一万年也是好。你的人,不忠于你,你乐意吗?你周围都是不义之徒,你高兴吗?)君子谓忠妾为仁厚。夫名无细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彰。(待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天底下就没有不透风的墙。偷人,做得细不细?细;事情密不密?密!有了歹心,就有歹志,就有歹胆,手无缚鸡之力,就敢举起刀子,不惜双手沾满鲜血。如此还能隐蔽多久?)诗云:“无言不酬,无德不报 。”此之谓也。这里引用的是《诗经·大雅·抑》中的诗句,本意是:有应有搭,有恩必报,这里借用这句话说明,忠义自有报答。

颂曰:周主忠妾,慈惠有序。主妻淫僻,药酒毒主,使妾奉进,僵以除贼,忠全其主,终蒙其福。

 



[1] 《尔雅》

[2] 《仪礼·士昏礼》注

[3] 大明律集解附例卷之十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