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重磅 | 好消息!明年就可以坐船去北京了! 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彻底断航之后,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契机,京津冀三地将联手打通运河“龙头”,从天津“坐船去北京”将成为现实。 昨天,记者从北京市委宣传部、市文物局等单位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北京的通州区、天津的武清区和河北省的香河县已经签订了通航合作的框架协议,计划2017年计划实现旅游观光性质的通航,2020年实现客货运通航。 千年大运河,载来天津城 京杭大运河始凿于公元前5世纪,经隋朝和元朝两次大规模扩展,绵延1794公里。元朝政府调整了京杭大运河线路,明、清时基本沿袭元朝大运河。大运河是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共同组成,2014年时,京杭大运河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漕运通道和经济命脉。 天津的形成就始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民间有“天津是大运河载来的城市”的说法。大运河天津境内全长140余千米,南运河南起静海区九宣闸,北运河北起武清区木厂闸。 京杭大运河见证了中国朝代兴替、历史变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黄河改道、运河河道淤积、上游水库截留等原因,京杭大运河山东济宁以北失去充足水源而断流,而济宁以南至今仍在通航,发挥着防洪、抗旱、运输、灌溉等作用。 武清区已对北运河进行治理 作为元代以来船只进出北京地界的“龙头”部分,大运河流经“通州—香河—武清”的段落属于北运河,上承北京市区到通州的通惠河,向下流至天津市内汇入海河。“通州—香河—武清”段运河总长120多公里,其中京杭大运河武清段又称北运河,全长62.3公里。 武清区近年来对河道进行了清淤、拓宽等治理,完善其生态功能,并沿河修建了北运河郊野公园和休闲观光带。治理后的武清北运河滨水景观带,水面平均宽度达140米。武清北运河八孔闸、外环线等河段已经实现旅游通航,游客可以乘坐游船观看沿途美丽风光。分别长约39公里和21公里的通州段、香河段运河也将按计划进行治理。 据了解,天津将把运河打造成为“水清岸绿、功能完善、产业齐全、布局合理”的京津冀“水上通道”。据介绍,水运的运输成本仅相当于公路的1/7、铁路的1/3,相对来说成本低、运量大。同时还具有重大的生态功能,可促进南北交流。 市交通运输委此前表示,本市确有恢复北运河通航的计划,由于运河通航涉及到河道大规模清淤、桥梁改造,甚至是铁路改道等大量工作,且需三地配合,工程量较大,预计需要一定时间才有望实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