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出拳发不上力?

 淡泊宁静致远斋 2016-08-04

为什么出拳发不上力?

2016-08-03 圣明的拳击自习室

为什么出拳发不上力?

点击播放GIF/180K

最近一直有人在问,为什么总感觉出拳发不上力?下肢力量不能有效的传到上肢,我也蹬地转髋了,但力量还是发不出力量来,是核心力量不足把力量分散了吗,求解。

首先我们普及一下基础概念,拳击是以碰撞的方式击打目标的。击打过程中,冲量和动量的关系为:Ft=mv2-mv1。

F是出拳击打的目标,拳头与目标接触过程中,作用于目标的平均作用力。t为拳头与目标的碰撞接触时间,V2为碰撞结束时刻的速度,V1为碰撞开始时刻的速度,m为拳头的质量。所以,想要增大击打效果,在排除技术动作对错的情况下,有两种方式:1,缩短击打接触时间 2,增大碰撞接触时拳头的速度。

点击播放GIF/998K

从上述公式来看,如果你出的拳想有效的打击对手,最基本的就是要让拳头在击打时获得较大的动量mv。那么正确的出拳姿势和发力技术就变得非常重要了。而拳击本身的出拳发力方式,就是为了更好地使动量传送到手臂,使拳头获得更大的速度。那么如何使拳头获得更大的动量呢?这就需要运用正确的鞭打发力技术动作。

人体可以简化为一个多环节体的模型,将身体各部分简化为各个环节(足、小腿、大腿、躯干、上臂、前臂),各环节由关节相连。在运动时,人体相关的环节很像一条铁链将各关节环环相扣。因此,在对人体运动进行研究时往往可以将人体简化为环节链(运动链)。

点击播放GIF/1015K

在一些体育运动中,当相关环节链末端产生最大的速度和力量时,肢体的运动形式往往表现为由近端环节到远端环节依次加速与制动,各环节的速度也表现为由近端到远端的依次增加。我们把这种在克服阻力或自体位移过程中,肢体各环节依次加速与制动,使末端环节产生极大速度的动作形式称为鞭打动作。原理也是根据动量守恒原理,当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的动量是保持不变的。随着远端环节质量m的减少,动量mv不变,v就会增大。

点击播放GIF/1.1M

国内科研人员通过对我国优秀的拳击运动员(一级运动员以上)的后手直拳、前手平勾拳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实验研究得出:后手直拳和前手平勾拳的发力特征符合鞭打动作的定义。

躯干像一个质量很大的鞭根 , 假设动量没有损失 , 当躯干的动量传递到肢体末端时(比如拳头) , 由于拳头的质量相对于躯干小很多 , 因此手(拳头)环节会获得很大的速度 。拳击属于重竞技项目,按不同公斤级别进行比赛。因此在平时训练中增加躯干部位的肌肉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点击播放GIF/1014K

再回到鞭打动作。鞭打动作的要求是:整条运动链的肌肉发力顺序的正确,以及各环节的加速和制动。如果这中间动量传递过程出错,就会导致动量无谓的消耗,比如运动链条断了(断链),或有相对薄弱的环节,动量就会打折扣甚至无法传递出去。

至于为什么总感觉出拳时蹬地转髋,力量无法传到手臂,其实很简单:要么练的少,要么你出拳技术动作不正确。

正确的肌肉发力顺序和出拳时的制动技术是力量传递的基础保障。也可以理解为,正确的出拳姿势,会带给你力量。


点击展开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