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言杂语74——《明史》中的倭寇(下)

 昵称503199 2016-08-04

微言杂语74——《明史》中的倭寇(下)

(2016-05-11 02:11:05)

            微言杂语74——《明史》中的倭寇(下)

 

倭寇常年侵掠我沿海,而边海一些奸民往往与之勾结。海防大臣朱纨严令,凡捕获交通联络者,不必请命,立斩。由是,浙闽内陆一些倭寇首领因利益受损而怨。朱纨又数次奏疏朝廷,历数大户勾结串通倭寇情状。于是闽浙人皆恨朱纨,闽人尤甚。巡按使周亮即闽人,上疏诋毁朱纨,请求改巡抚为巡视,以消减朱纨权力。倭寇在朝中同党亦竭力附和周亮之请,致朱纨以擅杀罪名被罢官,随后朱纨自杀。自此四年未设海防巡抚,海禁废弛,倭乱益甚。

明代祖制,浙江设市舶提举司,以中官(太监)主持,驻宁波。有商船来岸靠泊,提举司负责平准货物价格。及至嘉靖朝,尽撤天下镇守中官并撤市舶,而滨海奸人遂趁机谋利。禁止海上交易后,这些人移至官宦贵人之家,或欺骗或恐吓进行走私生意。若干大奸如汪直、徐海、陈东、麻叶等以内陆不能得逞,悉数逸藏海岛为倭寇主谋。倭人听其指挥,诱之入寇。海中巨盗遂穿倭人服饰并用其旗号,分派舟船抢掠内陆,皆获大利。由是,倭患日益加剧,朝廷决定恢复设置巡抚旧制。嘉靖三十一年(1552)七月,命佥都御史王忬任巡抚,然而此时倭势已不可扑灭。

 

                                                          倭寇凶悍

 

明初,沿海要塞置卫所,设战船。有都司、巡视、副使等职官署理,控制周密。至嘉靖朝,承平日久兵备松懈。每遇盗警乃临时募集渔船巡哨。如此兵无训练,船非专业,见寇船至,皆望风逃匿。以致贼船猖獗。嘉靖三十二年(1553)三月,大奸汪直勾结诸倭大举进犯抢掠,贼船数百艘掩海凶猛而至。浙东、浙西、江南、江北,滨海数千里同时告警。倭寇攻占昌国卫所。四月侵上海县,掠江阴,攻乍浦。八月,劫金山卫,犯崇明及常熟、嘉定。三十三年正月,倭寇自太仓掠苏州,攻松江。后又至江北,掠通州、泰州。四月攻陷嘉善,破崇明,再侵苏州,入崇德县。六月,由吴江掠嘉兴,返回时屯兵柘林。倭寇纵横往来,若入无人之境。巡抚王忬已难有作为。未几,王忬改任赴大同,以李天宠代浙江巡抚,又命兵部尚书张经总督军务。遂紧急征兵,协力进剿倭寇。

是时,倭以川沙漥、柘林为总巢。次年,贼寇抢劫船只侵犯乍浦、海宁,陷崇德,转掠塘栖、新市、横塘、双林等地,攻德清县。五月,贼寇会合新倭,突犯嘉兴,至王江泾。遂被张经率兵击剿,张经斩倭首级一千九百馀,馀众逃至柘林。其他倭再掠苏州境,延及江阴、无锡,出入太湖。

倭,大抵真倭占十之三,从倭者十之七。倭寇逢战事,乃将其所掠之人作为前锋。其军法严峻,人皆拼死而战。而官军懦怯,遇敌即溃逃。嘉靖帝派工部侍郎赵文华督察军情,赵颠倒是非功罪,各军更加涣散解体。总督军务张经、浙江巡抚李天宠皆被逮,以周珫、胡宗宪代之。一月后,杨宜代周珫。

倭寇勇猛凶悍,江、浙无不蹂躏。倭寇常以六七十人或一二百人为一股,抢掠十数县,流害数千里,杀伤三四千人。官军历时两三月始得剿灭。嘉靖三十五年(1556)二月,胡宗宪改任总督军,阮鄂为浙江巡抚。胡宗宪请求遣使谕日本缉捕岛寇,招还通倭奸商,准许其立功赎罪。遂得旨。即派宁波蒋洲、陈可愿前往日本。不久,陈可愿返回,言称至日本五岛遇见汪直、毛海峰,二人说日本内乱,国王与相臣俱死,诸岛无人统领,须走遍诸岛传谕。又言有萨摩州者虽已为寇,但非其本心,乞求互通贸易,杀贼效力。便留蒋洲传谕各岛,而陈可愿返回。

胡宗宪将此上报。兵部言:“汪直等本是沿海在编户民,既称归顺就该放弃兵事。而其却不言兵事,只求开市通贸易,宛如属国,其奸叵测。宜令督臣严加备御,并让汪直等剿除舟山诸贼巢穴以证明自己。”嘉靖帝从之。当时两浙皆被倭寇侵掠,慈溪遭焚杀最惨,余姚次之。浙西柘林、乍浦、乌镇、皂林之间皆系倭寇盘踞巢穴,有二万馀人。七月,胡宗宪奏言:“贼首毛海峰自陈可愿回来后,于舟山、沥表两次击败倭寇。又派人招御各岛,先后归顺。请给予重赏。”兵部令胡宗宪便宜行事。

 

                                                汪直伏法,倭患渐平

 

当时,大奸徐海、陈东、麻叶正联合围攻桐乡。胡宗宪设离间之计致其内部生乱,徐海遂擒获陈东、麻叶,尽歼其馀众于乍浦。不久,江南、浙西诸寇稍事平定。江北、浙东倭寇亦先后被官军所袭。

汪直盘踞海岛,与同党王滶、叶宗满、谢和、王清溪等,各挟领倭寇称雄。内陆官军皆加强皆备,倭人多被剿戮,甚至有些岛寇无一人返还,于此怨恨汪直,汪直亦渐渐感到不安。胡宗宪与汪直系同郡。胡派人安排汪直母、妻、子移居杭州,令蒋洲送去用度并让给汪直写信招其回乡。汪直得知家属安然无恙,颇心动。嘉靖三十六年(1557)十月,汪直率四十馀人抵达舟山岑港。海防将吏以为倭寇至,陈兵列阵以备。汪直乃派王滶入见胡宗宪,称:“我来和好,何故陈兵待我?”王滶即毛海峰,系汪直养子。胡宗宪款待甚厚,发誓并无用兵之意。汪直让胡宗宪送一位高级职官作人质,胡即命指挥夏正前往。汪直终于登岸,胡宗宪大喜,给予优厚礼遇。胡宗宪令汪直去杭州谒见巡按使王本固。汪直见王本固,王遂将汪直移交至司法衙门惩办。王滶闻知大恨,将人质夏正支解(剁碎)并烧船登山,踞岑港坚守。

逾年,新倭大至,屡犯浙东三郡。原在岑港倭寇移至柯梅,造新船出海。嘉靖三十七年十一月,贼寇扬帆南去,靠泊泉州浯屿。掠同安、惠安、南安诸县,攻福宁州,破福安、宁德。次年四月围攻福州,一月不撤。福清、永福诸城皆被攻毁,延至兴化,又奔袭漳州。倭寇全部移至福建,甚至潮汕广州之间亦纷纷有倭警传闻。至嘉靖四十年(1561),浙东、江北倭患逐渐平息。四十一年十一月,倭寇攻陷福建兴化府(今莆田),大肆杀掠,并占据平海卫。倭寇在浙江时,攻陷州卫所及县城数以百计,但从未攻破府级治所城垣。兴化平海卫被倭寇占据,远近震动。朝廷遂急调俞大猷、戚继光、刘显诸将领合击进剿,收复兴化,其他被侵犯州县亦为诸将所破。福建倭患亦平。

其后,广东巨寇曾一本、黄朝太等与倭勾连。隆庆时,侵犯抢掠数县,并转至雷、廉、邛三郡。万历二年(1574)倭寇又犯浙东宁、绍、台、温四郡。八年犯浙江韭山及福建澎湖、东湧。十年犯温州,又犯广东。十六年再犯浙江。而此时的沿海疆吏已吸取嘉靖年倭患教训,海防严整,贼寇皆失利。侵掠广东倭寇乃为海上流寇(蜑贼)梁本豪勾引,势头尤其猖獗。总督陈瑞调集重兵进剿,斩首级一千六百馀,沉贼船百馀艘,梁本豪亦被斩。万历皇帝特为此告谢郊庙,宣捷受贺。

有明一朝,通倭之禁甚严。街巷小民皆相互指以“倭”为詈骂,甚至以“倭”噤其小儿女。一时谈倭色变。(本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