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专家:彭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外科 前列腺炎是不是肾虚?我要不要吃些补肾的药?或者买一些补肾的保健品?这个病会不会影响肾功能?如何有效地治疗前列腺炎? 这是患者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他们把前列腺炎与中医的“肾虚”等同起来了,这完全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
“肾”在西医和中医的理论中有着不同的概念。西医谈论的“肾脏”,主要是指人体的泌尿系统器官,其功能是尿的生成与排泄。由肾脏清除血液中的代谢产物及调节细胞内外液体和溶质浓度,使体内环境保持稳定。肾脏疾病包括内科的肾炎、肾病、肾衰(尿毒症)、泌尿系感染等,以及外科的肾先天性畸形、肿瘤和结石等。 而中医所说的“肾”,除了涵盖西医的泌尿系统功能之外,还包括人的生殖系统功能,中医理论认为“肾藏精,主发育生殖;主水液代谢;生髓、通脑、主骨,其华在发,开窍于耳,通于二阴”。简言之,肾为人体先天之本。因此中医所说的肾,含义很广。 慢性前列腺炎属于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其症状有排尿异常、会阴部及周围疼痛,严重者可有程度不同的性功能异常和全身性神经衰弱等。按中医来说,前列腺炎的发病部位在肾与膀胱,与肾有密切关系。慢性前列腺炎中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肾虚”的症候,但多数病人并不存在“肾虚”,所以说不能把二者等同起来。
中医认为,任何一种疾病都存在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意思是说,相同的病,具体到不同的个体,都有一个特殊类别,比如治疗前列腺炎就要分清病人是以实证为主,还是以虚证为主,这关系到我们的治疗是虚则补之,还是实则泻之,弄反了就会使虚者更虚、实者更实。 一般来说,慢性前列腺炎分为湿热下注型(实证)和肾虚型(虚证)两大类。 湿热下注型(实证) 症状:尿频、尿痛、尿等待、尿后余沥、会阴及周围疼痛、阴囊潮湿,多见于患病时间短,身体素质较好的人,他们没有肾虚的症状。 辩证选药:中医认为此证因为体内湿热过盛,积于肾与膀胱所致,治疗上要清热利湿,通利水道,佐以化瘀通窍,病即可逐渐好转。假如治以补肾,就会使病邪深伏,黏腻难解,可选中成药如宁泌泰、泌淋清等。 肾虚型(虚证) 症状:排尿不畅、腰膝酸软、肢寒怕冷、口干舌燥、虚烦多梦、手足心热,并出现性功能的异常。 辩证选药:此证多见于患病较久,或是素体较弱者。在治疗上要补肾(具体讲还要分清补肾阴还是补肾阳),同时仍要佐以清利通窍的药物,可选中成药如知柏地黄丸、右归丸等。 当然,在临床上,虚与实也不是绝对的,有时表现为虚实夹杂,但要分清哪个为主,治疗的方药中有一个主次的区别。
有些患者有肾虚症状,就以为自己病得很重,心理压力特别大,整天琢磨自己的病,干什么都没精神,时常拿一些症状与自己对号入座;还有一些根本就没有肾虚的患者,也总认为自己存在虚证,乱补乱治,往往是花钱不少,病却没治好。 实事求是地讲,尽管慢性前列腺炎较难治一些,但只要专心治疗,按照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处方用药,还是有较好疗效的。另外重要的一点是,除了吃药之外,生活起居、饮食嗜好要注意调养,治养结合,疾病就会逐渐好转,以至痊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