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埋头苦干,反而得不到赏识?

 wyk1014 2016-08-04

今天爱岗位职业专家给大家分享一个精典的职场案例,启发职场人士,如何避免埋头苦干却不被领导赏识,如何干得巧,获得领导认可,获得岗位升迁!

同一所学校、同一个专业毕业,同进一家企业却有不同的待遇?

2013年6月,王琪与刘青毕业于中山大学的企业管理专业,并进入了同一家知名上市企业,担任企划专员的工作。王琪做事努力认真、务实勤恳,常常自动留下来为公司加班,工作到很晚才下班。刘青呢?只见她每天嘻嘻哈哈,工作轻松又愉快,每天都会主动去找主管聊天,给人一种跟主管感情很好的印象。

为什么埋头苦干,反而得不到赏识?

一年后,刘青获得主管赏识得以升迁,并委以重任,王琪则只是获得象征性的加薪鼓励。这让王琪感到非常的不公平,认为刘青工作又没自己认真,只会逢迎拍主管马屁,凭什么绩效考核反而比她好?而且还受到公司和主管的重用。自己为公司付出许多,没日没夜地工作加班,反而落得一场空,于是递了辞呈。

“大闸蟹”事件证明做得多不如做得巧

就在王琪工作的最后一天,总经理找王琪恳谈。刚好中秋节快到了,公司正在考虑该买什么中秋礼物送给客户?总经理说:“王琪,可不可以请你到巿场上跑一趟,看看有没有卖大闸蟹的?”王琪心里很疑惑,不知道为什么要她跑这一趟?因为这并不是她负责的工作。但她还是乖乖地依照主管的要求,搭出租车赶到水产巿场。

过了三十分钟,王琪回到办公室,向总经理报告:“巿场上有卖大闸蟹的。”总经理接着问她:“水产巿场的大闸蟹怎么卖?算斤还是算只?”王琪一脸茫然,无法回答。于是又跑了一趟水产巿场,三十分钟后又回来报告:“水产巿场上的大闸蟹是按只卖的,每只70元。”

总经理听了之后,当着王琪的面,把刘青找了进来,并吩咐刘青:“麻烦你到水产巿场去一趟,看看有没有卖大闸蟹?”刘青马上问总经理:“请问大闸蟹是有什么用途吗?”总经理回答她:“中秋节快到了,打算送客户大闸蟹作为中秋贺礼。”

为什么埋头苦干,反而得不到赏识?

刘青立即出门。过了一个多小时,刘青回来了。一进门,就见她眉飞色舞地拎着两只大闸蟹。向总经理报告:“在水产巿场上我找到两家比较好的卖大闸蟹的摊位。第一家的大闸蟹,每只平均四两重,批发价每只卖70元。第二家的大闸蟹,每只平均六两重,批发价每只卖90元。我建议,如果总经理自家食用可以买四两重的,肚白、背绿、金毛,看起来很新鲜。如果总经理要送人,我建议买六两重的,看起来比较有分量。我各买了一只带回来给总经理参考。”

听完刘青的报告之后,总经理转头问王琪:“你看出你们之间有什么不同了吗?”王琪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赶忙点头表示她明白了。总经理向王琪进一步说明:“一样是去水产巿场看看有没有卖大闸蟹,你们搜集回来的巿场情报与态度截然不同。王琪,你很认真没有错,但是你并没有思考这项任务的需求是什么?只是一个口令一个动作,得来来回回好几趟才能把一件事情做好。而刘青呢?不用我多交待,一次就把事情搞定,她不仅搜集了完整的巿场情报,甚至也提出建议与分析,协助我作为判断的参考。”

王琪听了不禁自惭形秽,她最感惭愧的是,为何她与刘青是最好的同学,居然没有学习刘青的做事优点,暗地嫉妒她。同时,她也很谢谢总经理为她上了宝贵的一课,点醒她的负面思维。

为什么埋头苦干,反而得不到赏识?

如何成为好下属?埋头苦干落伍了吗?

相信很多上班族都在苦思究竟该怎么当一个好下属,如果你想出的答案是 “埋头苦干”,那一定要提醒你,埋头苦干早就落伍了!其实,“下属学”的经典法则之一是:好下属,请记得“抬”头苦干!

为什么埋头苦干,反而得不到赏识?

总结:埋头苦干的员工做事如同工厂作业员,每天只求准时完工、不出错,无需学习怎么让自己变聪明,所以不懂得把握机会以主管为师,“抬头”从主管身上学功夫,增加自己工作中的附加值,如人脉、策略规划及职场敏感度等等。只有自我期许早日在团队中出类拔萃,因而懂得高瞻远瞩的人,才会随时“抬头”注意外在环境动态,拓展思考视野,这也是主管爱用、乐意提拔的好下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