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藏传佛教四大标志

 casgb2006 2016-08-04

西藏行知书

| 旅行 | 攻略 | 驴友 | 高端文玩|

行知书微信 suyatsen

你只知道西藏,但是你知道在西藏路上看到的那些藏传佛教的标志,它们代表的意义吗?

【白塔】

藏族地区是当今世界上拥有佛塔最多的一大佛教圣地。长期以来,由于藏族佛教徒以造塔作为一种修德积福的途径,无论僧俗都热衷于建造佛塔。佛塔作为一种象征宝物,供信徒顶礼膜拜;同时又具有威慑力量能够压制一切邪恶力量的神圣之物,供藏族信徒们祈祷求助。 另外还有一种藏族葬俗中最为尊荣的塔葬。即大活佛的肉身

塔——灵塔。历代达赖、班禅,藏传佛教根本活佛、被称为“呼图克图”的黄教大师,都用灵塔保存遗体。佛塔和藏地灵塔具有很深奥的象征意义。“仙都嘎尔巴说:‘佛塔上的莲花象征六随念;塔基象征十善之地;塔阶象征四随念;塔藏象征法力;塔瓶象征菩提心;塔路(即花蔓)象征圣者及菩提三十七道品;不染世俗的莲花上的法轮象征十力和三近住;观音咒藏象征大慈大悲和十六大空合二为一;塔伞和遮雨檐象征智悲双运;滴雨檐象征事业兴盛;太阳和月亮象征二先知’”。 《弥漫雪域的藏传佛教》载,遍布信奉佛教国度的佛塔,也是陵寝即灵塔,并有着特殊的佛教含意。佛塔最下层的方形基底,表示坚固的地基;其上为水球,再上为火锥;再上为气托;最上为波动的精神或待脱离物质世界的灵气;而以上元素又都由‘趣悟阶路’而登达。这基本上是把佛教的“四界”的思想——土、火、水、空集于灵塔一身,使这四种属性通过灵塔表现为有形物质,可通过视觉观察到的实体。高僧、活佛的遗体保存于这样的灵塔之中,不仅体现了肉体复归“四界”的佛教思想,还象征着出生——生活——死亡——精神——出生……的“生命之轮”,实现永无穷尽的轮回。

藏式佛塔除了它的使用性,可以盛放圣贤的舍利,还可以放置活佛骨灰或遗体以及经书圣物等外,它的更深层意义和象征性,是供广大信教群众朝觐的。因此,我们看到藏地藏式佛塔,既是藏族信徒的一种崇拜对象,又是别具风格的藏传佛教建筑雕刻艺术。反映了西藏古老民族的优秀文化和高超的技艺。更是各个民族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双鹿金轮】

双鹿的标志有两层意义,第一、释迦牟尼佛在成佛后第一次讲经说法的地方叫鹿野苑,此意初转法轮;第二、双鹿是一雌一雄,代表男、女众佛教徒听闻佛法,是佛教徒的象征。

在古印度有一种既像犀牛又像鹿的珍贵动物,平时很机敏,但却非常迷恋美妙的音乐。当它们听到美妙的音乐,就会跪下来静静地聆听,甚至在生命受到威胁时都意识不到,完全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所以双鹿也象征着佛教徒即使生命受到威胁也不会放弃听法的坚强道心。

法轮象征佛法广遍。在佛教故事里,经常可以看到转轮王、金转轮王、银转轮王,铁转轮王等概念。轮,是比喻他们的交通工具,无所不达。因此法轮隐喻着佛法可以超越一切而广遍无碍。这个概念很好理解,听闻佛法的人,无论是何等根器和层次的人,都能够听得懂;一般的人接触佛法会感叹它的精彩,而上等根器的人会体悟到它的深奥与博大。总之法轮象征着通达一切。

在西藏的各个地方,你都不会错过经幡的身影,以经咒图像木版印于布、麻纱、丝绸和土纸上的各色经幡一串串,一从从,一片片的散落在西藏大地上,留在我们的心间,留在我们翻过的每一个山口。他们有秩序地固定在门首绳索、族幢、树枝上,在大地与苍穹之间飘荡摇曳,构成了一种连地接天的境界!

这一面面小旗在藏语中称为“隆达”。也有人称之为“祭马”、“禄马”、“经幡”、“祈愿幡”。不过,人们更习惯称它为“风马旗”。

因为“隆”在藏语中是风的意思,“达”是马的意思。风马旗亦称为“风马经幡”。“风马”的确切意思是:“风是传播、运送印在经幡上的经文远行的工具和手段,是传播运送经文的一种无形的马,马即是风。”风马旗的创作与传播,也首先是受宗教意念驱使并为之服务的。它是僧俗信众精神世界与神灵交通的一种媒介物。风马旗的颜色分白、黄、红、绿、蓝五种。在藏族人心目中,白色纯洁善良,红色兴旺刚猛,绿色阴柔平和,黄色仁慈博才,蓝色勇敢机智。“玛尼堆”最初称“曼扎”。意为“曼陀罗”。藏语称“多本”(音“朵帮”),即垒起来的石头之意。在西藏及青海云南等藏民聚居地区的山间、路口、湖边、江畔,几乎都可以看到一座座以石块和石板垒成的。祭坛--玛尼堆。也被称为“神堆”。 这些石堆,藏语称“朵帮”,就是垒起来的石头之意。“朵帮”又分为两种类型:“阻秽禳灾朵帮”和“镇邪朵帮”。“阻秽禳灾朵帮”大都设在村头寨尾,石堆庞大,而且下大上小呈阶梯状垒砌,石堆内藏有阻止秽恶、禳除灾难、祈祷祥和的经文,并有五谷杂粮、金银珠宝及枪支刀矛。
“镇邪朵帮”大都设在路旁、湖边、十字路口等处,石堆规模较小,形状呈圆锥形,没有阶梯,右堆内藏有镇邪咒文,台的石堆内也藏有枪支刀矛。尼玛堆的石块、石板或卵石上大都刻有文字、图像。内容多是藏传佛教的经文、佛尊、动物保护神、六字真言及各种吉祥图案等。每逢吉日良辰,人们一边煨桑,一边往尼玛堆上加石子,并虔诚地用额头碰它,口中不停祷告。日久天长,一座座尼玛堆便拔地而起,愈垒愈高。

西藏行知书,在这里读懂西藏。

雪域高原风土人情,藏传佛教百科全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