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居士,晚号蝯叟、猿叟,另有黑女庵主、耜真、九子山人、闽黔粤蜀使者等斋号,湖南道州(今道县)人。道光十六年(1836年)进士,曾官翰林院编修、提督四川学政等。著有《说文段注驳正》《东洲草堂诗集》《东洲草堂文钞》等。 何绍基一生好古、学古,不仅在篆隶书领域成就卓然,行楷书也独具个人风格。其审美特色主要表现在崇尚古拙,讲求真气流贯,重骨轻姿,尚典雅庄正。其碑学的艺术特色也暗合另一位碑学大家邓石如所总结的“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之说。何绍基在创作上全面实践碑学主张,以其独具特色的书法风貌丰富了碑学实践。在学书的数十年间,他做过许多舍易求难之事,曾于严冬冒雪拓碑,又于晚年晨课隶书不断,所临《张迁》诸碑多至百通以上。此做法犹如他的人品一般,踏实严谨。 ![]() 何绍基隶书《临郑固碑》屏,浙江省博物馆藏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