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冯婷婷:归芍首乌左归饮加减治疗外阴营养不良

 陈鑫医师 2016-08-04
明医公开课第169期
中医打造个人品牌的助推器

作者:冯婷婷
编辑/姜小媛 校对/李邦源


杨某,女,25岁

初诊时间:2012年1月6日
主诉:外阴瘙痒4月

        患者4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外阴瘙痒,昼轻夜重,外阴皮肤色素减退而呈白色,伴外阴皮肤粗糙增厚。带下量时多,色淡黄,无异味。末次月经2012年12月25日,三天净,量中,经行小腹疼痛,可忍受,无腰酸及乳房胀痛等不适。月经及婚育史:患者12岁月经初潮,经期6-7天,周期28-30天,量中,经色暗红,夹血块,无粘液,无痛经,经前无乳胀,无腰酸。已婚未育。现症见:无口干口苦,纳可寐欠佳,多梦,情绪易怒,小便调,大便软,舌暗红,苔薄黄,脉弦细。

        患者以“外阴瘙痒4月”为主诉就诊,属于中医“阴痒”范畴。阴部属肝肾所主,肾藏精,开窍于前后二阴。如因先天不足或胎堕甚密;或久病失养或年老肾虚,耗伤肾精,肾精不足无精化血,阴部肌肤失于濡养而致阴部干涩萎缩,进而出现粗糙变白或皲裂;肝藏血,肝之经络循少腹络阴器,肝肾精血不足,血虚生风化燥导致阴痒。阴道镜检查:外阴色素减退,皮肤粗糙。白带常规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中医诊断:阴痒。辩证:肾阴虚血燥。

西医诊断:外阴营养不良
治法:滋补肝肾,养血润燥,祛风止痒
方剂:归芍首乌左归饮加减。
处方:
白芍15g    当归10g    首乌15g
黄芪15g    丹参10g    熟地10g
山药15g    茯苓15g    荆芥15g
蒺藜10g    枸杞子10g    地肤子15g
鸡血藤15g   山茱萸15g 

8剂,水煎服,每次100ml,每日3次。红光治疗x2次;黄芪霜外涂。

二诊(2012年2月3日)服药后未诉特殊不适,末次月经1月21日,4天净,量中,色暗红,少许血块。纳少,失眠,怕冷,易疲倦,情绪急躁,口苦,口干喜热饮,二便调,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

继用:归芍首乌左归饮加减。
处方:
白芍15g    当归10g    首乌15g
黄芪15g    丹参10g    熟地10g
山药15g    茯苓15g    荆芥15g
蒺藜10g    白鲜皮15g    鸡血藤15g
山茱萸15g    枸杞子10g

8剂,水煎服,每次100ml,每日3次。红光治疗x2次;黄芪霜外涂。

三诊(2012年4月2日)服药后未诉特殊不适,末次月经3月21日,4天净,量中,色暗红,少许血块。外阴瘙痒较前明显好转,纳可眠安,怕冷,易疲倦,情绪较前好转,无口干口苦,二便调,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

继用:归芍首乌左归饮加减。
处方:
白芍15g    当归10g    首乌15g
黄芪15g    香附10g    熟地10g
山药15g    茯苓15g    荆芥15g
苦参10g    白芷15g    蒺藜10g
鸡血藤15g    山茱萸15g    枸杞子10g

8剂,水煎服,每次100ml,每日3次。红光治疗x2次;黄芪霜外涂。

四诊(2012年5月6日)服药后未诉特殊不适,末次月经4月21日,4天净,量中,色暗红,少许血块。外阴瘙痒较前明显好转,纳可眠安,怕冷,偶感疲倦,情绪可,无口干口苦,二便调,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

继用:归芍首乌左归饮加减。
处方:
白芍15g    当归10g    首乌15g
黄芪15g    香附10g    熟地10g
山药15g    茯苓15g    荆芥15g
苦参10g    白芷15g    蒺藜15g
鸡血藤15g    山茱萸15g    枸杞子10g

8剂,水煎服,每次100ml,每日3次。红光治疗x2次;黄芪霜外涂。

按:外阴营养不良指妇女外阴皮肤黏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减退的一组慢性疾病。属中医阴痒,阴蚀范畴,外阴营养不良以阴痒、外阴色素减退伴阴部不适或干涩疼痛为主证,属中医“阴痒”、“阴蚀”范畴。本人认为本病虽为外阴粘膜之病变,实为整个机体脏腑气血机能失调之表现,故中医治疗本病的优势在从整体出发,调整脏腑气血,改善外阴肌肤营养而达到治疗效果。因而疗程较长,但对临床症状的改善见效较快,服药半月后多数病例即可明显缓减瘙痒症状。对伴见的月经失调,失眠心悸,口干便结,五心烦热等症亦同时得到改善。而外阴色泽的恢复则需较长时日(约5~6月) ,故应鼓励患者坚持治疗,树立信心,不可急于求成或时断时续,影响疗效。

        病机多由肝肾阴虚,精血不足,血虚生风化燥所致。本病病位在外阴,主症为外阴瘙痒,日久不愈,昼轻夜重,外阴皮肤色素减退而呈白色,伴外阴干燥萎缩,或粗糙增厚。本病与湿热盘踞阴部或感染虫邪所致的阴痒不同。本病阴痒大多干涩无带,昼轻夜重;而湿热或感染虫邪者大多带下绵绵,色黄气臭,瘙痒不分白昼,多伴阴部充血灼热。治法以滋补肝肾,养血润燥,祛风止痒为治疗大法。方用归芍首乌左归饮加减。左归饮为张景岳所创制,由六味地黄丸去丹皮、泽泻加枸杞甘草组成。本方为纯甘壮水之剂,适用于肝肾真阴不足,火不旺之证。方中地黄滋肾填精为主,山茱萸养肝肾而涩精,山药补益脾阴而固精,三药同用,三阴并补,加枸杞滋肾阴而养肝血,佐茯苓甘草益气健脾,加当归、白芍、何首乌养血补肾,既增强左归饮中熟地枸杞补肾益精之效,又合中医“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加白芷、刺蒺藜、苦参祛风止痒。连续治疗3月,服用一月后阴痒明显缓解,以后时有反复,阴道镜提示外阴营养不良。面积缩小,外阴色泽弹性好转。用于治疗外阴营养不良取得了较满意疗效。

简介

        冯婷婷,中医妇科博士。京城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传人, 川派妇科代表王渭川传人。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主研中医药防治盆腔疼痛病症和多囊卵巢综合症,参研多项自然基金课题、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课题、国家中管局课题,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师从于四川省名中医杨家林、魏绍斌教授,亲临多位名医的指导,深得浙江省名中医冯昌汉真传,在妇科领域有很深的造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