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燕:美国能源圈较保守,投资并购需掌握技巧

 茂林之家 2016-08-04

【编者按:2016年7月28日,由凤凰国际智库主办了“迈过海外风险——2016中国企业国际化法律风险管理论坛”,论坛上公开发布针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法律风险管理的行业评估报告《2016年企业国际化法律风险管理报告》。本次论坛就中国企业在海外所面临的法律风险问题,企业如何通过有效的风险管控来避免巨大损失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高燕律师就中国企业在能源资源行业的海外投资并购进行了分享,提出了中国企业主要面临两大挑战,即投资模式和环境问题。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高燕律师

非常容幸参加这个论坛。我是受我们所同事的委托参加了报告编写。去年的时候一个媒体曾经就希望中国企业加强哪些领域的投资采访了20个国家的官员。第三名的答案是能源、基础设施和农业。大家可以看到,其实我们企业在海外能源走出去还有一些优势,我个人看好能源两个板块,一个可再生能源,一个是石油天然气。

有一则新闻报道,壳牌国际石油公司收购了英国天然气集团。从壳牌这么一个保守的石油公司的行为可以看到,能源行业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天然气领域也是非常受到重视的。我们现在看到在2014年,我们现在其实有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逐渐成为这个园区投资的生力军。2014年使用家庭企业并购金额达到22亿美元,这些投资地区主要是在政治环境比较不太稳定的地区。两个知名的例子一个复星国际2014年的时候澳大利亚收购了洛克石油,他整个的销售金额3.6亿美金,不是一个非常大的收购,但是比较有意思。另外一个大的公司,在哈萨克斯坦收购了一些资产,今年阿尔巴尼亚的收购。为什么这么多公司对油气感兴趣。大家可以看一下具体的环境,那就是全球油价非常低,今年这个油价应该44(美元),整个油气行业处在一个比较困难的时期。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资产价格比较合理,泡沫已经挤出了。我们看数据,今年六前月申请破产的北美公司44家,最债务金额高达481亿美元。这些主要来自于一些炼油勘探开发公司所构成的。今天这个主题谈这个迈过海外风险,我们谈谈并购过程中一些具体的挑战。

石油天然气这个特殊的板块里面,我想第一个挑战对于我们很多没有这个行业从业经验的公司来讲,投资模式在整个全球投资模式来讲主要就是分两大部分。一个是特许经营模式,一个是产品分成模式。中国采取产品分成模式,中国企业签订一些使用合同,这个使用合同中间规定了投资比例,然后产品分成的比例。另外一种模式类似于特许经营,实际上比如说美国的很多油气资产就是应用这种方式,投资人和州或者联邦政府签订开发权益类似于约束性质的合同。投资人要看好两种不同模式,商业结果是不同的,这个投资结构是不同的。我想大家可能知道能源领域的投资通常所以需要资金体量的比较大,我们建议初次涉及这个行业的公司尤其是民营企业要选择一些体量稍微小一点的,中小规模的,比如说资金量5-10亿美金之间,不会承担过大资金的负担,在这个资产选择方面我们也建议客户要尽量避免一些处在勘探期的一些资产,因为这意味着承担很多的风险,很多中国公司会选择一些处在开发过程中的一些中后期的油田进入,这样的话一旦进出之后就有产品的产出,同时的话可以对油田进行一些精细化的过程,从而提高这个利用率。

我们在谈谈第二个在油气行业做并购的一个挑战,就是说是环境风险。这是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面临一个巨大隐患。因为环境污染导致投资方的利益方受重创,一方面给生产项目本身带来很大的一个影响,可能生产中断,可能你要重新花很多的钱投资,另外一方面你可能会受到当地监管机构的一些处罚,同时还会有各种民事诉讼或者其他的索赔的产生。很著名的一个事件大家都知道美国一个著名的公司,埃索跟美孚是两个独立公司,他们花了十多年的时间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各种调查,监管,包括各种诉讼赔偿。整个赔偿金额超过了25亿美金,最后导致不得不跟美孚进行合并。中国企业来讲,简单举两个例子。一个民营企业在两年前我左右在美国阿拉斯加投资一个很小型的投资企业,可能只有几千万的美金,他们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资产,但是实际上大家都知道,这个阿拉斯加即使在美国也是对环境保护非常重视的州,有非常严格的法律,这个客户投资也迟迟拿不到当地环保机构对于汽田开发许可,导致这个项目长期搁置,投资相对而言打了水漂。另外一个很著名的案例,中海油投资的那个,他们花的150亿美金买了这个加拿大公司的项目,去年7月份的时候他们新建了一条输油管道发生了破裂,在加拿大这个地区泄露了将近三万桶的原油,这是30年来北美地区陆上最严重的漏油事件,这个事件处理结果我们不得而知,可以遇见的是这个中海油一定陷入大麻烦,肯定花很长的时间来应对各种调查,同时要进行高额的赔偿。我们也是反复提醒客户,进行海外能源投资过程中,尤其是在这个成熟发达国家的油气项目一定要非常地关注环境保护问题,一定充分了解东道国当地这个法律法规,并且聘请专业中介机构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过去运行过程中发生过哪些环境污染事件,是否拿到了这个运营所需要的一些许可。对于已经发生的污染是否采取什么补救措施等等?同时这个运营过程中也是严格遵守各种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跟环境相关的还有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就是土地。这个土地问题大家都知道中国的法律政府所有,客户未来收购的这些资产很有可能就是跨越了不同了地产所有人之间的一个区块,也就意味着可能跟不同的所有者谈这个主体的问题,或者谈租约问题,你要花很多的时间来进行调研,同时跟不同的地产所有人进行谈判谈价格,有可能新建输油管道,要跨越不同所有人的地域,也有可能跨越北美这个原住民所有保护性的领域,怎么取得原住民代表机构进行谈判,这是大家遇到的问题,一定要给予足够的关注。你拿到了上游的一个汽田或者油田生产权益同时还要考虑到下游油田是不是有这个管线,或者这个油田能不能接驳最后的一个港口,这个港口是不是有使用权,能够把这些天然气运输到下游的这个销售和运输。这是大家必须考虑的问题。以美国为例,美国很多的客户对美国的资产跟兴趣,因为美国本身是一个良性的油气行业是很成熟,相对而言比较健康的一个市场。他是有大型公司运作大型的资产。同时也有一些中小的公司,可能更聚焦在勘探部分,有可能聚焦在冶金服务部门,所以大家可以选择各种各样的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目标公司进行这个收购。下游出口的问题,美国政府的政策允许投资者把天然气出口到跟美国签订贸易协定的国家,美国能源部以及美国联邦委员会的审批。2011年以来,目前只有四个液化机的项目获得了批准,中国肯定就是处于美国的国家之列了。我们拿到上游之后,怎么样想办法把这个天然气通过各种方案拿到中国来,这是挑战性的问题。很多公司都考虑这样的问题,加拿大也有类似的问题,加拿大本身天然气液化工厂非常少,加拿大到美国的管道也是非常有限,受到美国政府的一个管制。同时还有一些问题也值得大家考虑,刚才几位律师也谈到的,我们现在有一些审批过程,融资的问题,资金出境的问题导致我们的投资人在这个竞标过程中可能处于一个不利的地位。像北美的这些买家我们也都接触过,一些他们宁愿接受,他们认为日本来自亚洲这些投资人多是钱多人傻,他们宁愿在北美内部找投资人快速交易,也不愿意找中国投资人漫长的审批程序。因为这个能源圈子尤其在美国中西部地区的是一个很保守的白人为主的文化圈子,我们很多的投资人可能缺乏一些沟通的技巧,还包括我们可能没有专业知识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