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历不同,就业观不同

 茂林之家 2016-08-0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高校大规模扩招后,大学生就业的形势日趋严峻。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特别是近年来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更大影响。大学生就业难除了与国家提供的就业岗位的总数,大学生就业的供求关系,大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是否能适应社会需求等有关外,同时还与大学生择业观念和就业观的正确与否有着密切关系。少数大学生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不理想,或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否有发展前途抱着迷茫(不知道)的态度些行为大学生都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影响自己就业的主要因素,在高等专科学校中的学生表现为更突出。但绝大多数大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认为尚可或是理想的,影响自己就业的因素主要与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有关

不同学历大学生个人就业观显示出有显著差异大学生的就业观不仅是他们在职业选择上表现出来的种种心态,而且是他们自我价值取向在职业选择领域内的某种表现形式。多数学生择业看重工作环境和条件,其中专科生所占比例最大,择业时看重经济收入和待遇者,主要是二本大学生,从中显示出不同学历层次的大学生的就业观的差异,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极显著性意义不同学历的大学生其对自身价值是否能得到社会认可、是否能发挥个人才华和能力等,说明不同层次的大学生都想发挥个人才华和能力,应使自身价值得到社会认可,发挥个性,追求真理,尽力挖掘自己的潜力,施展自己的本领,而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自我实现型有大部分大学生择业看重经济收入和待遇,这种自我实现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是金钱,工作薪水带来的物质享受,把自我价值取向建立在经济的基础上。个人价值观是后天形成的,它在形成的过程中,社会、家庭、学校等群体对个人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由此可见,学校还应加强对大学生个人价值观的教育,正确引导,在大学生中应树立正确的个人价值观和就业观

在调查中发现不同学历层次的大学生,就业时拟采取的就业方式绝大多数是表示要靠自己,部分大学生抱有这种态度,表明当代大学生有着一种自食其力的心态,这是良好的一面。但认为靠父母帮助就业的大学生也不少,也许是高等专科学校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学历低,在校学习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不够,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依靠家长帮助自己就业有关。

大学生就业存在偏面性,多数大学生希望在沿海城市或省会城市就业,进事业单位,从事管理或专业性工作。这些大学生都存在就业理想化的心态,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强烈,对社会、对自己未来的生活存在着许多美好的向往,有着比较强烈的就业动机。但因为他们不能正确地认识社会,客观地评价自己,把就业简单化、理想化,对自己就业的定位往往偏高,认为只要找到“公家”的铁饭碗才算是就业,自己面子好看,名誉和地位双丰收;大学毕业后在私营企业、非国有公司、自己创业等不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能实现个人价值等错误观念,而影响了部分学生就业。

总之,大学生的就业观的主流是好的,多数大学生都把自己个人价值取向定位在应能发挥个人才华和能力上,自身价值应得到社会认可,但在就业观上存在偏面性、理想化。大学生是否有正确的就业观,将会涉及整个社会利益的重大问题,他们对职业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乃至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对大学生的就业观应加强指导和教育,学历的提升也会提高自我的认识与修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