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鸭混养技术,如何让鱼鸭混养双丰收?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收看《科技苑》。从今天起我们为您播出系列节目《合在一起创效益》,介绍几个组合在一起、增产增收的种养技术。今天咱们要去的四川省的隆昌县,在隆昌,农业产业里最有名气的是养鱼,虽然养的品种也是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但是那儿的养鱼模式却很特别,不用饲料产量还高,这呀,多亏了一种特殊的组合方式,一起来看看。 他叫杨世明,是四川省隆昌县云顶镇石鹅村的村民,虽然养鱼有20年了,可这养鱼的收入节节攀升,还是近几年的事。 (采访)四川省隆昌县云顶镇杨世明:这样一亩地过去能够产800-1000斤,现在可以增产,有的可以达到1500斤,有的可以达到2000斤。 杨世明的一亩鱼塘能增产这么多,这跟他近年来琢磨出的一项技术——鱼鸭混养有关。 鱼鸭混养说来也简单,就是水面放鸭,水里养鱼;但就这样做,不仅鱼的产量提高了,还多了一份鸭子的收入。 (采访)四川省隆昌县畜牧局高级畜牧师李代彬:父母代产的蛋,它现在的收购价格是1.58元。根据这个收购的价格来看,一般养一只鸭子,养一只杂交鸭,一年可获利50元左右 一只鸭子50块,按照一亩鱼塘放60只鸭子计算,这收入可就又增加了3000来块呀!不过,当初杨世明往鱼塘里放鸭的时候,想的主要还不是增加收入,而是给鱼塘增氧。 2007年初夏,隆昌县遭遇了一场热浪的袭击,酷热和低气压使不少鱼塘都出现了鱼缺氧浮头的现象,杨世明家也是这样。 发现鱼浮头,杨世明赶紧跑去打开了增氧机。 增氧机开上没多久,鱼就缓过劲来了。可杨世明并没松劲,反而发起愁来了。看情形,最近都是这种天气,这鱼浮头的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可这增氧机要是老开着,电钱可掏不起!一个1500瓦的增氧机,如果每天开上8小时,一个月下来就得多交200块的电费呀! 杨世明开始琢磨,想个什么办法来替代增氧机。有一天,看到自家稻田里的鸭子正在戏水,杨世明灵机一动,能不能把它们引到鱼塘里来增氧呢? (采访)李代彬:鸭子在一定程度上能给鱼塘增氧,主要是鸭子在水面上活动,溅起一定的浪花,可以扩大水体和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增氧的效果。 鸭子趾间有肉质的蹼,游泳的时候,两只大脚掌就像两个红色的桨在水中不停地划动;另外,它们还喜欢扑扇翅膀,击起浪花,这又是划水又是扑腾的,可以让水和空气充分接触,水中的氧气含量就会增加。 在鱼塘里放鸭子来增氧,杨世明觉得自己这个想法不错,可是转念一想,又犹豫了。 俗话说:鸭荤鹅素,这鸭子可不是吃素的啊,散养在沟渠边的鸭子会自己捉鱼来吃,要是把它们放到鱼塘里,那鱼塘不就成了鸭子的食堂了吗?杨世明越想心里越没底,决定请专家来问问。 (采访)四川省隆昌县水产渔政局局长郭兆祥:鸭有个天性要吃鱼,但是吃的是小的野杂鱼,目前人工放养状态下,我们投放大规格鱼种,大规格的也就是说2寸左右,那种它已经吃不了了,吃不到这个鱼,它赶不到鱼的速度,它不会吃到鱼的。 不放鱼苗而放2寸来长的半大鱼,这半大鱼游得快,鸭子赶不上,就不容易吃到了。 经专家这么一指点,杨世明心里有底了,就从当地的养鸭场买来一批鸭子,准备放到鱼塘里。可是,这鸭子却不给面子,怎么也不肯下水,累得杨世明满院子捉鸭。 (采访)李代彬:“老杨,你放的是肉鸭,它水都不下,哪样子增氧呢?” 杨世明纳闷了,肉鸭不也是鸭子吗,它们怎么不喜欢水呢? (采访)李代彬:因为鸭的生活习惯是在水上,但是如果长期没接触水,它怕水,所以肉鸭旱养久了以后,它畏水,它不下水。 这肉鸭一出生就被放在网床上养,除了水槽里边的水,基本上就没有接触水的机会,说白了就是一群旱鸭子,这乍一见着水,害怕都来不及,哪敢下去呀!这肉鸭不行,那得用什么鸭呢?李站长告诉杨世明,用种鸭。 种鸭就是专门负责产蛋、生小鸭的鸭子,为了让它们多产蛋,一般都是放在水上养的。 (采访)李代彬:种鸭喜欢在水里面交配,种鸭养在水里面可以提高蛋的受精率,多产受精蛋,多产鸭苗,提高经济效益。 这种鸭习惯在水里生活,所以也就不存在怕水的问题了。于是杨世明根据李站长的建议,又买来了一批种鸭。 种鸭们根本用不着赶,撒了欢地往水里蹦,又是扎猛子、又是划水、又是扑扇着翅膀,满池塘地游。池水经它们一搅和,就跟开了花似地,好像池子里同时开了好几台增氧机。看来,这鱼塘里的氧气是不用愁了。 可是没多久,杨世明在巡塘的时候,又发现了死鱼。 (主持人)杨世明把死鱼捞上来仔细检查,发现它们死因都一样——缺氧。这放鸭子是为了给鱼塘增氧,而且表面看起来效果也不错,怎么鱼还会缺氧而死呢? 杨世明请来了县水产渔政管理局的郭局长,郭局长一到,先测水质,发现水质偏酸了。 (采访)郭兆祥:我们养鱼水体,健康的养殖水体,它需要的酸碱度是,pH值在8左右,但是你富营养化了,或者太肥的地方、太肥的水体,它的酸碱度就是偏酸性。 水质偏酸,说明池塘出现了富营养化现象。富营养化,通俗地说,就是水太肥了,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过多了。 郭局长告诉杨世明,这富营养化是导致鱼缺氧而死的罪魁祸首。因为氮磷等营养物质是水中各种浮游生物和藻类的食物,如果营养物质过多,浮游生物、藻类就会快速繁殖、快速死亡,大批死亡的藻类在被微生物分解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溶解氧,这氧气一不够用,水中的鱼就会因为缺氧而死。另外,发生富营养化的水体,有害细菌也会大量繁殖,它们也会威胁到鱼的健康。 那引起富营养化的原因又是什么呢?郭局长说,就是这满塘散养的鸭子! (采访)郭兆祥:这是因为他初次养鸭,鸭子引进来以后就全塘放养,放养鸭子就全塘活动,活动中它的排泄物、粪便排入水中 这鸭子吃得快,拉得也快,又满池塘地排泄,这池水也就越变越肥,从而引发了富营养化、鱼缺氧等一系列问题。 本想用鸭子给鱼塘增氧,可没想到反而造成了缺氧死鱼现象。杨世明有点泄气了,这鸭子到底还能不能放呢? 郭局长说,鸭子还是能放的,但是为了避免富营养化,不能满池塘地放,必须给它们限定一个活动范围。 (采访)郭兆祥: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把鸭子在塘里面选一个角,用网把它圈起来
把鸭子圈起来,它们不能满池塘地排便,也就不会造成整个水体的富营养化了。不过,原本这放鸭子是为了增氧的,把它们圈起来,不能满池塘地扑腾,这增氧效果不就差了吗? 郭局长告诉杨世明,这增氧的效果是不会减弱的。这可以拿增氧机来打比方,一般一个5、6亩大的池塘就只有一个增氧机,表面上看,搅动起来的也就是增氧机周围的那一小块水面,可实际上,水体是相通的,只要池塘里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水面被搅动了,其它三分之二也会给带动起来,促进溶氧量的增加。所以,只要用池塘三分之一的水域来放鸭子,就能达到给全塘增氧的效果。 根据郭局长的指导,杨世明在池塘里圈出了一块放鸭的水域。 (采访)杨世明:我们搭的时候就是先插竹竿,把竹竿插牢固以后,就把网子栓在竹竿上,放水面50公分就行了,下面就把它扎到水底,不让鱼往里边跑就行了。 网高出水面50厘米左右,鸭子就没办法越过网子出去;网子一直拉到水底,鱼也不能轻易跑进网里来了。 鸭子圈起来了,杨世明根据郭局长的建议,对水质污染了的鱼塘进行消毒。因为生石灰的价格便宜,效果明显,对鱼鸭都没有危害,是消毒的首选。 杨世明的池塘水深1.2米,平均1亩用上30斤左右的生石灰就行了。杨世明把生石灰化成水,进行全塘泼洒,就能很好地改善水质。 (采访)郭兆祥:生石灰的目的,第一杀菌,第二补食钙肥,第三调节酸碱度。 生石灰的有效成分是氧化钙(CaO),遇到水很快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是强碱物质,能使水碱性化。碱性环境不适合有害细菌的生存,能起到很好的杀菌作用。 (采访)郭兆祥:所以我们一定要利用生石灰定期调节它,使它的酸碱度达到8左右,微碱性,这是最利于鱼鸭的生长。 生石灰里还含有钙成分,能补充水体的钙元素,也就是对鱼进行补钙了。而且每隔半个月投洒一次生石灰,就能给鱼塘起到很好的消毒杀菌、调节酸碱度的作用。 (主持人)限制鸭子的活动范围,圈定合适的养鸭区域,不但能让它们继续发挥给鱼塘增氧的作用,而且还避免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后来杨世明还发现,把鸭子圈起来还有个好处,就是把鸭粪利用上了,干什么呢?喂鱼。 鸭粪里本来就含有比较多的营养。因为鸭子的直肠很短,饲料在它肚子里还没有经过充分地消化又很快排了出来,所以有不少地方会拿鸭粪来喂鱼。不过,让鱼直接吃鸭粪,可没什么好处。 (采访)郭兆祥:粪便排入水中,它就呈颗粒状的残渣,排入水中,沉入水底。水中的鱼以为是来了饵料,它就把它作为饵料吃进去了,一方面吃了饵料,同时就把鸭粪中的细菌、寄生虫等等吃鱼肚中,造成它的死亡。 而鸭子被圈起来之后,和鱼隔离开了,鱼不会直接吃到鸭粪,更重要的是,这些沉到水底的鸭粪,可以进行自然发酵。 (采访)郭兆祥:它自然发酵,通过自然发酵就可以解决杀菌、杀虫的问题。 通过自然发酵,病菌、寄生虫被杀死了,留下来的营养物质会慢慢地随着水体的流动扩散出去。 (采访)郭兆祥:它一个是通过水的自循环流动,二个通过风速加速,三个通过鱼鸭它的活动,它是自然加速它的运转,www.cyone.com.cn使营养元素全塘都有了。 扩散出去的营养物质是水中浮游生物的食物,浮游生物又是鱼的天然饵料。这发酵后的鸭粪通过转化,变成了安全的鱼饲料,这可省了不少的钱。 不过这自然发酵的速度还是比较慢的,为了加快发酵速度,杨世明他们又想了一招——请光合细菌帮忙。 (采访)郭兆祥:在冬天、秋天气温较冷的时候,(发酵)就要4天,但是我们采用光合细菌等一类的有益细菌以后,可以在两天就可以分解完毕,也就是说可以加速一倍的分解速度。这样促使粪便、有害的物质尽快时间转化成有益的盐类。 光合细菌,是一种有效的生物池底改良剂,它们能加速池底鸭粪的分解。鸭粪转化出来的有益盐类,马上就被浮游生物利用起来;一般经过3到5天,鱼就把这些浮游生物消化掉;这样又可以进行下一轮的投菌了。 (采访)郭兆祥:在6、7、8三个鱼的主要生长旺季,我们主张平均1米深的水体、1亩用量用1-2公斤,初次用的,我们建议用2公斤,半个月用一次。 光合细菌在阳光充足的时候分解得快,所以杨世明总是选择在正午阳光充足的时候投放。 杨世明这套放鸭增氧、鸭粪喂鱼的技术,靠着自己的探索和专家的指导,这几年逐步在完善。通过实验,他还琢磨出了鱼和鸭子的合理密度1000:60,也就是一亩鱼塘放鱼1000尾,鸭子60只。 先说鸭子。如果鸭子多了,排的便也多,浮游生物繁殖得就多了。 (采访)郭兆祥:吃不完它就是2、3,3、4天就要死亡,再次死亡。一旦死亡就在水中形成一层覆膜,一层膜状的东西。它就第一隔绝了空气的氧气溶入水体;第二,对水体造成更严重的二次污染。 所以这鸭子的密度一定要把握好,每亩鱼塘最多放60只左右的鸭子。 放60只鸭子的鱼塘,水深也有讲究,必须达到1米以上,这样鸭粪既可以保证亩产1000斤鱼的饵料,又不会消化不完,造成污染。 (采访)郭兆祥:如果你的水体达到2米,1.5米、1.8米,你可以适量加高,把鸭子数量加到80只、100只。如果你的水体偏浅,你的鸭子还要减少数量。 杨世明摸索出了这鸭子的密度,又反过来思考鱼的问题。为了更加充分地利用鸭粪,杨世明他们根据鱼的食性特点,把鱼的品种和数量也进行了设计。 生活在水体上层的鲢鱼是滤食性鱼类,它们主要靠吃水中的浮游生物生活;那么,鸭粪培育出来的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就成了花、白鲢鱼最喜爱的食物。 而鸭粪中的有机碎屑,通过水的搅动扩散出来,又成了中、底层鱼的美味。 (采访)郭兆祥:从这个量来说,肯定是鸭粪转化成浮游生物、浮游动物的量更多,所以说我们设计的鱼的密度原则上,上层水,也就是花白鲢我们投放的比例要达到60%;中层鱼,达到20-30%;底层鱼10%。 按这个比例来看,一个亩产1000斤的鱼鸭混养鱼塘,投入大规格鱼种1000尾左右,那么就是600-700尾的花白鲢,200-300尾的草鱼,100尾左右的鲤、鲫鱼。按这种比例、密度、数量来进行搭配,鱼既能充分利用鸭粪的肥力,又可以有效地滤食水中的浮游生物,保持水质清洁。 不过,生活在鱼塘中层的草鱼,喜爱吃青草,光靠鸭粪的营养还不够。杨世明会趁正午阳光充足、鱼出来活动的时候,割一些南瓜藤投放到补饲台,这样就能充分满足鱼的需要了。 (采访)郭兆祥:我们在不另外补充颗粒饲料的状态下,通过放鸭、投草喂草鱼,通过它的生物链的转化,就使它这个鱼塘的鱼鸭双丰收。 杨世明采用鱼鸭混养的模式,不仅给自己带来了效益,也带动了当地鱼鸭产业的发展。 (采访)四川省隆昌县副县长易铭鑫:到目前为止,全县鸭产业的发展面积达到12万亩,鸭产业经济总量实现21个亿;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6万亩,水产业总产值实现5.1个亿。鱼鸭混养模式为农民纯收入增收600元以上。 (主持人)通过一步步摸索,从简单的引鸭增氧,发展到鱼鸭混养的产业模式,不但给隆昌县的农民朋友们带了实惠,也推动了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小智慧大产业,只要您多思考、多琢磨,总会有新的发现。好了,感谢您收看《科技苑》,咱们明天再见! 文章: 鱼鸭混养技术,如何让鱼鸭混养双丰收?
网址: http://www.cyone.com.cn/cfsp/6214.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