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廖叶南扎根大山46年,是两千村民的家庭中医

 中医师郭绍伟 2016-08-05


廖医生好,一叫就上门,我自费也要来看。村民潘厚铭有中风后遗症,他拿了10天的药,共35元。同样的药在卫生院享受农保可以报销30%,但他说自己还是乐意找廖医生。

 

这位备受村民信赖的廖医生,是浙江省龙泉市龙渊街道水南坞村的乡村医生廖叶南,他获得“2008年全国优秀乡村医生称号。据说在他负责的5个行政村里,人人都有他的电话号码,他是2000多村民的家庭中医。不论白天黑夜、路远路近、山高山低,廖叶南随叫随到,每年出诊400余次。

 

百草疗疾简便验廉

 

水南坞村卫生室背靠大山,小楼二层中药房大约存放着两三百种中药,其中100余种草药是廖叶南自己亲自上山采摘的。据他估计,平时门诊中草药治疗比例达到三分之二以上,我不看病的时候常常上山采集、种植草药,用于临床可以减轻病人负担。廖叶南回忆,这些草药救了不少重病患。



廖叶南在山中采石菖蒲


1
“我没花什么钱就治好了肝病,我们全家一辈子感谢叶南。”几十年前,村民林永高突发急性黄疸型肝炎,当时他上有年迈父母,下有3个未成年孩子,自己又是家里唯一劳动力,负担不起大医院的医疗费。廖叶南用垂盆草、茵陈等20余种草药,为他治疗了30余天。没多久,林永高病情逐渐好转,一个月后就能参加集体劳动。今年林永高70岁了,参加农民健康体检,肝功能无异常。

 

2
今年上半年,附近城北乡的小朋友季子航腹腔淋巴结肿大,每一两个月就发作一次。刚开始妈妈带着他去县城的人民医院治疗,青霉素输液一天要140余元,五六天后还不见好转,医药费也渐渐成了沉重的负担,家里人愁坏了。听乡亲介绍,请来廖叶南给看一看,小朋友吃了十来剂中药后就没再复发了。病好后,细算来一共花了不到90元,还不足一天的输液费。

 

村民健康首道防线

 

46年间,廖叶南每天上午坐诊,下午出诊,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村民最需要的地方。每当附近有交通事故或突发灾害,甚至小孩落水、森林火灾,他总是最早一批赶到现场。从徒步到骑自行车、摩托车,开面包车,廖叶南的足迹早已遍布大山内外,是名副其实的流动诊所”“家庭医生

 

3
1996年的一个深夜,廖叶南的家门突然被敲响。敲门的青年面色焦急,他的母亲叶海秀出现了黑便、呕血症状,此刻已经晕倒在床。廖叶南二话不说拿起手电就跟着青年走。叶海秀所在的道太乡坑口村鸭岭头自然村海拔1000余米,距县城50余里,当时尚未通公路。廖叶南赶到她家时,她躺在床上,说话无力,一测血压也很低,转送医院已来不及。廖叶南判断她上消化道大出血,立刻为她输上去甲肾上腺素,整夜抢救。天亮时,叶海秀血压上升,转危为安。随后,廖叶南连着四五天每天上门为她复诊,用中药调理了20多天后,叶海秀终于康复了。

 

4
三年前一个夏天,龙渊街道白墓村35岁村民俞荣斌独自一人来找廖叶南,经诊断,他患有流行性出血热合并急性肾衰竭,要马上转诊。当时俞荣斌的家人在30余里外,廖叶南立即开车把病人送到市人民医院,并垫付了2000元住院费,直到病人家属赶到才离开。俞荣斌捡回了一条命,康复后用拖拉机运着一车自己砍的柴火送给廖叶南。

 

扎根大山情系乡亲

 

叶南看了没救,就肯定没救了。村民们对廖叶南的信赖多年积累、口口相传。据说当地有一个习俗,老人家重病不治总要请廖叶南把一把生死脉,子女好安排后事。廖叶南每次走家串户巡诊时,总是被乡亲们拦下来拉着手说话。他不仅用草药减轻村民经济负担,还常常免去五保户、特困户和残疾人的药费。朴实的村民们常拿着腊肉、鸡鸭甚至自己砍的柴火上门。

 


廖叶南在山中采石菖蒲


廖叶南三十多年前到龙泉县(现龙泉市)卫生进修学校医士专业学习,两年后通过了龙泉县卫生局考试,当年的同学有的当了乡镇卫生院长,有的下海经商致富,留守村卫生室虽然辛苦,但乡亲们很信任我。我走了村里就没有医生了,我不能对不起乡亲们。廖叶南不仅留下了,还46年如一日把乡亲们当亲人照顾,他的想法很朴实,乡亲们说:叶南真好,救了不少人。这就是我的动力。

 

如今浙江丽水卫校医师班毕业的女儿也跟着廖叶南出诊,父女俩负责周边5个行政村2000多人的公卫服务。我懂事起就跟着父亲上山采草药,学医也是受父亲影响。廖叶南的女儿说,我要沿着父亲的足迹走下去,让乡亲们信任我。


文:中国中医药报记者赵维婷 章关春

新媒体编辑:刘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