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年读完200本书很了不起吗?

 feng9h 2016-08-05

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再关注看书的量,而对内容变得挑剔。

书名浮夸?不看。

摘要看不懂?不看。

试读章节文笔差?不看。

评分高但是我读不进去?不看。

目录已经展现了整本书的内容?不看。

现在想想,如果刚上大学的时候也这么挑书,那么几年下来,读得完200本才奇怪吧?下个月又是开学季,估计很多人都在高考后给自己列计划,大学要做多少件事,读多少本书,看多少电影……嗯,理想很丰满。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里,我提到过列清单的N种好处,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愿望清单,今天这篇具体讲讲阅读清单。想要在大学里有质量地读完200本书?阅读的愿望清单可不是那么好完成的。

想清楚自己要读什么

暑假期间,各个媒体账号都会疯转一些书单,《大学生必读的XX本书》,《25岁之前应该读完的XX本书》之类的,但这种书单,毫无价值。

4年读完200本书很了不起吗?图:PhotoPin

你想读什么,才是你真正去读的动力。这意味着你需要了解自己读书是为了什么。是想补充专业知识和技能?休闲娱乐打发时间?还是仅仅觉得读几百本书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将来用作谈资?专业书、休闲娱乐的书和名著的读法,当然是不同的,具体读法可以参照《How to read a book》,书里详细地列举了不同种书的阅读方法,网上也有很多人整理了这本书的笔记。

这种带着目的性的阅读,可以明显提升阅读的品质。在某段时间里,我很喜欢读“无用”的书(其实就是和专业没啥关系的书),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当我在心底里告诉自己“这本书没用”的时候,就是在拒绝认真地阅读,脑海中空空荡荡,时间一长,还不如读一些言情小说来得开心,这时候我突然意识到,没有目的地阅读,就像是拇指划过微博的页面,除了看个热闹,什么信息也抓不住。带着目的性的阅读则不同,我想要了解希望历史,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西方的历史,那我看它就是有用的。但我了解西方历史有没有用?这个不好说……

所以清楚的知道自己要!读!什!么!很!重!要!

时间没有你想的那么多

做阅读愿望的时候,不小心就会高估了自己的阅读效率,因为时间远比我们想的要少得多。

拿大学4年来说,看起来很长吧?但每个人留在大学里的时间其实极为有限,去掉第一个学期,在这半年里,你要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认识新的朋友,或者忙着吃喝玩乐,有的人甚至需要更久的时间才能到,在大学里,读书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继续做减法,在剩下的三年半中,大学的最后一年也要去掉,因为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找实习、考研、出国、找工作等一系列选择,你不得不陷入焦头烂额的阶段。

掐头去尾,一个大学生所拥有的大学时间,也不过是两年半,如果你还参加了社团和学生会……

这就需要,你在读书的时间里,能够保持专注。

4年读完200本书很了不起吗?

到图书馆看书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碰上无聊的课,也可以拿出电纸书来读,与iPad相比,电纸书内容更为简单纯粹,网络干扰会少很多。

读书需要列自己的书单

前面说了,读书要明确自己的目的,意识到时间是有限的,其实这两点都是心理建设,要做的,很简单,就是写书单。

一种是看过书之后记录下来自己看的书名、作者、题材等,另一种是在读书之前,针对某个主题列主题书单。

前者能让我们了解自己的偏好,后者则可以明确阅读的目的。

在读书过程中,建立起专属于自己的系统书单,哪怕刚开始不知道自己想要看什么书,时间久了,也能从专属书单中察觉到自己的口味偏好。

一般看完一本虚构类的书,我都会在脑海中重新回忆完整的故事,包括正常的时间轴和人物关系。如果是非虚构类,那我可能会在过程中就做了笔记,书扔回角落里。但时间久了,有同学让我推荐某类书,我竟然连书名都不记得了,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就开始记录自己看过的书,想看的书。记录下来的结果发现,我看过的随笔有96本……当时看到这个数字我就震惊了。

4年读完200本书很了不起吗?
图:PhotoPin

可以说,书单比我自己还要了解我的口味,为了营养均衡,还是少读点随笔吧……

列主题书单是为了满足某种阅读目的,但也不是什么书热门、评分高就列什么,很多书单中所谓的名著,可能不符合你的口味。既然都是大学生了,那就少做伸手党,多翻翻书的摘要、试读,为自己负责,别把时间浪费在品质差的书上。

另外,主题书单这种方法在大学最后一年特别管用,在准备毕业论文的几个月里,我事先阅读了差不多一百篇论文,根据它们的参考书目,建立起来了一个我的主题书单,在这个书单当中的每一本书,都对我最后的论文成稿有所帮助。

所以啊,如果是做已读书单,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的阅读喜好,如果是做主题书单,则能够加深你对某个领域的了解。

阅读需要不断挑战

在做阅读计划书单的时候,有些找书的方法可以善用。我认为最可靠的是,认可的作者在书中推荐的作品,其次是自己试读之后认为会有所用的,再之后是在各大购书平台中评论不错的作品。

把书单列出来很容易是不是?但最重要的,还是读啊。就像文章标题所问的那样:大学4年读200本书很了不起吗?

有什么了不起呢?哪怕实际学习的时间只有两年半,那平均一周读1.5本书,对一个大学生而言,恐怕并不难,关键是你要清楚的知道,你在读些什么。

这点看你的书单就能一清二楚。

当我发现已读的书里有近百本书都是随笔和杂文之后,马上加大了阅读小说的比例。从很多书中都提到的马尔克斯开始,顺藤摸瓜,读了他的《枯枝败叶》、《恶时辰》、《迷宫中的将军》等,就连读了三次都没读完的《百年孤独》,竟然也读出了乐趣来,紧接着开始阅读奥尔罕·帕慕克以及S.A.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从虚构到非虚构,其乐无穷。

4年读完200本书很了不起吗?图:PhotoPin

在不断阅读新书的过程中,如果觉得自己的书单看起来很“轻松”,不妨加一些“重量”进去,如果觉得书单营养不够均衡,那就放营养进去,了解自己,才能让自己读得更有品质。当然,也可以选择读遍某些领域的书,哪怕是网络文学,如果读得多了,能够熟知读者喜欢的题材、人物设定,将来也可以自己写故事和剧本。重点是,要主动去阅读稍微有些吃力的作品,逃离舒适区之后,或许会让你遇到更喜欢的内容。

关于英语,You have to move on

关于很多人头疼的英语,有些人肯定选择混过去考试就好,有心人不妨尝试一下,把英语加入到阅读当中来,有句话是这么说的,“错过了英语,大概会错过另一个世界”,听起来很吓人,但这是真的,想想那些被译文毁掉的书,你懂的。

大学真的是最好的阅读阶段,每个人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没人每天关心你在做什么,这段时间积累的知识与能力,也会在毕业之后最直接的体现出来。

我曾经尝试过和一位外国人聊天,说完了天气就只剩下尴尬,这时候他突然问了我一句,“在看什么书,喜欢看什么书”。听到这个问题我第一想法是:这个问得好,我能说好多书出来啊,下一秒就意识到问题了,我读的都是中文书,只能和他聊哈利·波特了……这时候才后悔没多读一些外文经典,已经来不及了。

趁着刚进大学,英语还没扔掉,能开始用英语就用起来吧,读一些轻松的外文小说,再读一些实用的听说读写教程。William Zinsser的On writing well,30th Anniversary Edition,Peggy Noonan的on Speaking well,以及Harry Bauld的On writing the college Application Essay,25th Anniversary Edition,这三本书在英语的写作和口语方面讲得很好,我自己也在慢慢啃,可供参考。

不过英文原版书定价都比较高,电子书相对而言就便宜很多了。前两天Harry Potter and the Cursed Child 正式发售,看到原价的我果断下手买了电子版,持续挣扎在剧透与反剧透的过程中。

4年读完200本书很了不起吗?

其他与阅读有关的Tips:

1.谨慎买书,利用好图书馆的资源。一般学校图书馆可以自行推荐购买书籍,如果不是急着要看的书,不妨等3-6个月,做第一个借阅的人。

2.试读很重要,无论是实体书还是电子书,故事梗概和1-2章的试读,能够帮助快速筛选出需要的、喜欢的书。

3.减少购买实体书的比例,笔记最好也电子化,碰上搬宿舍、搬家,少些“累赘”。

4.看到别人推荐的书单,先问问自己,这个书单符合自己的需求吗?它有逻辑在吗?

5.名著和高分书,看不下的时候,就放着,过一两年再翻翻看。

6.不知道读什么的时候就随便读一本吧,当你打开一本书的时候,这篇文章就算有点用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