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建筑的窗户之美

 树悲风 2016-08-05

万周按

        “窗”是“房子的眼睛”,是一栋房子的点睛之笔。咏言是万科周刊特约撰稿人,本文是她近期随笔。

日本传统建筑非常重视窗,认为窗是“房子的眼睛”,是沟通室内与自然的纽带。通过琢磨窗开在什么地方,用什么形状,什么尺寸来截景、借景,可以将大风景的精彩浓缩在窗框中,也可以小风景窥大天地。常年研究建筑物窗户的日本博物馆研究员酒井一光认为,选择让房子里的人看见什么风景,多大的风景,是考察建筑家审美和功力的重要指标。




长野县茅取市有一扇著名的“浓缩风景”的窗,镶嵌在高空茶室“高过庵”()中。“高过庵”如同鸟巢,距地面高达6.5米,需要爬梯子上去。从很小的入口进入,窗即映入眼帘,室内面积仅4张榻榻米左右,而窗子面积就超过半张榻榻米,还有竹子编成的向外延伸的窗台。窗子截取的是远近三重风景,近景的林木,中景的市区和远景的火山群。站在窗口看外界,有一种极为开阔之感,而站在室内看窗子,则好像是一幅风景画。




京都大山崎町的听竹居的窗子则是 “全景窗”。 听竹居()是1928年建筑家藤井厚二设计的,保留了和式建筑格局,又引入西洋生活方式。这座建筑中最著名的是南栋长达6米的“连窗”,顺着窗子移动视线看庭院风景,所见如同日本画中的屏风绘,窗外四季更替,万物流转……此外,窗的上下部用磨砂玻璃,中部用透明玻璃,有效遮挡了屋檐和地面,只留下纯粹的风景;而且不同朝向的两扇窗拼接的屋角,特意用了较细的木框而不是较粗的柱框,让风景保持连续感。


听竹居“全景窗”的灵感可以追溯到京都宝泉院、诗仙堂等的“大间户”。所谓“间户”(間戸)是窗(窓)在日语中的另一种写法,很多日本传统建筑将柱子之间都视为窗,没有玻璃只有框架,所见即所得,透出一种禅意。




日本传统建筑还有一种叫“胆小窗”(臆病窓)(。在町屋人家,房子商住两用,缘廊上会有扇小窗户,位置较低,需要弯腰才能打开,出于防盗等安全考虑,用于闭店之后出售东西或窥视外面的情况。


日本近代以来的西洋风格建筑的窗子也非常值得一看。比如在大阪市的船场(江户时代开始的当地“CBD”)有一栋非常显眼的西洋风建筑生驹大楼(),是昭和初期销售进口钟表的地方,其长长的竖窗模仿挂钟,像是大楼的名片。又如东京艺术大学图书馆珍藏贵重书籍的书库,红炼瓦建筑,多孔窗,窗内还加上了与窗扇形状相同,可以一起开合的 “铠户”,为的是在通风和换气的同时遮挡部分光和风,更好地保存典籍。而东京自由学园的明日馆,其窗子的造型带有教堂的长窗风格,但不像教堂那样做成彩色玻璃花窗,而是镶嵌木棂装饰,倒有点像中国的木头雕花窗,花纹又是不规则的几何现代风格,吸收了多种元素。




窗帘也是窗子的一部分,窗的精髓之一在于引光,而窗帘是调节光的主要手段,如何将光温柔地引入窗子,营造舒适、符合气氛的空间是窗帘的奥妙所在。


普利兹克奖得主伊东丰雄设计的多摩美术大学图书馆大量使用玻璃窗,但是光线太过明亮,所以使用了微透光的白色窗帘,上有鱼鳞状花纹,不仅让窗子十分漂亮,当光透过窗帘照进来,屋内也会波光粼粼,让人心生清幽之感。


不同材质的布料拼接成的窗帘有透明的部分,也有半透明的部分,引入的光也就层次分明。在大阪住之江区某酒店的婚礼会场,窗帘设计师安东阳子设计了双层、半透明、有指环纹样的窗帘,轻轻覆在四面落地窗上。当光洒在窗帘上即产生摩尔纹现象,室内充满朦胧的温馨感,随着光的明暗变化,气氛也不断改变。


————广而告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