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初报考的时候,多少人是冲着专业名字听起来不错就报的,当真正去读的时候,又常挖苦说“现在读的这个专业,是当初报考时脑袋进了水” 在此整理了十个貌似高大上却就业难的专业,仅供参考。 围观一下你当初报考时脑袋有木有进水1,医学就业难度: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在毕业半年后失业率排名前十位的本科专业中,临床医学以23.1%排首位,中医学以18.4%排第六,前十名的本科专业中仅医学就占据了两名。而高职高专专业中,同样是临床医学以28.5%位居首位。专业扩招导致人才饱和,许多医学院校每年的毕业生中,仅有三成的人能够当上医生。而据研究表明,全国范围内中医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只有10%。 2,会计就业难度:不可否认的是,会计行业正在走下坡路。早在2000年就有统计结果表明,会计人才已经呈现出供大于求的局面。加之这几年注册会计师认证深受从业人员的青睐,这也直接导致了普通财务人员的工作越来越难找。另一方面,企业对高级财务管理人员求贤若渴,在中国未来的5年里,高级财务管理人才会非常短缺,从现在的数据看,缺口达60%。而从地域来看,目前内陆的高级财务管理人才大部分来自香港和海外,很少有内陆培养的高级会计人才。 3,计算机就业难度:几年前非常红火的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由于报考人数太多,如今出现了市场饱和的情况,各大招聘市场上,昔日人人争抢的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忽然变得无人问津。随着毕业生人数剧增,计算机与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技术等相近专业间挤占就业岗位现象更加突出。我国人才和劳动力配置的市场化程度低,高校与用人单位间也缺少便捷、高效的供需机制。 4,国际贸易与经济 都说经济热门,其实是经济类,尤其是金融热门。经济学很难找工作,当然很好学校毕业的除外。经济类对数学要求很严格,有些金融实验班招生并不是从经济院招,而是从数学系! 5,语言类专业 选择小语种肯定要比英语好就业这是肯定的,但小语种的就业也没传说中的那么吃香,一切取决于你学得怎么样以及学校所在城市外企多不多。学语言需要天赋,而且不可能蒙混过关,因为有各种等级考试,所以要慎重。唯一确定的是,选外语不会错,绝对符合未来就业趋势。 6,美术 就业难度:对于多数美术专业的毕业生而言,留校任教是最好不过的选择。然而,这种机会毕竟少之又少,大多数学生为了解决生存问题,还是被迫改行到与艺术毫不相关的行业。不过,设计类学生除了选择改行到与设计相关的专业或找工作普遍容易外,绘画、创作类的学生,要想改行都不容易。 7,教育就业难度:教育行业的就业难主要体现在高校进人难这一方面。应聘高校辅导员不仅要是硕士生,而且还要看出身,如本科、硕士生阶段必须是名校或者国(境)外知名高校、必须是中共党员、原则上要求在大学期间担任过主要学生干部等。 教师一直是高校所有职位的招聘中要求最严格的,某些高校甚至要求是博士后,并规定博士毕业生选聘后原则上进入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中期或出站考核达到师资博士后优秀条件,才能转为固定编制教师。 8,新闻就业难度:受到媒体发展变革的影响,不少单位严格控制新闻采编人员的数量;与此同时,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也整顿新闻出版秩序,削减停办了一批报刊。 然而,与此同时,新闻专业的开设规模空前庞大,这样一来新闻人才的供求失衡就显而易见了,事实上如今就连进一些好的新闻单位实习都要通过打通'人脉'获得宝贵的机会,而那些'过五关、斩六将'杀入最后面试环节的应聘者事后回想起来也许还会心有余悸。 9,法律就业难度:目前从社会需求来看真正能够从事法律行业的专业人才,相对于每年法律专业的毕业人数,其实是少之又少。首先当前的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绝大部分的法学学士甚至法学硕士,不能立刻从事与法律专业关系密切的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律顾问等工作,而必须得通过司法考试,而且通过率也是极低的。而且从事法律行业的公务员由于职位极其有限而且'热度'很高。 再者,也有其他专业的毕业生转行进入法律行业就业,导致竞争更激烈。 10,物流就业难度:很多公司现在招聘物流部门的人员,都要求新员工从搬运工、快递员等基层工作开始做起,这让很多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又胸怀大志的物流人才感到不满;而一些企业在招聘物流经理时要求既要物流专业毕业,而年龄又要不超过30岁。 事实上,物流工作涉及的部门很多,涉及的业务也很广,比如物资管理、财务管理、设备设施管理、运输管理、员工队伍的管理考核等,而这些管理经验都需要物流人员在管理实践中去体会总结提高,这并不是在短时期内能够完成的,所以目前企业对物流管理工作的实质性认识存在偏差。 看完之后也是泪崩了,一报错专业深似海,不知道在读的亲们有木有考虑过自己专业的出路与未来。同时,既然我们已成定局,我们也是可以在新生咨询时给他们正确且客观的建议。不要因为名字高大上就对未来各种YY。对于专业还没上榜的亲们,也欢迎你们进来吐槽下自己的专业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