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首都博物馆藏古代佛像艺术-汉传造像部分

 timtxu 2016-08-06

首都博物馆(Capital Museum)简称首博,位于长安街西延长线上、白云路的西侧,复兴门外大街16号。是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

 

首都博物馆的佛像展厅共展出佛像200多尊,分汉传佛像和藏传佛像艺术。此篇以汉传造像为主。


汉传佛教造像艺术

汉传佛教指流行于我国内陆,以汉语为传播载体的佛教流派,汉传佛像艺术是汉传佛教的重要表现形式和组成部分。千百年来,汉传佛像艺术在不同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各人们审美观念的影响下不断发生变化,呈现出不同的时代风貌,形成了具有鲜明汉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是我国佛教汉化的重要载体。

 

吐蕃时期佛造像艺术

吐蕃时期佛教于吐蕃王朝建立之初传入西藏,到吐蕃最后一位赞普(国王)灭佛而中断,学术界将这两百余年的历史称为藏传佛教前弘期。这时期的佛像艺术主要受外来艺术影响,有印度、尼泊尔、斯瓦特、克什米尔和我国内陆等多种艺术在这里交融共存。与此同时,西藏本土也开始了体现其本民族审美情趣的造像活动。




景德镇窑青白釉水月观音菩萨像  

1955年出土于西城区,高67厘米。此尊观音菩萨像姿势自然优美,呈观水中月姿势,故称水月观音。  菩萨像头戴宝冠,宝冠上有小化佛,已残。额头宽阔,双目微闭,端庄慈祥,气质高雅。右腿支起,左腿下垂,右臂放在右膝上,神态优美。观音上身穿袈裟,下身着长裙,胸前及衣裙上饰联珠璎珞,手腕戴臂钏,全身装饰十分繁缛。通体施青白釉,釉色白中泛青,胎质洁白细腻。观音的制作采用了模印、琢、捏塑等多种装饰手法,将观音菩萨自在安详的宗教气质和内涵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元代景德镇高超的瓷塑水平。



青釉释迦牟尼佛像  

这尊像头顶肉髻微隆,面相沉静。上身披双领下垂式袈裟,下身着裙,胸前饰有寓意吉祥的“卐”字符号。跏跌端坐,双手结禅定印。脸、胸及手裸露部分不施釉,呈赫褐色,莲座上承以束腰六梭形基座。基座上层六个棱面印各种花卉,束腰部分饰卷草纹,下为垂云纹,体现了元代佛像注重世俗情趣的艺术特点。



黄绿釉陶释迦牟尼佛像  


石雕释迦牟尼佛与二胁侍菩萨像   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

这尊佛像是北京地区现存最大的早期佛教雕塑。主尊为释迦牟尼佛,跣足站立,头部高昂,身着袒右肩袈裟和僧裙,躯体健壮、气势雄阔,具有北魏太和时期造像鲜明特点。主尊两侧为合掌恭立的二胁侍菩萨,身后为圆形大背光。背光后上半部有十二排小佛像,下半部有造像题记及捐资人名。


此像年代历来争论颇多,从主体风格看为魏太和时期雕造无疑。但主尊的头饰、衣纹、两侧的胁侍菩萨造型、背光前后的装饰雕刻等,与当时风格明显不符,应为北魏太和之后重修。此像原在海淀区车耳营村,1998年失窃追回后由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收藏。




赵俊兴造一佛二菩萨造像碑  东魏 天平三年(536)

这件造像碑呈圭形,正面开龛,浮雕一佛二菩萨。主尊结跏跌坐姿,左右手分别结施与愿印和施无畏印。面形长圆,脖颈细长,头部有莲瓣装饰的头光,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袈裟下摆悬于左肘,衣纹呈阶梯式分布,颇具装饰性。二菩萨立于仰莲座上,头戴花冠,身着长裙,胸前饰交叉式璎络。整体风格体现了东魏佛像承前启后的鲜明特征。


石雕舍利函 辽

石函呈长方形,中央凹槽奉置佛舍利。四侧面分别刻有释迦牟尼涅槃后火化时四幕重要场景:世尊涅槃(正面)、缠裹世尊(右侧)、升棺说法(左侧)、荼毗舍利。画面人物众多,内容丰富,雕刻精美,形象生动,对研究辽代佛像艺术的风格与题材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舍利是是释迦牟尼佛遗体火化后结成的珠体,随着佛法的传播而被供奉于各地寺庙。收藏舍利的容器叫舍利函,它一般有七重函,从小到大,层层嵌套,一般里面的六层函是金属质地,最外面的一层是石函, 这个石函本身有个盖子,出土时丢失了,它的四壁用连环画的形式表现出佛祖涅槃升天时的四个重要场景。


彩绘释迦牟尼像  

这尊像跏跌坐,头饰螺发,头顶现高肉髻,大耳垂肩,面相丰满,眉间有白豪,双目俯视,神态宁静,身着袒右肩袈裟,袈裟上涂有朱彩,左手当胸,右臂殘断。两手似结转法轮印。

 

辽代是契丹草原民族建立的,所以辽代的佛造像都是契丹人的审美习惯,佛的长相也具契丹人的扁平面庞。



一佛二胁侍造像碑  唐神功二年 

这件造像碑正面开龛,高浮雕一佛二胁侍。主尊双手抚膝,跏跌端坐,为释迦牟尼佛;胁侍肃立两侧,左为阿难尊者,右为观音菩萨。三像形象朴拙,风格古雅,体现了北方地区造像特点。下部刻铭文:“神功二季女为见在父母过娘敬造玉像一区合家供养。


石雕二菩萨像  北齐武平五年

北齐时期,鲜卑统治者提倡和重视本民族文化,佛像艺术又回复到北方民族审美标准上来。佛像的体态由修长变为矮胖,腹部前凸;面相由瘦削变为丰圆;衣服由厚重变为轻薄;衣纹由密集相重,变为疏朗浅细。这尊佛像体现了北齐造像的鲜明特点。


石雕一佛二菩萨造像碑  隋开皇二年(582)

隋代佛像艺术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和影响,一方面继承北齐、北周佛像艺术的遗韵,同时又表现出新的发展与变化。


石雕一佛二菩萨造像碑

造像碑上的佛造像是依附于石雕的碑体而存在的,碑身都刻有铭文和图案,铭文记载的是当时造像碑的铸造过程和捐款人(集资人)的名字。


石雕一佛二菩萨造像碑  唐垂拱二年(686)



石雕高僧像  金末元初(13世纪) 北京双塔庆寿寺海云塔基出土

这尊像跏跌端坐,面形圆润,双目炯炯有神,嘴角略露一丝微笑。躯体肥胖,大耳垂肩,身披袈裟,右手当胸拈佛珠,形象生动传神,是一尊高度写实的高僧肖像。据考,此像是金末元初活动于北方地区的佛教临济宗高僧海云印筒(1202-1257)禅师的法相。



铜普贤菩萨像  明(1368-1644)

这尊铜像是汉藏风格的造像,既有观音像的审美元素,也有毗瓦巴像的造像风格——装饰的植物花纹和莲座是典型的藏传佛造像式样,而菩萨面庞慈悲、神态端庄肃穆、衣纹华贵流畅,这又反映了汉族人的审美风格,这是明清以后随着汉藏文化交流频繁后产生的佛造像,所以称为汉藏风格,因为它的产地主要在北京,所以也叫北京风格。


普贤菩萨是印度梵语意译,为我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据佛经记载:他行愿最广大,有著名的“十大行愿”,所以在佛教诸菩萨中有“大行普贤菩萨”的美名。其形象标志是骑一头六牙白象,六牙白象是其行愿广大的象征,因为六牙表示大乘佛教修行的六种内容——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相传四川峨眉山为普贤菩萨应化中国的道场。


传统的汉传佛教中最为崇拜的四位菩萨是观音、普贤、文殊和地藏菩萨。普贤和文殊菩萨做为释迦牟尼的左右胁侍通常成对出现,文殊掌管智慧,普贤掌管德行,文殊的坐骑是狮子,普贤的坐骑是白象。



铜文殊菩萨像  明(1368-1644)

明代是藏传佛教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明朝建立后,因为中央政府要和西藏贵族进行政治上的交流,达到友好往来的目的,所以在北京的宫廷里开办了造像机构,专门铸造藏式的佛造像颁赐给西藏,因为它出自北京的宫里,所以又叫北京风格,由于受到汉政权的影响,出现了汉文化的特征。


这尊文殊菩萨,慈眉善目端庄稳重,而且左右对称具有北京风格,当时这些造像产量很有限,主要集中于明初期永宣两朝,殊为珍贵。在金铜佛造像的历史上,永宣佛造像是文物价值最高的佛造像。


藏传的文殊像主要用肩上鲜花升起的法器来表明身份,文殊是象征智慧的,所以左边肩花上升起的是一部经书(象征智慧),右边鲜花升起的是宝剑(杀灭一切烦恼)。经书加宝剑就是判断是否为文殊的标志。



铜镀金文殊菩萨像  明宣德(1426-1435)


铜镀金药师佛像  明 景泰元年(1450)

此像与释迦牟尼佛像,阿弥陀佛像为同一组。莲座上刻铭文:“大明景泰元年岁次庚午圆授广善戒坛传法宗师兼龙泉寺住持道观施金镀。”其中,“广善戒坛”是明代北京律宗两大戒坛之一,在今天宁寺;“龙泉寺”即今门头沟区潭柘寺;“道观”是潭柘寺第三十六代律宗祖师。


药师佛,梵语音意合译的简称,佛名全称“药师琉璃光如来”、又称“药师如来”。《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中说,当他做菩萨时,曾发过十二大愿,以解除众生。按照佛经教义是“东立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能解除生死之病,故得药师之名;能照三有之暗。故名琉璃,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率领着日光遍照与月光遍照二大菩萨等眷属,在东方净土化导众生。常见的形象是身披袈裟,跏跌于莲花座上,一手持药钵,一手执药丸,或是右手结印,左手持药器。



铜镀金药师佛  明(1368—1644)  北京崇效寺



铜镀金释迦牟尼佛像  明  北京宫廷



铜镀金释迦牟尼佛像  明  北京宫廷


铜镀金释迦牟尼佛像  明永乐(1403-1424)  北京宫廷



铜镀金绿度母像  明永乐(1403-1424)  北京宫廷


铜镀金金刚萨埵像  明永乐(1403-1424)  北京宫廷


铜镀金观音菩萨像  明



铜地藏菩萨像  明


铜观音菩萨像  明

此观音为典型的汉传造像,方面大耳,慈眉善目,符合汉族人所崇尚的长相。她一腿高抬,一手自然放在膝盖上,双目低垂,如在观赏水中明月,这是一尊水月观音的菩萨像,源自唐代画家周昉的一幅名画“水月观音”。


铜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  明


铜观音菩萨、铜大势至菩萨  明



铜大肚弥勒佛像  明(1368-1644)

此尊弥勒佛高20.5厘米。是释迦牟尼佛的大弟子,有两种身份,即现在为菩萨,未来将接替释迦牟尼佛的佛位,为未来佛。其形象有多种,但常见为他的化身——五代浙江奉化僧人契此(俗称布袋和尚)形象。此像即为弥勒佛化身形象。


弥勒游戏坐姿,满脸堆笑,身披袈裟,袒露胸腹,右手持念珠,左手按在一只老虎头上,雕铸精美,形象生动,在现存的弥勒造像中堪称精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它的左右各有一胁侍坐像,左胁侍头缠巾,身着交领长袍,右手置头右侧,呈思维状,为思维弥勒;右胁侍倚在老虎身上,头梳两个朝天髻,右手持经卷,是羯磨札拉居士。这组造像形象生动活泼,题材少见,对研究弥勒造像题材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铜地藏菩萨与二弟子像  明(1368-1644)

这尊像为地藏菩萨化身--新罗国王子金乔觉(法名:地藏)形象。地藏单腿盘坐于山石上,面形圆润,神态安详,身着袈裟,左手持摩尼宝珠,右手持锡杖。身侧立二弟子,左为闵长者,右为道明和尚,是金地藏居九华山时供养他的父子二人。座下有一犬,称'地听'或'善听',是金地藏来华时随身带来的。身后雕石柱,下雕石坡、池塘,塘中有莲花、莲叶。头顶有三世佛和四大菩萨像。整体人物众多,题材组合完整,造型精巧别致。


铜镀金释迦牟尼佛像  明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

这两尊像为释迦牟尼佛成道像。高6.6厘米,台座束腰处刻有铭文:“周府欲报四恩命工铸造佛像一样五千四十八尊,俱用黄金镀之,所以广陈供养,崇敬如来,吉祥如意者。洪武丙子四月吉曰施。”据铭文可知,这两尊像是由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五子周五朱肃的王府出资铸造的,当时一共铸造了5048尊。风格古朴典雅,做工小巧精致。


铜镀金增长天王像  清(1644-1911)



持国天王像  明(1368-1644)



铜漆金善财童子像  明(1368-1644)


铜漆金龙女像  明(1368-1644)


铜释迦太子像  明弘治元年(1488)


铜一菩萨二弟子像  隋开皇二年(582)


铜镀金释迦摩尼佛像  北魏


铜释迦牟尼佛像  唐(618-907)


铜弥勒佛像  唐


铜镀金阿弥陀佛像  唐永隆二年(681)


铜释迦牟尼佛像  辽(907-1125)


铜阿弥陀佛像  (907-1125)


铜观音菩萨像  辽(907-1125)


铜镀金观音菩萨像  唐


铜菩萨像  唐


铜十一面观音菩萨像  晚唐-宋(9-13世纪) 北京西城出土

十一面观音源于北周(556-581)印度高僧耶舍崛多翻译的《十一面观音神咒经》。这尊像为汉地流行的十一面观音标准形象,头顶小佛头堆叠排列,正中有一立佛,面形圆润,神态平和,身着长裙,衣质轻薄贴体,双臂挽帔帛,亭立于束腰莲花座上,体态优美大方。



铜镀金观音菩萨像  唐


铜镀金观音菩萨像  唐


铜菩萨像  宋仿唐


铜观音菩萨像  北周保定元年(561)



铜菩萨像  唐


摩醯首罗天像  唐(618-907)

摩醯首罗天又称大自在天,原为印度婆罗门教天神,是佛教最早吸收的护法神之一。这尊像右腿弓,左腿立,双脚踩牛身。左手叉腰间,右手举于右侧握长杵;面形丰满,神态威猛。上身饰璎珞,下身着短裙,周身饰飘转的大帔帛。整体形象生动、威武,动感十足,体现了盛唐时期造像的鲜明特点。


铜观音菩萨  宋


铜释迦牟尼佛像  北宋


铜阿弥陀佛像  唐开元三年


准提观音菩萨铜镜  元


寿山石雕罗汉像  清




以上内容由楠山居主侯楠山收集整理,欢迎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