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患有学习强迫症的一朵来说,付费学习并不是件新鲜事。N年前,我就在沪江网上花钱认真学完《走遍德国》(第一册),结果去德国游学,独自行走17个城市,毫无障碍,So happy;这几年美国学习网站Coursera火了,连常春藤名校课程都免费了,我却毫无动力,基本虎头蛇尾,难以毕业。 互联网营造出一个个知识分享的小社区,为什么要付费学习?让我们听听看中国整理界的鼻祖级人物、“轻装前行”整理团队创始人袁春楠老师怎么说。 “轻装前行”团队创始人袁春楠 最近,很想谈一个容易产生争议的话题。我觉得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值得梳理思路,欢迎浏览讨论,一切随缘。这个话题和钱相关。故事都来源于学员与讲师之间。姓名隐去,就事论事。 案例一 A学员来上课, 课后趁讲师与同学课下交流之际, 偷偷溜走, 逃掉课时费。 学员立场:并非没收获,也没对课程不满意。没付费等于占了便宜,不支付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讲师立场:知识产权、智力劳动是否有价值?如果有价,面对学员逃票,是否认定为不尊重讲师?怀抱一份侥幸心理,能让你日后不后悔吗?如果不打算支付课时费,请不要去蹭任何一个老师的课,因为既不尊重人的劳动,也丧失了自己的道德。 案例二 讲师给B学员(老学员)免费福利课名额。 由于B学员之间当天去不了, 把名额转给了朋友(非学员)。 学员立场:名额好不容易获得,不用浪费。反正是免费的机会,送给朋友未尝不可。 讲师立场:因为没有收费,没有让学员付出成本。免费的小范围知识产权分享,是否可以被随意处理?不收钱不等于无价值也不等于可随意转让。免费的往往是最贵的。然而很多学员无法理解。 案例三 讲师给C学员上课后, 学员表示, 老师你还有没有其他课? 你能把其他课的PPT发给我吗? 我自己看着学一下就行了。 学员立场:在讲师一节主题课程上付费听过,就等于应该免费获得讲师各类免费资料。讲师课程=PPT。 讲师立场:在电影院看了一部电影,以后再出新电影,不买票人家就可以进去吗?讲师的PPT是知识产权,没有付出,为什么要发?没有听过课,看了也无法获得更明确的思路和价值。有什么意义?而且就算PPT发给你,你回家真看吗?既然觉得PPT应该免费,对于免费得来的资料,能珍惜吗? 案例四 D网友加讲师微信后,表达了自己希望能拥有像讲师一样的职业,表明自己5年都没有升职加薪过,对收入提高十分迫切,想改变,不知道现在到底是应该做?总之问题很漫长庞大复杂。希望讲师给予帮助。 讲师:可以提供1对1职业咨询,按小时收费。 D网友没想到要求讲师帮助,还需要付费,被吓到,隐退。 学员立场:把事情想的太完美,没想到帮助会和钱有关系。太吓人了。 导师立场:你都不觉得讲师现在对你的咨询是有价值的,你就能相信未来你成了讲师给予别人的帮助也是有价值的? 案例五 E网友一上来就问,你有免费的分享吗?你有助理吗?有多少人买你的课程?你赚多少钱? 讲师:目前不做公益,没有免费分享,欢迎报名听课。(其他问题一概没回答) E网友隐退。 学员立场:我问你这么多问题,你怎么不回答?你为什么不帮助我? 导师立场:不付费的,一律不是真爱粉。如果你不尊重我的时间价值,我也不需要回答你的问题。 为什么要付费学习? 1 帮助有价,才值钱! 很多人看到一堂课是收费的,立马十分反感,要收费呀,我去! 当一个人不觉得别人提供的帮助有成本,觉得理所应当免费时,自然也不会认为自己的“个人努力”和“未来产出”能值多少钱。 这也说明在内心深处,并不觉得自己的智力成果和努力是能转化成价值的。 如果帮助无价值,不值钱,也不会出现巴菲特的一顿午餐被拍卖出天价了。 2 人脉的基础是等价交换 有人希望被帮助,有人可以提供帮助。按照双方能接受的代价交换就可以了。能愿意付,能付得起,则成交。 讲师也是一种职业,毕竟也要吃饭穿衣。大街上随便一个陌生人拉着你想让你帮助TA,一聊聊半天,你会不会也会被吓跑? 如果真的囊中羞涩,至少表示愿意和讲师喝一次咖啡,或者想想除了咖啡还能给予对方什么资源互换。这年头,谁缺一杯咖啡吗? 3 讲师积累越多,讲得越好 讲师为什么收费?有了学生,有了资源,有了钱可以做更多事。 讲师也得活着,而且也需要在保证基础生活水平的时候,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 想象一下,如果所有的讲师讲课都不赚钱还开心的不行,学生上课也都不用花钱,这应该就是社会主义了吧。 免费是最贵的,不收费任何讲师都无法为续。能够长期延续的事情,是需要有收益为基础的。讲师要保证尊严,也要守卫知识的尊严。 一个急于改变的人,却不愿意花一些小小的课时费来快速换取一些知识和经验,说明此人还不是真着急。 4 收费课程让人珍惜 不愿意付出的人,通常情况下会省下钱,而错失在某一方面获得启发和成长的最快起点。 谈恋爱时,女孩子们要让男孩付的时间和心力、费用多,他们才会更喜欢你。因为机会成本加大,人一般不愿轻易割舍。这就是人性,就这么简单。而且男孩子通常对付出老本儿,N年时间,还追不到手的女孩最沉迷。不相信的可以看《来自星星的你》中的男二与女一的纠缠故事。 分享一个“扔钻石原理”:钻戒扔过栅栏,前方有一个栅栏,做你的第一反应是翻不过去,那就翻不过去了,但如果把你心爱的钻戒扔到栅栏对面,你就一定可以翻过去,因为你必须过去把钻戒捡回来。本事例说明:付出越多,目标达成可能性越大。 小调查 有人说,在这个知识都是免费的年代,付费学习,你是不是傻?我们想听听你的态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