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期拍卖正在进行,马上加入,捡漏多多!! 山水画当然离不开水,江流瀑布,山泉雨景……你掌握了几种画水的技法了呢?
《水图》是中国绘画史上一卷极其罕见的专门以水为主题的作品,全画分为十二段,每段描写水的一种姿态,简直就是一部“关于水的教科书”。 作者马远是南宋光宗、宁宗时代的宫廷画师,山水画成就极高,南宋四大家之一。
《洞庭风细》细节 宋宁宗的皇后杨氏亲自在每段画面上题写画名,贴合画面意境,颇有点睛之妙。她还盖上自己的“壬申贵妾杨姓之章”,并题有“赐大两府”字样。这是什么意思?原来杨氏出身卑微,最初连自己姓什么都不知道,后来认官员杨次山为兄长,从此以杨为姓。南宋实行文武分治,中书省和枢密院合称“两府”,分别掌管行政和军事大权。杨次山家里有好几个人在两府任职,所以《水图》应该是杨皇后赏赐给杨家人的。 《层波叠浪》 《秋水回波》
《寒塘清浅》 《水图》曾在武英殿书画馆的《故宫藏历代书画展》上亮相,下次露面将是在2024年春天。 曲尽水性 ——读马远《十二水图》 水性,精神的纯度。水性惟美。惟其善利万物而不争的仁慈、有容乃大的宽广,惟其孕育万物的本质、催生诲人的哲思,惟其柔软到极限又坚韧到极限的品格、以不息的姿态与时间的形态暗合......水的美,真不可一语道尽。 将水作为单独的表现题材,始于南宋,擅画水者很多,流传作品也颇为丰富,《十二水图》就出现在这样一个画水氛围浓厚、人才辈出的时代。如果说北宋是一个歌颂山的时代,那么,南宋则是一个吟唱水的时代。南宋的文人和画家们倾心于水,从客观生活到文学绘画,生活于南宋的人们,面对的水,书写的水,描绘的水,自然要比北宋多。地理季候是决定人性格气质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山河,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季候,亦有不同的性格。地理历史四时季候都有性格,何况于人?广袤雄壮的北宋,人们看惯了大山大水,吹惯了大风大雨,性格自然是豪迈的,表现在山水画中,亦是大山堂堂,中峰鼎立,令人仰止,崇尚正大气象成为人们共同的表达。南宋呢,偏安一隅,地势平远,放眼望去,无遮无拦,水汽飘渺,诗意空灵,恰是那不高的远山宁静的远水,给人以灵魂的慰藉,抒写婉转多姿的性灵则成为人们的共同的表达。如果说北宋是山巅上伫立的石,南宋则是温水里盛开的花。但他们创造出的文化都是璀璨而丰厚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对于中国文化而言,一山一水,都是学问。对于中国人而言,山水既可以托付身体,又可以安放灵魂。山水不是风景,山水是中国人的哲学。 尺幅之间,大水出焉,《十二水图》,曲尽水性。此图为绢本设色册页,原为十二幅册页,后被装裱在同一长卷之上。除去第一幅图因残损半幅仅余20.7厘米外,其余各幅皆纵高26.8厘米,横宽41.6厘米。开卷第一幅因残缺而无图名,其他十一幅分别名为:洞庭风细、层波叠浪、寒塘清浅、长江万顷、黄河逆流、秋水迴波、云生苍海、湖光潋滟、云舒浪卷、晓日烘山、细浪漂漂。不必观图,单单这些名字就足以让人神往。当将现实的水幻化为二维平面上的审美对象时,马远的内心作何感受?水上的他,更多地是抓住了水的心理含义:静谧,鼓怒,炫奇,迂回,盘旋,汹涌,激荡,欢腾,跳跃,碰撞......威风吹起的涟漪,月光返照的朦胧,或苍海,或平湖,或清江,或寒塘,巨浪抑或是细波,逆流抑或是清漪,笔与墨,光与影,心与魂,水图十二,笔法变化多端,手法因景情而异,尽得画水之理,加之近千年的时间的包浆,泛黄的古纸上,那弥漫的水意,更加摄人心魄,尽善尽美啊。 由于中国绘画“线性”特征,加之其特殊的观察角度,要把水的精神表达出来,实属不易。马远画水,主体全是线条勾勒,《长江万顷》笔力劲健波浪的主线条极具动势,《云生苍海》线条回环极有韵律,《层波叠浪》则以战笔表现波涛的激荡......十二水图,可谓极尽线条表现之能事。今人画水就难,出面貌者少,那无骨乏力的线,凭借惯性的手带出,不假思索,不知去处。因为无情,所以面目可憎,连瞥一下都觉得伤眼。 水图十二,不同的水,不同的线,何止十八描?马远兼善多能,工山水、人物、花鸟,与李唐、刘松年、夏珪并称为“南宋四家”。《南宋院画录》中称其“独步画院”,所画山水师法李唐,用笔崖岸清俊,承袭了大斧劈皴的表达手段,凸显画中山石之方硬峭拔,《踏歌行》即是典型的代表作。《十二水图》的独特之处在于,将画山之法带入画水之法,果然得出了与之前画史上迥然相异的面貌,在表达出水之柔情的同时,尽显水之强劲美态,中国人第一次这样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了水之魂魄。当世后世,都对他评价极高。李东阳赞曰:“马远画十二幅,状态各不同,而江水尤奇艳。出笔墨蹊径之外,真活水也。”沈于丞论曰:“马公十二水,惟得其性,故瓢分蠡勺,一掬而湖海溪沼之天具在。”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一个时代亦有一个时代之欢乐,一个时代亦有一个时代之伤怀。风高,浪尖。这似乎是历史的必然规律,也似乎成了生活于历史中的人的命运规律。北宋,南宋,中间一衣带水。伫立在流水的下游,翘首凝望,古典的水,何其唯美,何其凄美!(文:大凤) 历代名家如何表现水 赵芾 江山万里图卷 局部1 南宋 赵芾 江山万里图卷 局部2 南宋 赵芾 江山万里图卷 局部3 南宋 赵芾 江山万里图卷 局部4 南宋 巫峡云涛印 谢时臣 明代 66X174
明 陈洪绶 黄流巨津 明 陈洪绶 黄流巨津(局部)
傅抱石 画作 傅抱石 画作
吴冠中 画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