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发布的一条原创文章,详情请戳 →《干货 | 如何将微课做好,你要的全在这里(上)》,反响灰常强烈~ 很多小伙伴都私信询问制作微课的好方法、好建议,小编这就把第二波实操版福利双手送上~ 仅仅了解微课的特点和功能,你只是做好了理论上的准备。针对学员的难点、需求,再结合以下几个步骤,或许就能明白如何着手设计和产出一门优质的微课,将理论落地。 如何萃取微知识? 萃取微知识一共分为四个步骤: 1.发现问题 问题藏在哪里?前面说了,我们可以从关键任务、典型情境和痛点难点里去寻找,但是到底什么样的问题才值得去说呢?
如果大家能够围绕这几个方向去找,一定能找到那个最有效的、能够帮助到学员解决他工作上的难点问题。 2.说明问题原因 通常找到问题之后,我们要说一下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它有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是什么,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引起学员的注意。 3.挖掘“三招鲜” 既然是微知识,一定要把最有效的绝对干货的好东西拿出来,而什么样的东西是“三招鲜”,是好东西?通常是特别的窍门、致胜的拐点、失察的秘境或者是很隐秘的天经,以及一些大牛级、大神级人物的独家妙招。这都有可能是挖掘“三招鲜”的地方。 4.分享你的工具包 我们经常说一句话:任何不提供工具、模板、表单的培训都是耍流氓!什么样的东西叫工具?一套非常好的标准话术、完整的demo、典型的案例、各种数据分析模版……如果你想告诉一个新手怎么做,就把你的做法、过往已经沉淀出所有的工具都把它甩出来,只有这样才是最能够帮助到别人的。 如何设计微结构? 实际上,再好的内容如果没有精妙的结构设计,很难在八分钟的时间里有效的呈现并且抓住学员的眼球。到目前为止,我认为所有的教学设计最底层的理论就是加涅的教学九事件,哪怕是微课程,哪怕是多媒体形式的E-Learning课程,也逃不出这个结构。 加涅的九个步骤:
微课程受形式、时间的限制,第七步和第八步其实是很难做到的,但是剩下的都是可以做的。第一二三步其实就是抛出问题,第四五六步其实就是你的原因分析加上“三招鲜”,那第九步其实就是提供工具表单帮助他进行学习迁移。和大家分享三种结构,是我们经常用的。 1.反转剧的模式 一个错误的情境、错误的案例、错误的表现,足够引起注意并抛出问题。紧接着把正确的做法放出来,包括原因、“三招鲜”,可能在八分钟的提纲里会占到五分钟的时间,最后用镜头三引出一个好的工具、表单、方法、模板、罗盘,借给你用。 2.小白vs大神的结构 一个小白在犯难,他因为某件事情抓耳挠腮百思不得其解。然后镜头一切换,第二个镜头大神来了,他是怎么做的,是如何轻松应对的。镜头三,大神抛出他的九阴真经他的独家秘技,是怎么怎么做的。 3.简单粗暴的吸睛模式 “你想怎么样吗?你想怎么样吗?你想怎么样吗?”这就是我们FAB法则里的那个“benifit”,上来就抛出问题,而且这个问题是吸睛的。“你想瘦吗?你想美吗?你想白吗?”紧接着就把你的“三招鲜”或者把你最核心的那个产品的功能、步骤、好处、原因以及做法亮出来,呈现各种的特性、更高的利益。这种结构通常适合一些新的方法、新的工具、新的组件、新的模型的推广过程。 如何激发专家对微课的热情? 很多大公司的专家都非常忙,你想请他们出来讲课或者帮你开发微课,常常回应都是没有时间。所以怎么去激发专家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接下来我谈谈在公司的一些实践和探索。 1.钱肯定是要给的,不能给太多 钱的多和少它不能够代表就是价值。时间是有价的,但知识是无价的。给老师的课酬,应视每个企业的情况而定,包括了这个专家的繁忙程度、他的积极度而定。但钱是一定要给的。我们经常会说贡献知识是义务,但义务并不代表无偿。这代表了我们对专家智慧、经验的一种尊重和敬畏。 2.捧得高,有时还要适当的拔高 你要去相信有些专家之所以能够成为专家,是因为他们背后有着非常人的付出。那如果你通过各方面的把这种肯定传递给他,让他享受这个过程,他就会帮你把这件事做好。还可以跟专家说,大家都喜欢听你的课,大家都想来听你的分享。专家都希望自己的专业可以被认可。 3.把专家捧成网红 很多专家第一次讲的时候也懵懵懂懂,半推半就。讲完这个课后,发现最大的收获就是微信一口气加了好几百人,请他分享经验,他就会享受那种网红的感觉。还会有专家会主动杀回来说,你看我最近有一些新的体验和心得,咱们是不是可以一起开发点课件? 4.专家真正想得到的就是学习 很多专家他虽然在某个领域特别厉害,但是他其实也非常渴望能过去学到点别的东西。如果你让他来开发微课,从培训的角度你至少可以教他一些东西,还真有很多专家是冲这个来的。通过这个过程帮助专家去学到点东西,对他们是很有促动作用的。说白了,激发专家也就是马斯洛需求的那几层——钱、个人成就、声誉和价值实现。抓住这几点就可以很好的激发专家了。 如何高效萃取专家智慧? 1.少给专家添麻烦 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想清楚,专家在帮我们,我们最需要的是专家的智慧和经验。对专家来说,最好的帮助就是给他减轻负担。把专家说的话变成ppt是作为培训人的基本功,相信你也能做到。 2.青山绿水“关”起来 我们做课程开发一般是把二十几或者是三十个专家拉到北京的郊区,条件是景色宜人、空气清新还要断网断电。为的是让他不能上公司的内网,不能处理工作的事情,安安心心的开发课程。 3.小组共创减压力 共创很重要,因为他们代表这个课程的最高方法,压力会很大。如果你找跟他差不多的专家,三个一起人共创,质量就比较有保证,而且三个人可以分工合作。我们常采用的共创模式是让他们一起讨论提炼大纲,碎片内容解构。从时间上、精神压力上、质量上都是一种很大的解放。 4.工具模版提效率 不要指望专家能够理解加涅教学九事件,不要指望他们会设计很多很多丰富的教学活动,也不要给他们讲视频教学、案例教学。鼓励专家套模板,总有一种适合他,你对他要求也不高,他的内容的干货才是最重要的。 |
|